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龙建升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工程用电力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212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4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电力箱,其结构包括:机身、手柄、透视窗、门扇,机身的前方与门扇的右端进行铰链连接,手柄的后端与门扇的前端相焊接,透视窗与门扇为一体化结构,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夜晚时,推动拉杆向右侧移动,从而带动横齿条向右侧移动,以至于推动齿轮进行逆时针转动,同时齿轮带的竖齿条向上移动,则移动杆随之向上移动,从而带的摆动杆进行移动,则摆动块能够绕着转轴进行转动,以至于摆动块之间相互贴合,随着摆动块不断地转动,摆动块上的弧形杆将相互挤压,从而对气囊进行挤压,反之能够利用气囊的反作用推动弧形杆,从而增加摆动块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水珠进入机身的内侧而导致电子元件发生生锈的现象。致电子元件发生生锈的现象。致电子元件发生生锈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工程用电力箱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力箱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工程用电力箱。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电力技术的迅速发展,户外电力箱的功能随之增多,因此,电力箱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电力箱能够为各个用电点进行配电,即电能按要求分配于各个用电线路,因此建筑工程中电力箱是必不可少的设备之一,但现有技术中的户外建筑工程用电力箱,由于其电力箱用于户外,则对于夏季的清晨而言,由于清晨温度降低,当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时,将液化成水珠,从而沿配电箱外沿处进行流动,以至于水珠通过电力箱两端的散热口进入电力箱内部,而电力箱内设有多种电子元件,从而导致电子元件与水珠相接触而发生生锈的现象,致使电力箱无法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工程用电力箱,以清晨温度降低,当地面上的水蒸气遇到冷空气时,将液化成水珠,从而沿配电箱外沿处进行流动,以至于水珠通过电力箱两端的散热口进入电力箱内部,而电力箱内设有多种电子元件,从而导致电子元件与水珠相接触而发生生锈的现象,致使电力箱无法正常使用的问题。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建筑工程用电力箱,其结构包括:机身、手柄、透视窗、门扇,所述机身的前方与门扇的右端进行铰链连接,所述手柄的后端与门扇的前端相焊接,所述透视窗与门扇为一体化结构;
[0005]所述机身包括连接装置、显示器、挡板、安装板、外框、防潮装置,所述连接装置安装于外框的两侧,所述显示器的后端面与安装板的前端面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挡板的内侧与外框的上端进行嵌固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后端与外框的内侧进行固定连接。
[0006]作为优选,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过滤网、摆动装置、固定腔、移动杆、限位环、摆动杆、移动装置,所述过滤网的左端面与固定腔的右端面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摆动装置的上端嵌入于固定腔的内侧,所述固定腔内设有限位环,所述移动杆的外环与摆动杆的右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的内环与移动杆的外环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摆动杆的左端与摆动装置的内侧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的上端与移动杆的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固定腔为回型状。
[0007]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辅助腔、齿轮、竖齿条、横齿条、滑轨、拉杆,所述辅助腔内设有滑轨且固定连接,所述齿轮安装于辅助腔的内侧进行活动卡合,所述竖齿条的左端与齿轮的外环进行啮合连接,所述横齿条的上端面与齿轮的外环进行啮合连接,所述滑轨的内侧与横齿条的下端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拉杆的右端嵌入于横齿条的内侧,所述横齿条与竖齿条相互交错。
[0008]作为优选,所述摆动装置包括固定杆、摆动块、转轴,所述固定杆的前端设有转轴,所述摆动块的内侧与转轴的外环进行活动卡合,且摆动块的右上端与移动杆进行活动卡
合,所述摆动块转动范围为0
°
到60
°
,且当逆时针转动60
°
时,摆动块122之间相贴合。
[0009]作为优选,所述摆动块包括弧形板、气囊、支撑块、移动轨,所述弧形板的一端与气囊进行嵌固连接,所述气囊对称分布于支撑块的两侧,所述移动轨与摆动块为一体化结构,且移动轨的内侧与摆动杆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弧形板为铝材质制造而成。
[0010]作为优选,所述防潮装置包括隔板、凹槽、螺旋杆、辅助装置,所述隔板安装于凹槽的上方,所述凹槽与螺旋杆相贯穿,且螺旋杆与辅助装置进行活动卡合,所述凹槽内设有防潮剂。
[0011]作为优选,所述辅助装置包括转动轴、驱动端、卡合装置、限位环,所述转动轴的外环端与限位环的内侧进行滑动连接,所述驱动端穿过限位环与转动轴进行活动卡合,所述卡合装置的一侧与转动轴进行嵌固连接,所述驱动端上端设有开关。
[0012]作为优选,所述卡合装置包括导轨、连接板、固定环、滑块、卡合板,所述导轨与固定环为一体化结构,所述连接板环形分布于固定环的外环上,所述滑块的后端与导轨的内侧进行滑动连接,所述卡合板的内侧与滑块的一端进行嵌固连接,所述导轨与滑块之间采用插销进行固定。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4]1、本专利技术在夜晚时,推动拉杆向右侧移动,从而带动横齿条向右侧移动,以至于推动齿轮进行逆时针转动,同时齿轮带的竖齿条向上移动,则移动杆随之向上移动,从而带的摆动杆进行移动,则摆动块能够绕着转轴进行转动,以至于摆动块之间相互贴合,随着摆动块不断地转动,摆动块上的弧形杆将相互挤压,从而对气囊进行挤压,反之能够利用气囊的反作用推动弧形杆,从而增加摆动块之间的密封性,避免水珠进入机身的内侧而导致电子元件发生生锈的现象。
[0015]2、本专利技术在回潮天时,通过控制驱动端上方的开关,使得驱动端推动转动轴转动,以至于间接带动螺旋杆进行转动,从而对凹槽内的防潮剂进行翻动,从而对机身内进行防潮,同时螺旋杆对防潮剂的翻转,能够提高防潮剂的使用效率。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建筑工程用电力箱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专利技术机身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专利技术连接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专利技术移动装置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5为本专利技术摆动装置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专利技术摆动块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专利技术防潮装置的主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3]图8为本专利技术辅助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4]图9为本专利技术卡合装置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图中:机身

