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模型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情况的评价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21292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2
一种基于模型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情况的评价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合流制溢流污染情况的评价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无法确定措施的参数以及建设后对溢流污染控制效果的问题。方法:一、计算硬化率,获取不同下垫面的相关数据;二、对待评价的排口监测;三、获取各个海绵设施对径流量的源头控制效果;四、汇水面积以及硬化率构建在模型中;五、构建入人口数量;六、构建入海绵城市措施及建设参数;七、构建入雨水管和污水管混接比例、旱流流量、排口所设堰的堰宽及满流流量;八、计算理论年排放流量和年污染负荷量,得出模型模拟雨量理论变化曲线;九、校核;十、类推到其他排口的溢流情况计算。类推到其他排口的溢流情况计算。类推到其他排口的溢流情况计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模型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情况的评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合流制溢流污染情况的评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的雨洪问题以及雨污合流制排水管网中的溢流污染问题变得日益严重,“城市看海”、“黑臭水体”等问题是老百姓强烈反应的水环境问题,也是住建部、环保部等相关部门着重开展的治理工作。城市的黑臭水体,不仅损害了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还严重影响了城市形象,甚至会威胁到人类的健康。黑臭水体的治理已成为城市水环境工作中的重中之重。在我国许多老城区内,排水体制是雨污合流,旱天与雨天时的溢流不仅加剧了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工作负荷,也污染了城市的受纳水体,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合流制溢流污染长期以来严重制约了我国的城市水环境的改善工作,也是黑臭水体治理工作中所面临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0003]为有效治理合流制溢流污染,现已采取了排水体制分流、截留设施、绿色海绵设施等一系列措施,以求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实现长制久清。而在城市排水系统基本成熟的老城区,一般采取截留设施、绿色海绵建设等措施进行改善。那么如何确定措施的参数以及建设后对溢流污染的控制效果,也是在合流制溢流污染控制中需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现有无法确定措施的参数以及建设后对溢流污染控制效果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基于模型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情况的评价方法。
[0005]一种基于模型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情况的评价方法,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0006]一、确定待评价的排口,通过对待评价的排口所对应的汇水面积中不同下垫面进行实际调查,计算硬化率,获取不同下垫面的相关数据;
[0007]所述的下垫面的相关数据为雨水管和污水管混接比例、人口数量、旱流流量、排口所设堰的堰宽及满流流量;
[0008]二、通过对待评价的排口监测,得到某降雨场次下实际情况下的降雨曲线、排口流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计算该场降雨的降雨总量,测量得出降雨污染物总量;
[0009]三、获取各个海绵设施对径流量的源头控制效果,即径流总量控制率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率;
[0010]四、将步骤一中待评价的排口的汇水面积以及硬化率构建在KSOIM水文模型中;
[0011]五、将步骤一中待评价的排口所对应的各下垫面人口数量构建入步骤四中的水文模型中;
[0012]六、借助KSOIM水文模型,将区域内建设的海绵城市措施及海绵城市措施建设参数构建入步骤五中的水文模型中,同时给定源头污染源及步骤三中得出的源头控制效果,即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率;
[0013]七、结合实际情况在步骤六中的水文模型中输入待评价的排口所对应的雨水管和
污水管混接比例、旱流流量、排口所设堰的堰宽及满流流量;
[0014]八、在步骤七中的水文模型中输入长历时降雨曲线、年蒸发量和年蒸发曲线,通过KSOIM水文模型计算得到待评价的排口理论年排放流量和年污染负荷量,以及得出模型模拟雨量理论变化曲线;
[0015]九、通过步骤二中实际情况下的降雨曲线和模型模拟雨量曲线可对模型参数进行校核,校核后模型反映片区的雨量控制过程;
[0016]十、利用KSOIM水文模型,将待评价的排口模型计算方法类推到其他排口的溢流情况计算,从而得到整个合流制体系中的污染物溢流量、溢流频次和年溢流天数。
[0017]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可对雨污合流制排水口的污染物溢流情况进行评估,对可通过排口的溢流情况反馈绿色海绵设施在源头建设中的建设效果。
