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节能环保印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188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印刷装置。一种节能环保印刷装置,包括喷墨箱、印刷辊、进料管、喷料管、喷头、物料箱、出料口、输料管和输料泵。利用喷头将油墨颗粒均匀的喷射在印刷辊的表面,相比于现有技术,这样给印刷辊的表面涂上油墨颗粒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得印刷上的油墨颗粒更加致密均匀,提高了印刷在板材表面的图案的质量,且不必在印刷辊上涂抹厚度较厚的油墨,节约了油墨物料。节约了油墨物料。节约了油墨物料。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节能环保印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印刷装置,尤其涉及一种节能环保印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一些装潢板材的生产过程中,经常使用印刷机对板材的表面进行印刷,使板材的表面具有印有文字或图案,提高板材装潢的美观度,传统印刷机的工作过程都是先将要印刷的文字和图像制成印版,装在印刷机上,然后由人工或印刷机把墨涂敷于印版上有文字和图像的地方,再直接或间接地转印到纸或其他承印物上,从而复制出与印版相同的印刷品。
[0003]公开号为CN211195354U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多工位节能环保印刷设备,涉及印刷设备领域,包括机架,机架的中部安装有传送带,机架的顶端间隔设置有两组支撑板,一组支撑板的顶端设有印刷机构,另一组支撑板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固定板的顶端固定穿插连接有过滤管,过滤管内腔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净化滤芯,过滤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抽气泵,固定板的底端设有烘干机构,机架两侧的顶部与烘干机构对应位置处固定穿插连接有吸气罩。
[0004]上述现有技术采用刷墨棉将油墨刷在印刷辊的表面,由于刷墨棉的细小纤维和其表面凹凸不平的影响,会使得印刷辊表面的油墨不均匀、不致密,导致印刷在板材表面的图案不清晰,且同时在刷墨棉将油墨刷在印刷辊的表面时,涂在印刷辊的表面的油墨较厚且容易飞溅出来,造成了油墨的浪费和空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节能环保印刷装置,利用喷头将油墨颗粒均匀的喷射在印刷辊的表面,相比于现有技术,这样给印刷辊的表面涂上油墨颗粒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得印刷上的油墨颗粒更加致密均匀,提高了印刷在板材表面的图案的质量,且不必在印刷辊上涂抹厚度较厚的油墨(因为现有技术每次给板材印刷时,都要涂一层较厚的油墨层才能盖住印刷辊表面油墨层的细小痕迹,这些痕迹都是由于在使用刷墨棉涂抹油墨时形成的),节约了油墨物料;另一方面,油墨颗粒的喷射是在封闭的循环风环境下进行的,这样不但防止了油墨颗粒飞出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同时油墨颗粒在循环风的作用可以进行回收,进一步节约了油墨物料。
[0006]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节能环保印刷装置,包括:
[0008]喷墨箱,所述喷墨箱一侧开设有一缺口,所述喷墨箱为竖直方向设置;
[0009]印刷辊,所述印刷辊的轴线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印刷辊左侧部分通过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喷墨箱内,所述印刷辊与所述缺口为间隙配合;
[0010]进料管,所述喷墨箱一侧设置有所述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从所述喷墨箱外穿入所述喷墨箱内;
[0011]喷料管,位于所述喷墨箱内的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上连通设置有所述喷料管;
[0012]喷头,所述喷料管上设置有所述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喷料管相连通,所述喷头能够将油墨颗粒均匀喷在位于所述喷墨箱内的部分所述印刷辊的外圆柱面上;
[0013]物料箱,所述物料箱内含有油墨物料;
[0014]出料口,所述物料箱一侧设置有所述出料口;
[0015]输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出料口之间设置有所述输料管;
[0016]输料泵,所述输料管上设置有所述输料泵,所述输料泵能够将所述物料箱内的油墨物料输送到所述进料管内;
[0017]当待加工的木板从竖直方向经过所述印刷辊远离所述喷墨箱的一侧时,所述印刷辊将图案印刷在木板靠近所述印刷辊一侧的表面上。
[001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出气管和增压泵,所述物料箱为一密封的箱子,所述物料箱位于所述喷墨箱下方,所述喷墨箱为一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箱子,所述喷墨箱下端穿入所述物料箱内且与所述物料箱相连通;
[0019]所述物料箱与所述出气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出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油墨物料液面上方,所述喷墨箱的上侧与所述出气管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上,所述增压泵能够将所述物料箱内的空气泵入到所述喷墨箱内,从而在所述喷墨箱内形成竖直向下的循环气流。
