一种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及其制造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229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及其制造方法,包括纤维材料及填料、铜银离子以及混合剂,铜银离子附着于纤维料及填料上,且在纸叶中均匀分布;所述铜银离子的直径为0.146纳米。通过铜银离子发生装置将铜银离子溶液直接与纸浆、涂料及胶料相互混合,使铜银原子、铜银离子或含铜银元素的分子均匀地分布于纤维料之间及纸张表面,从而使纸制品的抗菌效果更佳。其中,铜银的杀菌效率和其表面积有关,通过增大比表面积,可以提高铜银离子的释放量,使杀菌能力获得质的飞跃,可以有效避免重金属铜银在人体的堆积。避免重金属铜银在人体的堆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及其制造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纸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纳米铜银(Nano CopperSilver)就是将粒径做到纳米级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铜银粒径大多在25纳米左右,对大肠杆菌、淋球菌、沙眼衣原体等数十种致病微生物都有强烈的抑制和杀灭作用,而且不会产生耐药性。用纳米铜银和精梳棉纤维制成的棉袜,具备很好的抗菌防臭的效果。纳米(nm)是继微米之后的目前最小的一种计量单位,1纳米为百万分之一毫米,即毫微米,也就是十亿分之一米。纳米银,是利用前沿纳米技术将银纳米化,纳米技术出现,使银在纳米状态下的杀菌能力产生了质的飞跃。纳米银就是直径小于100纳米的金属银单质,一般在20~50纳米。纳米银是以原子结构组成的铜银粒子,而不是银离子。纳米铜银不带电荷,是固体粉末。是通过物理化学方法将金属银单质加工成颗粒直径小于100纳米的金属银单质。纳米银为黑色粉末,其制品是将纳米银以不同方式混入到介质或基质中。纳米银溶液是纳米银的悬浊液,随浓度不同颜色也变化,随着浓度的增加颜色也逐步加深,从黄色至深红色。而液体中有颗粒,质地粗糙。现有的具有银离子的纸制品一般采用纳米银(一般直径为20纳米)或者采用具有介质银与纸纤维相互混合,实现纸制品的杀菌作用。例如专利CN101349031 B,其采用纳米载银离子抗菌剂与粒子基层相互配合从而实现抗菌纸的作用。
[0003]在长时间使用纳米银的情况下,其颗粒较大有可能堆积于体内,对于人体也是有一定的危害的。同时,纳米银主要通过游离的银离子实现杀菌的效果,使用纳米银对于某些未游离的纳米载银离子抗菌剂而言,是较大的浪费。在铜银离子的杀菌效果中,其外表面与外界接触面积越大,其杀菌效果越好,纳米银的直径相当于由多个含银分子组成的离子构成,其实际杀菌作用主要依靠含铜银离子的外表面,其内部发生的作用较小,极大浪费了金属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及其制造方法,旨在使铜以离子状态、原子状态或分子状态分布于纸制品的纤维料之间,可以提高铜银离子的抗菌效果,同时也可以减少在制作抗菌纸过程中,金属铜银的浪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其特征性在于,包括纤维料、涂料铜银离子以及混合剂,所述铜银离子附着于纤维料上,且沿纤维料的长度单位均匀分布;所述铜银离子的直径为0.146纳米至。
[0006]一种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的制造方法,包括:S1:通过纸制品加工装置对纸浆进行初步加工;S2:通过铜银离子发生器电离出铜银离子并生成铜银离子溶液,将铜银离子溶液
输送至纸制品加工装置,纸制品加工装置将铜银离子溶液与纸张涂料相互混合,并使铜银离子均匀分布于纸叶上,使铜银离子分布于纤维料之间;S3:通过烘干装置将纸浆成型为相应的形状,再烘干制成上述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
[0007]优选地,S1所述的纸制品加工装置为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包括容器以及搅拌辊,所述纸浆放置于容器内,所述搅拌辊用于将纸浆朝相应方向搅拌;所述的铜银离子发生器设置于容器或设置于容器的一侧。
[0008]优选地,所述搅拌装置对涂料与铜银离子溶液相互混合时,铜银离子对纸浆及纸叶进行灭菌并分布于纤维料之间优选地,S3所述的筛网还连接有回收装置,所述回收装置通过相应的容器将纸浆烘干以及滤除的水体进行循环回收,并与纸制品装置的容器相连接。