[0018]本专利技术用于一种基于模型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情况的评价方法。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未建设绿色海绵设施时合流制排口的溢流情况水文简化模型;
[0020]图2为实施例一建设绿色海绵设施后合流制排口的溢流情况水文简化模型;
[0021]图3具体实施方式一步骤六中海绵设施调蓄容积模型参数输入界面;
[0022]图4具体实施方式一下垫面模型参数输入界面。
具体实施方式
[0023]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不局限于以下所列举的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各具体实施方式之间的任意组合。
[0024]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3及4具体说明,本实施方式所述的一种基于模型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情况的评价方法,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
[0025]一、确定待评价的排口,通过对待评价的排口所对应的汇水面积中不同下垫面进行实际调查,计算硬化率,获取不同下垫面的相关数据;
[0026]所述的下垫面的相关数据为雨水管和污水管混接比例、人口数量、旱流流量、排口所设堰的堰宽及满流流量;
[0027]二、通过对待评价的排口监测,得到某降雨场次下实际情况下的降雨曲线、排口流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计算该场降雨的降雨总量,测量得出降雨污染物总量;
[0028]三、获取各个海绵设施对径流量的源头控制效果,即径流总量控制率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率;
[0029]四、将步骤一中待评价的排口的汇水面积以及硬化率构建在KSOIM水文模型中;
[0030]五、将步骤一中待评价的排口所对应的各下垫面人口数量构建入步骤四中的水文模型中;
[0031]六、借助KSOIM水文模型,将区域内建设的海绵城市措施及海绵城市措施建设参数构建入步骤五中的水文模型中,同时给定源头污染源及步骤三中得出的源头控制效果,即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率;
[0032]七、结合实际情况在步骤六中的水文模型中输入待评价的排口所对应的雨水管和污水管混接比例、旱流流量、排口所设堰的堰宽及满流流量;
[0033]八、在步骤七中的水文模型中输入长历时降雨曲线、年蒸发量和年蒸发曲线,通过KSOIM水文模型计算得到待评价的排口理论年排放流量和年污染负荷量,以及得出模型模拟雨量理论变化曲线;
[0034]九、通过步骤二中实际情况下的降雨曲线和模型模拟雨量曲线可对模型参数进行校核,校核后模型反映片区的雨量控制过程;
[0035]十、利用KSOIM水文模型,将待评价的排口模型计算方法类推到其他排口的溢流情况计算,从而得到整个合流制体系中的污染物溢流量、溢流频次和年溢流天数。
[0036]本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KSOIM水文模型由德国汉诺威ITWH公司开发。
[0037]本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城市合流制溢流污染情况的模型评价方法。将城市排水体制的合流制管网以及相关的改善措施信息构建入数字模型中,进行溢流频次、溢流量等的计算,从而对城市的合流制溢流污染状况进行有效评价。
[0038]本实施方式所用到的工具及资料主要包括但不限于:长历时降雨曲线、年蒸发量、年蒸发曲线、排口对应的上游汇水面积、硬化面积、非硬化面积、雨水管和污水管混接比例、人口数量、旱流流量、满流流量以及建设绿色海绵设施后所对应的调蓄容积和源头监测数据等。
[0039]本实施方式构建思路如下:构建针对上游的污水和雨水合流溢流排口,每个排口降雨时上游雨水汇集至排口,降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模型的合流制溢流污染情况的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它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的:一、确定待评价的排口,通过对待评价的排口所对应的汇水面积中不同下垫面进行实际调查,计算硬化率,获取不同下垫面的相关数据;所述的下垫面的相关数据为雨水管和污水管混接比例、人口数量、旱流流量、排口所设堰的堰宽及满流流量;二、通过对待评价的排口监测,得到某降雨场次下实际情况下的降雨曲线、排口流量和污染物排放量,计算该场降雨的降雨总量,测量得出降雨污染物总量;三、获取各个海绵设施对径流量的源头控制效果,即径流总量控制率及污染物总量控制率;四、将步骤一中待评价的排口的汇水面积以及硬化率构建在KSOIM水文模型中;五、将步骤一中待评价的排口所对应的各下垫面人口数量构建入步骤四中的水文模型中;六、借助KSOIM水文模型,将区域内建设的海绵城市措施及海绵城市措施建设参数构建入步骤五中的水文模型中,同时给定源头污染源及步骤三中得出的源头控制效果,即径流总量控制率和污染物总量控制率;七、结合实际情况在步骤六中的水文模型中输入待评价的排口所对应的雨水管和污水管混接比例、旱流流量、排口所设堰的堰宽及满流流量;八、在步骤七中的水文模型中输入长历时降雨曲线、年蒸发量和年蒸发曲线,通过KSOIM水文模型计算得到待评价的排口理论年排放流量和年污染负荷量,以及得出模型模拟雨量理论变化曲线;九、通过步骤二中实际情况下的降雨曲线和模型模拟雨量曲线可对模型参数进行校核,校核后模型反映片区的雨量控制过程;十、利用KSOIM水文模型,将待评价的排口模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玉杰刘国宏李超伍凯李洪浩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