[002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中转箱、进气管、气泵和隔板,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中转箱与所述物料箱之间,所述压泵能够将所述物料箱内的空气泵入到所述中转箱内,所述喷头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隔板,所述隔板下侧位于所述喷头的喷料口上方,两块所述隔板将所述喷墨箱内的空间分割为三份空间,所述三份空间分别为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两块所述隔板之间的为所述第一流道,两块所述隔板两侧的分别为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所述进气管分为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所述气泵分为第一气泵、第二气泵和第三气泵,所述第一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中转箱之间,所述第一气泵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上,所述第一气泵能够将所述中转箱内的空气泵入到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第二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中转箱之间,所述第二气泵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上,所述第二气泵能够将所述中转箱内的空气泵入到所述第二流道内,所述第三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三流道与所述中转箱之间,所述第三气泵设置在所述第三进气管上,所述第三气泵能够将所述中转箱内的空气泵入到所述第三流道内;
[0021]所述第二气泵的输出功率等于所述第三气泵的输出功率,所述第一气泵的输出功率大于所述第二气泵的输出功率。
[002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缺口下方的所述喷墨箱侧壁向靠近所述印刷辊方向凸出,所述喷墨箱向靠近所述印刷辊方向凸出的侧壁为凸壁,在位于所述缺口下方所述喷墨箱内部形成一个向靠近所述印刷辊方向的凸出空间。
[002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密封圈,所述进料管穿过所述喷墨箱的外侧设置有所述密封圈。
[002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出气通道,所述物料箱上侧连通设置有所述出气通道,所述气通道的出气口的长度小于所述喷墨箱下端开口的长度,所述出气通
道另一端与所述出气管的下端相连通。
[0025]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液面传感器和加料管,所述物料箱内的侧壁上设置有所述液面传感器,所述加料管与所述物料箱相连通;
[0026]当所述液面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物料箱内的油墨物料液面低于所述液面传感器检测的位置时,所述加料管会将外界的油墨物料通入到所述物料箱内;
[0027]当液面传感器检测到所述物料箱内的油墨物料液面高于所述液面传感器检测的位置时,所述加料管会将物料箱内的油墨物料排出到外界,从而始终维持所述物料箱内的油墨物料液面在一定的范围内。
[002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有底板、滑轨、放置板、螺母和丝杆及电机,待加工的木板可拆卸式放置在所述放置板靠近所述印刷辊的一侧上,所述放置板远离所述印刷辊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滑轨,所述放置板滑动配合在所述滑轨上,所述滑轨远离所述印刷辊的一侧设置有所述底板,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底板、所述滑轨和所述放置板均设置在竖直方向上;
[0029]所述放置板远离所述印刷辊的一侧上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节能环保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喷墨箱,所述喷墨箱一侧开设有一缺口,所述喷墨箱为竖直方向设置;印刷辊,所述印刷辊的轴线为水平方向设置,所述印刷辊左侧部分通过所述缺口位于所述喷墨箱内,所述印刷辊与所述缺口为间隙配合;进料管,所述喷墨箱一侧设置有所述进料管,所述进料管从所述喷墨箱外穿入所述喷墨箱内;喷料管,位于所述喷墨箱内的所述进料管的一端上连通设置有所述喷料管;喷头,所述喷料管上设置有所述喷头,所述喷头与所述喷料管相连通,所述喷头能够将油墨颗粒均匀喷在位于所述喷墨箱内的部分所述印刷辊的外圆柱面上;物料箱,所述物料箱内含有油墨物料;出料口,所述物料箱一侧设置有所述出料口;输料管,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出料口之间设置有所述输料管;输料泵,所述输料管上设置有所述输料泵,所述输料泵能够将所述物料箱内的油墨物料输送到所述进料管内;当待加工的木板从竖直方向经过所述印刷辊远离所述喷墨箱的一侧时,所述印刷辊将图案印刷在木板靠近所述印刷辊一侧的表面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出气管和增压泵,所述物料箱为一密封的箱子,所述物料箱位于所述喷墨箱下方,所述喷墨箱为一上端封闭下端开口的箱子,所述喷墨箱下端穿入所述物料箱内且与所述物料箱相连通;所述物料箱与所述出气管的下端相连通,所述出气管的下端位于所述油墨物料液面上方,所述喷墨箱的上侧与所述出气管的上端相连通,所述增压泵设置在所述出气管上,所述增压泵能够将所述物料箱内的空气泵入到所述喷墨箱内,从而在所述喷墨箱内形成竖直向下的循环气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能环保印刷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中转箱、进气管、气泵和隔板,所述出气管设置在所述中转箱与所述物料箱之间,所述压泵能够将所述物料箱内的空气泵入到所述中转箱内,所述喷头两侧均设置有所述隔板,所述隔板下侧位于所述喷头的喷料口上方,两块所述隔板将所述喷墨箱内的空间分割为三份空间,所述三份空间分别为第一流道、第二流道和第三流道,两块所述隔板之间的为所述第一流道,两块所述隔板两侧的分别为所述第二流道和所述第三流道,所述进气管分为第一进气管、第二进气管和第三进气管,所述气泵分为第一气泵、第二气泵和第三气泵,所述第一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一流道与所述中转箱之间,所述第一气泵设置在所述第一进气管上,所述第一气泵能够将所述中转箱内的空气泵入到所述第一流道内,所述第二进气管设置在所述第二流道与所述中转箱之间,所述第二气泵设置在所述第二进气管上,所述第二气泵能够将所述中转箱内的空气泵入到所述第二流道内,所述第三进气管设置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石青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惠彩印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