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2191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4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包括移位寄存器单元,完整的移位寄存器单元被分为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位于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侧,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位于显示面板相对的非显示区,通过设置于显示面板显示区的栅线进行连接。由此可见,完整的移位寄存器被分配在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侧,避免移位寄存器只设置在显示面板一侧导致的栅极驱动电路驱动不足,还能够提升栅极驱动电路的抗静电能力,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品质。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品质。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子终端设备的发展,液晶显示装置也有了很大的改进。现在的显示装置中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中包括多个移位寄存器,多个移位寄存器级联构成栅极驱动电路,移位寄存器中包括多个晶体管,栅极驱动电路通过控制晶体管以控制液晶的透光度进行变化进而达到控制像素色彩变化来进行图像显示。
[0003]显示面板中多个移位寄存器构成的栅极驱动电路设置在同一边框。但是这样的栅极驱动电路的设计会导致栅极驱动电路存在驱动不足的风险,甚至有可能导致栅极驱动电路产生静电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能够解决栅极驱动电路驱动不足的问题,还能提升栅极驱动电路的抗静电能力。
[0005]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移位寄存器单元,完整的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分为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
[0006]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通过栅线连接,所述栅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
[0007]可选地,所述第一模块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模块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非显示区;
[0008]从显示区至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距离,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距离。
[0009]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块为栅线拉低模块,第一模块包括第一模块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一节点控制模块、分压模块、输出模块、第二节点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和复位模块;
[0010]所述栅线拉低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节点、低电位信号和栅线拉低信号;
[0011]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第一电位信号和第二电位信号,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第一节点的电压;
[0012]所述分压模块连接高电位信号、所述低电位信号和所述第一节点,所述分压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控制为所述高电位信号和所述低电位信号的分压;
[0013]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第一时钟信号和所述低电位信号,所述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输出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信号,或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输出所述低电位信号的信号;
[0014]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低电位信号、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所
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
[0015]所述存储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保持所述第一节点和输出的扫描信号的电压的稳定;
[0016]所述复位模块连接复位信号和所述低电位信号,所述复位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输出的扫描信号的电压复位。
[0017]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二极连接低电位信号,栅极连接栅线拉低信号。
[0018]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块为栅线拉低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节点P、第二节点、第一节点控制模块、分压模块、输出模块、第二节点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和复位模块;
[0019]所述栅线拉低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节点、低电位信号、栅线拉低信号和第一时钟信号;
[0020]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第一电位信号和第二电位信号,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第一节点的电压;
[0021]所述分压模块连接第二时钟信号、所述低电位信号和所述第一节点,所述分压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控制为低电位信号的电位;
[0022]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第二时钟信号和所述低电位信号,所述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输出所述第二时钟信号的信号,或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输出所述低电位信号的信号;
[0023]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低电位信号、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
[0024]所述存储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保持所述第一节点和输出的扫描信号的电压的稳定;
[0025]所述复位模块连接复位信号和所述低电位信号,所述复位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输出的扫描信号的电压复位。
[0026]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和第二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二极连接低电位信号,栅极连接栅线拉低信号或复位信号,所述第二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二极连接所述低电位信号,栅极连接第一时钟信号。
[0027]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块的低电位信号的信号线是独立设置的。
[0028]可选地,所述第二模块的低电位信号的信号线是从所述第一模块的信号线经过所述显示面板的非显示区进行引出的。
[0029]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
[0030]可选地,所述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分别设置显示屏幕,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位于同一显示装置的相对的两侧。
[0031]可选地,所述第一显示区和所述第二显示区之间包括折叠区域,所述折叠区域用于所述显示装置进行折叠;
[0032]所述第一显示区至所述显示装置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显示区至所述折叠区域的距离,所述第二显示区至所述显示装置边缘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显示区至所述折叠区域的距离。
[0033]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包括移位寄存器单元,完整的移位寄存器单元被分为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位于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侧,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位于显示面板相对的非显示区,通过设置于显示面板显示区的栅线进行连接。由此可见,完整的移位寄存器被分配在显示面板相对的两侧,避免移位寄存器只设置在显示面板一侧导致的栅极驱动电路驱动不足,还能够提升栅极驱动电路的抗静电能力,进而提升显示面板的品质。
附图说明
[003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35]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0036]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0037]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图;
[0038]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图;
[0039]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图;
[0040]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移位寄存器的电路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移位寄存器单元,完整的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分为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相对的两侧,所述第一模块和所述第二模块通过栅线连接,所述栅线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模块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一非显示区,所述第二模块位于所述显示面板的第二非显示区;从显示区至所述显示面板边缘的距离,所述第一非显示区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二非显示区的距离。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为栅线拉低模块,第一模块包括第一模块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一节点控制模块、分压模块、输出模块、第二节点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和复位模块;所述栅线拉低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节点、低电位信号和栅线拉低信号;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连接第一控制信号、第二控制信号、第一电位信号和第二电位信号,所述第一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或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输出第一节点的电压;所述分压模块连接高电位信号、所述低电位信号和所述第一节点,所述分压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控制为所述高电位信号和所述低电位信号的分压;所述输出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第二节点、第一时钟信号和所述低电位信号,所述输出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输出所述第一时钟信号的信号,或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输出所述低电位信号的信号;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连接所述低电位信号、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第二节点,所述第二节点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二节点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一节点的电压;所述存储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节点,所述存储模块用于保持所述第一节点和输出的扫描信号的电压的稳定;所述复位模块连接复位信号和所述低电位信号,所述复位模块用于对所述第一节点和所述输出的扫描信号的电压复位。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包括第一晶体管,所述第一晶体管的第一极连接所述第一节点,第二极连接低电位信号,栅极连接栅线拉低信号。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模块为栅线拉低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包括第一节点、第二节点、第一节点控制模块、分压模块、输出模块、第二节点控制模块、存储模块和复位模块;所述栅线拉低模块连接所述第一节点、低电位信号、栅线拉低信号和第一时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慧俊简守甫秦丹丹王听海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