1、手柄

2、透视窗

3、门扇

4、连接装置

11、显示器

12、挡板

13、安装板

14、外框

15、防潮装置

16、过滤网

111、摆动装置

112、固定腔

113、移动杆

114、限位环

115、摆动杆

116、移动装置

117、辅助腔

161、齿轮

162、竖齿条

163、横齿条

164、滑轨

165、拉杆

166、固定杆

121、摆动块

122、转轴

123、弧形板

221、气囊

222、支撑块

223、移动轨

224、隔板

C1、凹槽

C2、螺旋杆

C3、辅助装置...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工程用电力箱,其结构包括:机身(1)、手柄(2)、透视窗(3)、门扇(4),所述机身(1)的前方与门扇(4)的右端进行铰链连接,所述手柄(2)的后端与门扇(4)的前端相焊接,所述透视窗(3)与门扇(4)为一体化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1)包括连接装置(11)、显示器(12)、挡板(13)、安装板(14)、外框(15)、防潮装置(16),所述连接装置(11)安装于外框(15)的两侧,所述显示器(12)的后端面与安装板(14)的前端面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挡板(13)的内侧与外框(15)的上端进行嵌固连接,所述安装板(14)的后端与外框(15)的内侧进行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电力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装置(11)包括过滤网(111)、摆动装置(112)、固定腔(113)、移动杆(114)、限位环(115)、摆动杆(116)、移动装置(117),所述过滤网(111)的左端面与固定腔(113)的右端面进行螺栓连接,所述摆动装置(112)的上端嵌入于固定腔(113)的内侧,所述固定腔(113)内设有限位环(115),所述移动杆(114)的外环与摆动杆(116)的右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限位环(115)的内环与移动杆(114)的外环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摆动杆(116)的左端与摆动装置(112)的内侧进行滑动连接,所述移动装置(117)的上端与移动杆(114)的下端进行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工程用电力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装置(117)包括辅助腔(161)、齿轮(162)、竖齿条(163)、横齿条(164)、滑轨(165)、拉杆(166),所述辅助腔(161)内设有滑轨(165)且固定连接,所述齿轮(162)安装于辅助腔(161)的内侧进行活动卡合,所述竖齿条(163)的左端与齿轮(162)的外环进行啮合连接,所述横齿条(164)的上端面与齿轮(162)的外环进行啮合连接,所述滑轨(165)的内侧与横齿条(164)的下端进行滑动连接,所述拉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建升
申请(专利权)人:龙建升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