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速控式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19161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型速控式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反应腔体,壳体和反应腔体之间留有用于储气的空腔;反应腔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防水吸附隔板和固定隔板,防水吸附隔板和固定隔板将反应腔体分隔成不连通的集气室、反应室和控制室;反应室内设有光触媒搅拌装置和照明组件;反应腔体的侧壁还设有用于进出反应液的料管;控制室内设有动力装置;所述微型速控式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上设有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对光触媒搅拌装置和照明组件的调节控制。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装置设计合理,整体体积较小,便于随身携带,适用于个性化、定制化生物制氢需求。定制化生物制氢需求。定制化生物制氢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型速控式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
,具体涉及一种微型速控式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氢能具有能量密度高、燃烧产物无污染、制备方式及应用形式多样等特点,被认为是极具潜力的可再生清洁资源,正在航空航天、精细工业、冶炼金属、燃料电池、医疗保健等领域发挥重要作用。氢气是一种清洁和可持续的能源,全球的氢能发展已经迈入新的阶段。目前制氢的方式主要包括电解水制氢、天然气制氢、光解水制氢和生物制氢等,其中生物制氢为最绿色环保的制氢方式。生物制氢的优势在于原料广泛丰富,制氢速度快、成本低,同时也符合国家碳中和的规划。
[0003]生物制氢需要控制外界的条件,同时需要在反应器中进行。专利CN100494047A公开了一种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装置,包括太阳能采集器、光导纤维、光生物反应器、净化装置、储氢装置和恒温加热器;光导纤维的前端与天阳能采集器联结,后端与光生物反应器联结,光生物反应器通过管道依次与净化装置和储氢装置联结,在光生物反应器外侧设有恒温加热器。该装置采用能高效吸收利用太阳光的光合产氢菌种,使进入太阳能光合生物制氢体系中的部分太阳光与光合产氢菌的吸收光谱特性相耦合,降低了单位面积光导纤维传输的光负荷,同时改善了反应器内的光照条件,有效提高光能转化率。
[0004]受光合细菌所需底物及反应条件的限制,目前的光生物反应器基本应用于大规模制氢,反应器体积庞大,运行周期长,氢气储存运输困难,不便于将生物氢气供于人们使用,目前在光生物制氢领域缺少便携式、自动化程度高的反应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微型速控式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该装置设计体积小,便于随身携带,为便捷、定制化的生物制氢提供保障。
[0006]为了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微型速控式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所述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反应腔体,反应腔体通过设于反应腔体外部的连接件与壳体内壁连接固定;壳体和反应腔体之间留有用于储气的空腔,壳体底部开设有排气孔;反应腔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防水吸附隔板和固定隔板,防水吸附隔板和固定隔板将反应腔体内分隔成不连通的集气室、反应室和控制室;所述集气室顶部开设有气孔,反应腔体内产生的氢气由气孔排入空腔;所述反应室用于放置反应物料,且反应室内设有光触媒搅拌装置和照明组件,光触媒搅拌装置和照明组件固定在固定隔板上;所述反应室的侧壁还设有料管,所述料管的一端与反应室连通,料管的另一端与壳体连通;所述控制室内设有动力装置,为光触媒搅拌装置和照明组件提供动力;所述微型速控式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上还设有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对光触媒搅拌装置和照明组件的调节控制。
[0007]优选的,所述反应室内还设有磁性装置。进一步的,所述磁性装置产生静磁场;更具体而言,所述磁性装置由设于反应室一侧的N极和设于反应室另一侧的S极组成。
[0008]优选的,所述光触媒搅拌装置包括转轴、连臂和桨叶板;所述转轴垂直设于固定隔板上,转轴的一端与控制室内的动力装置可转动连接,转轴的另一端与连臂连接;桨叶板位于连臂远离转轴的端部;所述光触媒搅拌装置上喷涂有复合型二氧化钛光触媒。
[0009]优选的,所述动力装置为电机和电池组。
[0010]优选的,所述壳体和/或反应腔体的外部设有保温层。
[0011]优选的,所述照明组件采用冷光源。
[001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控制装置为PLC控制器。
[0013]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装置整体呈球体或椭圆体。
[0014]本专利技术装置在使用前,先将装置整体进行灭菌处理,然后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预先配制好的反应液由料管注入反应室内;打开电源,启动搅拌组件与照明组件,进入光合生物制氢过程;反应过程中根据需要利用控制装置调节照明亮度和转速,反应过程中的温度控制可通过将装置整体置于外部恒温装置或室温下来实现。反应过程中产生的氢气经气孔进入空腔,最后经排气孔排出。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设计巧妙,将反应腔体分隔成不连通的集气室、反应室和控制室,并在集气室和反应室之间设置兼具防水和吸附功能的防水吸附隔板,既能防止反应液流出,又能对所产氢气进行初步过滤;另外,将气孔置于顶部,将排气孔置于底部便于收集比空气密度轻的气体,保证所得氢气的纯度;2、在反应室内设置磁性装置,能够缩短光合产氢细菌的产氢延迟期,提高产氢效率;3、整体体积较小,便于随身携带,适用于个性化、定制化生物制氢需求;而且该装置以光合生物制氢为核心技术,使用预先配制好的反应液,通过简单操作,即可实现了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提高了群众生活品质。
附图说明
[0016]图1 本专利技术所述微型速控式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的俯视图;图2 为图1中沿A