[0009]优选地,当所述铜离子发生器位于容器一侧时,铜离子发生器电离的离子直接游离于容器内,并通过搅拌辊与胶相互混合;优选地,当铜银离子发生器设置于容器一侧时,所述铜银离子溶液通过相应的管道输送至容器内,再通过搅拌辊与胶料相互混合。
[0010]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通过铜银离子发生将将铜银离子溶液直接与涂料相互混合,使铜银离子均匀地分布于涂料之间,从而使纸制品的抗菌效果更佳。其中,铜银的杀菌效率和其表面积有关,通过增大表面积,可以提高铜离子的释放量,使杀菌能力获得质的飞跃。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纸制品加工装置第一实施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3]需要说明,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顶、底、内、外、垂向、横向、纵向,逆时针、顺时针、周向、径向、轴向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14]另外,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或者“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专利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0015]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其特征性在于,包括纤维料、涂料、胶料、铜银离子以及混合剂,所述铜银离子附着于纤维料上,且沿纤维料的长度单位均
匀分布;所述铜离子的直径为0.146纳米。
[0016]其中,铜银离子是铜银原子失去最外层1、2、3个电子形成的带1、2、3个正电荷的阳离子,Cu2+、Ag+、Ag2+、Ag3+。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存在,铜银离子具有氧化作用,在日常生活中常用于杀菌消毒等。铜银离子为携带正电荷的阳离子,经化学反应发生电子转移形成,通常以水溶液形式存在。其溶液蓝色透明,无任何固体颗粒。+2价的铜银离子具有很强的氧化性,Cu2+的氧化还原电位为(+0.798V,25 ℃)。
[0017]通过铜银离子发生将铜银离子溶液直接与纸浆及纸张表胶涂料相互混合,使铜银原子、铜银离子或含铜银元素的分子均匀地分布于纤维料之间,从而使纸制品的抗菌效果更佳。单一的铜银原子、铜银离子或铜银分子,可以有效避免重金属铜银在人体的堆积。其中具有铜银离子杀菌功能的纸,可以为吸管纸、食品包装纸(淋膜、覆膜、硅油纸等表面加工纸张)、纸巾、过滤纸、书写纸等接触纸。
[0018]其中铜银离子为活性较强的金属,其不断在铜银离子以及铜银原子之间相互转换,从而实现其抗菌的效果。
[0019]如图所示,一种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的制造方法,包括:S1:通过纸张加工装置对纸浆进行初步加工;S2:通过铜银离子发生器电离出铜银离子并生成铜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其特征性在于,包括植物纤维、矿物纤维、化学纤维材料、铜银离子以及混合剂,所述铜银离子附着于纤维材料上,且沿纤维料表面均匀分布;所述铜银离子的直径为0.146纳米。2.一种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S1:通过在造纸及纸制品加工过程中用一种特殊技术方法将铜银离子均匀的加入产品中;S2:通过铜银离子发生器电解出铜银离子并生成铜银离子溶液,将铜银离子溶液输送至造纸及纸制品加工装置,造纸及纸制品加工装置将铜银离子溶液与纸叶相互结合,并使铜银离子均匀分布于纸叶;S3:制成权利要求1所述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S1所述的在造纸及纸制品加过程中通过特殊装置;所述铜银离子发生器设置于容器或设置于容器的一侧。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具有铜离子杀菌功能的装饰纸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搅拌装置对纸浆与铜银离子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卓满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鼎丰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