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建筑背阳面室内日照采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19101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3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用于建筑背阳面室内日照采光装置,其包括第一反射镜面组件、第二反射镜面组件、第三反射镜面组件、太阳位置捕捉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安装方便,且可通过可调向的反射装置将太阳光从建筑屋顶经多次反射进入建筑北向阳台或室内,以此可解决6层以上的阳台或室内的采光、日照问题;本装置的相关的各部件只需要安装在同一建筑上,此安装较为方便,且通过调节第三反射镜板的角度,以调节通过其反射后的阳光达到阳台达到日照效果或反射至天花板形成漫射光照亮室内达到采光效果,使用灵活。活。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建筑背阳面室内日照采光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采光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建筑背阳面室内日照采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阳光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人体的新陈代谢,适当的晒太阳能增强身体的抵抗力,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0003]然而,有些建筑采用南北朝向的设计,其北向的阳台或房间可能终年不见阳光,其白日采光不足,需要常日开灯,在冬日时,室内温度会低于外界阳光下的温度,得不到阳光直射,灭菌能力差,且西北风直冲北窗,若开窗通风则冷,不开窗通风室内空气质量差,北向的窗户若密闭性不良则在夜间容易跑风,人在夜间睡眠时易受寒,常住北向房间易得呼吸方面的疾病。
[0004]因此如何解决建筑背阳面日照采光的问题变得尤为重要,这将对于建筑内活动人群的舒适度与身心健康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
[0005]虽然目前有技术针对建筑背阳面室内日照采光的问题,但是有些装置是需要安装在相邻的建筑之间才能实现,而有的无法解决多层室内同时采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因此,基于以上背景,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建筑背阳面室内日照采光装置,其可通过调向反射装置来解决6层以上的建筑阳台或室内的北向采光或日照不足的问题。
[0007]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8]一种用于建筑背阳面室内日照采光装置,其包括第一反射镜面组件、第二反射镜面组件、第三反射镜面组件、太阳位置捕捉装置;
[0009]所述第一反射镜面组件包括直接接收太阳光线并进行反射的第一反射镜板,所述第一反射板的中间位置处沿着X方向具有第一中心线,沿着Y方向具有第二中心线,所述第一反射镜面组件包括驱动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板绕着第一中心线上下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板绕着第二中心线上下转动;
[0010]所述第二反射镜面组件包括第二反射镜板,所述第三反射镜面组件包括弧形的可转动的第三反射镜板,所述第三反射镜板的第三反射镜面为内凹曲面;
[0011]所述第二反射镜板接收所述第一反射镜板反射的太阳光线后,将其反射至第三反射镜板,太阳光线经所述第三反射镜板反射后至背阳面室内或阳台。
[0012]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描述,所述第一反射镜板的下方在其中间位置处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反射镜板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为球体。
[0013]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地描述,所述第一连接块包括块本体,所述块本体内设有容纳所述支撑杆的球体进行转动与上下活动的空腔,所述块本体的底面设有供所述支撑杆穿过的
通孔。
[0014]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机为普通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变速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变速齿轮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二变速齿轮,所述第一变速齿轮与第二变速齿轮同轴转动,所述第一变速齿轮位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二变速齿轮之间,所述第二变速齿轮与从动齿轮进行啮合,所述从动齿轮上安装有水平的从动轴;
[0015]所述从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环状的驱动环,所述支撑杆穿过所述驱动环;
[0016]所述从动轴水平穿过所述支撑杆与所述驱动环的环杆;
[0017]所述驱动环关于所述从动轴对称的两侧均设有与所述第一反射镜板连接的竖向的第一驱动杆。
[001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杆的顶端为球体,所述第一驱动杆通过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一反射镜板连接,所述第二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结构一致。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电机为直线电机,所述第二电机上设有竖向的第二驱动杆,所述第二驱动杆的顶端为球体,所述第二驱动杆通过第三连接块与所述第一反射镜板连接,所述第三连接块与所述第一连接块的结构一致。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杆上通过水平连接杆连接有套筒,所述套筒套设在所述支撑杆上,其可沿着所述支撑杆滑动。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反射镜面组件还包括用于将所述第二反射镜板安装在建筑顶楼外的支撑组件,所述第二反射镜板由2个或以上的近似于弧形的第四反射镜板拼合而成,所述第四反射镜板由建筑楼层相对应的折面反射镜板拼合而成;
[0022]所述第二反射镜板上开有防风通孔。
[0023]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反射镜面组件包括可带动所述第三反射镜板进行转动的转轴,所述转轴可通过第三电机驱动转轴转动。
[0024]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反射镜面组件包括安装块,所述转轴穿过所述安装块。
[0025]采取上述技术方案,具有的有益效果如下:
[0026]本专利技术安装方便,且可通过可调向的反射装置将太阳光从建筑屋顶经多次反射进入建筑北向阳台或室内,以此可解决6层以上的阳台或室内的采光、日照问题;本装置的相关的各部件只需要安装在同一建筑上,此安装较为方便,且通过调节第三反射镜板的角度,以调节通过其反射后的阳光达到阳台达到日照效果或反射至天花板形成漫射光照亮室内达到采光效果,使用灵活。
附图说明
[002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反射镜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0]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反射镜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1]图4为图3圈示部分放大结构示意图;
[0032]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反射镜板的结构示意图一;
[0033]图6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反射镜板的结构示意图二;
[0034]图7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反射镜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第四反射镜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连接块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0037]图10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一连接块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11为本专利技术的第三反射镜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12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第一反射镜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一;
[0040]图13为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2的第一反射镜面组件的结构示意图二;
[0041]图14为本专利技术的作用原理示意图;
[0042]图中:1

第一反射镜面组件;11

第一反射镜板;111

第一中心线;112

第二中心线;12

第一电机;121

驱动轴;122

驱动齿轮;123

第一变速齿轮;124

第二变速齿轮;125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建筑背阳面室内日照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反射镜面组件、第二反射镜面组件、第三反射镜面组件、太阳位置捕捉装置;所述第一反射镜面组件包括直接接收太阳光线并进行反射的第一反射镜板,所述第一反射板的中间位置处沿着X方向具有第一中心线,沿着Y方向具有第二中心线,所述第一反射镜面组件包括驱动第一驱动机构、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一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板绕着第一中心线上下转动;所述第二驱动电机包括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一反射镜板绕着第二中心线上下转动;所述第二反射镜面组件包括第二反射镜板,所述第三反射镜面组件包括弧形的可转动的第三反射镜板,所述第三反射镜板的第三反射镜面为内凹曲面;所述第二反射镜板接收所述第一反射镜板反射的太阳光线后,将其反射至第三反射镜板,太阳光线经所述第三反射镜板反射后至背阳面室内或阳台。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背阳面室内日照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射镜板的下方在其中间位置处设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通过第一连接块与所述第一反射镜板连接,所述支撑杆的顶端为球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背阳面室内日照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块包括块本体,所述块本体内设有容纳所述支撑杆的球体进行转动与上下活动的空腔,所述块本体的底面设有供所述支撑杆穿过的通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背阳面室内日照采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机为普通电机,所述第一电机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另一端上设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所述第一变速齿轮啮合,所述第一变速齿轮通过连接杆安装在所述驱动轴上,所述连接杆上设有第二变速齿轮,所述第一变速齿轮与第二变速齿轮同轴转动,所述第一变速齿轮位于所述驱动轴与所述第二变速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宁伍昌友陈勇胡明龙唐明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