A

线的剖视图;图3 为图1中沿a

a

线的剖视图;其中,壳体1,反应腔体2,储气腔3,弹簧4,固定隔板5,气孔6,排气孔7,隔水层8,吸附层9,电机11,转轴12,连臂13,桨叶板14,LED灯泡15,N极16,S极17,料管18,外保温层19,内保温层20,集气室21,反应室22,控制室23。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0018]实施例1一种微型速控式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如图1所示,所述装置包括球形的壳体1和设于壳体1内球形的反应腔体2;壳体1与反应腔体2之间通过弹簧4连接,弹簧4的一端与壳
体1内壁固定连接,弹簧4的另一端与反应腔体2外壁固定连接,通过弹簧4将反应腔体2固定于壳体1内。所述弹簧4的数量根据反应装置的尺寸确定,为了保证稳定效果,本实施例中弹簧4的数量为6个。壳体1和反应腔体2之间留有用于储气的储气腔3,壳体1底部开设有排气孔7,储气腔3内的气体最终由排气孔7排出装置。
[0019]反应腔体2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防水吸附隔板和固定隔板5,防水吸附隔板和固定隔板5将反应腔体2内分隔成不连通的集气室21、反应室22和控制室23。
[0020]集气室21顶部设有气孔6,反应室22内产生的氢气经气孔进入储气腔3,经储气腔3底部的排气孔7排出。采用气孔6高于排气孔7的设计充分利用了氢气密度小于空气的原理,反应初期的氢气在储气腔3顶部富集,并随着反应进行逐渐将空气从排气孔7排出,最终保证储气腔3内氢气的纯度。
[0021]所述防水吸附隔板包括隔水层8和吸附层9。隔水层8位于吸附层9的下部,隔水层8由圆盘状聚酯纤维材质制成,既能防止反应液通过,又兼具良好透气性;吸附层9由圆盘状硅胶层和设于硅胶层中的活性炭组成,吸附层9用来吸附二氧化碳和水;所述吸附层9和隔水层8的尺寸与反应腔体的内径相适配。
[0022]所述反应室22用于放置反应物料,且反应室22内设有光触媒搅拌装置和照明组件,光触媒搅拌装置和照明组件固定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型速控式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反应腔体,反应腔体通过设于反应腔体外部的连接件与壳体内壁连接固定;壳体和反应腔体之间留有用于储气的空腔,壳体底部开设有排气孔;反应腔体内由上至下依次设有防水吸附隔板和固定隔板,防水吸附隔板和固定隔板将反应腔体内分隔成不连通的集气室、反应室和控制室;所述集气室顶部开设有气孔,反应腔体内产生的氢气由气孔排入空腔;所述反应室用于放置反应物料,且反应室内设有光触媒搅拌装置和照明组件,光触媒搅拌装置和照明组件固定在固定隔板上;所述反应室的侧壁还设有料管,所述料管的一端与反应室连通,料管的另一端与壳体连通;所述控制室内设有动力装置,为光触媒搅拌装置和照明组件提供动力;所述微型速控式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上设有控制装置,通过控制装置实现对光触媒搅拌装置和照明组件的调节控制。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型速控式光生物制氢反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应室内还设有磁性装置。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全国杨佳斌蒋丹萍金鹏水雪楠张志萍张寰路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