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18707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32
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包括上腔和下腔两个封闭成管状的腔室,上腔和下腔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有控制流动的阀门使得阀门可以控制管道内的液体流动,阀门主体成圆环形,阀体上设有通孔,阀体可固定到上腔或下腔上且可相对下腔或上腔转动使得阀体上的通孔与上腔和下腔的管道转动到处于同一角度时上腔和下腔处于连通状态。处于同一角度时上腔和下腔处于连通状态。处于同一角度时上腔和下腔处于连通状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疗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尿失禁是由各种因素导致膀胱内或外压力过高或尿道压力过低导致无法正常控尿的状态,它伴随尿液不受控制地从尿道外口漏出的现象。除自身锻炼、物理、药物、手术治疗外等方式外,辅助性外用集尿器与外用控尿装置,如男性尿套、阴茎夹等也是部分长期尿失禁患者的选择之一。尤其目前人口老年化进程,前列腺良性及恶性疾病与术后相关的控尿问题越来越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常需要进一步处理。现有常用外用控尿装置中主导的主要包括尿套和阴茎夹,但这些装置长期使用依存性较差,且有很多相关新的并发症及不能完全控尿等问题。其中比较普遍的问题就是长期使用,一方面长期套住阴茎皮肤接触水肿、过敏甚至压迫疼痛及溃烂等,阴茎夹内部多为刚性材质(不锈钢、磷铜丝等),在使用过程中,容易给患者带来疼痛,长期使用还容易造成局部缺血、坏死等情况。而阴茎夹很多时候夹住尿道后,仍然可能出现滴出、渗出等情况,无法完全控尿。因此,急需一种可长期使用,且能减少患者疼痛和增加疗效的新技术来解决上述问题。
[0003]解决以上问题核心在于在减少长期持续的包裹阴茎皮肤,并尽可能少的对尿道持续压迫及减少局部疼痛等,又能完美的减少少许渗漏的情况,我们设计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这样新的装置能较好的解决上述减少持续阴茎皮肤压迫水肿而又可以形成完全控尿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包括上腔和下腔两个封闭成管状的腔室,上腔和下腔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有控制流动的阀门使得阀门可以控制管道内的液体流动,阀门主体成圆环形,阀体上设有通孔,阀体可固定到上腔或下腔上且可相对下腔或上腔转动使得阀体上的通孔与上腔和下腔的管道转动到处于同一角度时上腔和下腔处于连通状态。
[0005]这样设计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可以直接套在阴茎上,可以通过控制液体的量来控制对阴茎的压力,来实现对尿流的控制。比如说在正常状态下不需要小便可以把液体全部挤向上腔或者下腔内,使得上腔或者下腔对阴茎的压力增大。通过对阴茎的压力来实现对尿失禁的控制即挤压阴茎使尿液不会失控流出。上腔和下腔可以分时间来控制,这样可以避免局部长期受压引起的不适。一段时间可以把液体挤到上腔,一段时间可以把液体挤到下腔,需要小便时可以将液体分到两个腔室,这样可以实现和正常人一样的生理功能,阀体和装置融为一体可直接通过上腔和下腔转动控制阀门使用非常方便,比起普通阀门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该装置体积小普通阀门的实用性太差。
[0006]进一步地,阀体一端设有内凹结构与上腔端面匹配使得上腔与阀体可以紧密固定
到一起且确保阀体上的通孔与上腔的管道口连接,阀体另一端面设有多个密封圈分别位于阀体外环、阀体内环和通孔外围,阀体上设有环形凹槽与下腔的环形凸起匹配使得阀体相对下腔转动更稳定,阀体外围设有固定环使得阀体可以和下腔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固定到一起,固定环成圆环形且内环设有内凹区与阀体和下腔组合的外环相匹配使得依靠内凹区边缘的凸起可限制阀体相对下腔直线移动,固定环设有可拆卸的搭接扣使得固定环的接口可稳定的搭接到一起,这样设计可以直接通过上腔和下腔之间的相对转动来达到控制液体流动的作用,该结构整体结构较小,如果设计小阀门难以操作但设计大阀门则占据较大空间,只有设计成一体结构的阀门才可以既方便操作又不占据空间。
[0007]进一步地,管道设有单向通闭的结构即液体在管道内只能按照特定的方向流动使得上腔和下腔内的液体可以按照一定的方向循环流动。
[0008]进一步地,该装置的腔室多于两个,在不同时段亦可将液体挤入不同腔室。
[0009]进一步地,上腔或下腔设计成网状即管形的网腔,这样设计有更好的透气性使得皮肤更干燥。
[0010]进一步地,网腔内的管道采用柔软且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网腔的管道采用两组独立,且两组之间互相不连通,而同组内相互连通的管道制成两个独立的封闭空间,这样设计避免同一位置长期受到挤压,减少皮炎或皮肤溃烂等情形。
[0011]进一步地,网腔下方设有回水腔,网腔通过管道与回水腔连接且管道上设有阀门控制开闭,回水腔采用弹性材料制成且在不受外力作用下可通过弹性势能将网腔内的液体抽到回水腔,这样设计回水更方便,可以实现半自动化的回水,充水可以通过手动挤压回水腔即可向网腔充水,不同网腔设置不同阀门,打开相应阀门即可控制相应网腔。
[0012]进一步地,腔室内壁设有可更换的水凝胶垫片,这样有更舒适的体验。
[0013]进一步地,腔室内壁设有压力湿度传感器使得压力和湿度超过一定范围可发出警报,这样可以起到预警功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拆分立体示意图;
[001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立体示意图;
[001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网腔结构立体示意图;
[001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网腔结构主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8]根据需要,在本文中公开了本专利技术的详细实施例,但应了解所公开的实施例只是示范本专利技术,本专利技术可以不同和替代形式实施。附图未必按照比例绘制,且某些特点可被夸大或缩小以示出特定构件的细节。因此,本文所公开的具体结构和功能细节不应被理解为具有限制意义,而是仅作为代表性基础以教导本领域技术人员不同地采用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包括上腔1和下腔2两个封闭成管状的腔室,上腔1和下腔2通过管道连接,管道上设有控制流动的阀门3使得阀门3可以控制管道内的液体流动,阀门3主体为成圆环形的阀体7,阀体7上设有通孔9,阀体7可固定到上腔1或下腔2上且可相对下腔2或上腔1转动使得阀体7上的通孔9与上腔1和下腔2的管道转动到处于同一角度时上腔1和下腔2处于连通状态。阀体7一端设有内凹结构与上腔1端面匹配使得上腔1与阀体7可以紧密固定到一起且确保阀体7上的通孔9与上腔1的管道口11连接,阀体7另一端面设有多个密封圈12分别位于阀体7外环、阀体7内环和通孔9外围确保阀体7相对转动时不发生泄露,阀体7上设有环形凹槽与下腔2的环形凸起匹配使得阀体7相对下腔2转动更稳定,阀体7外围设有固定环10使得阀体7可以和下腔2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固定到一起,固定环10成圆环形且内环设有内凹区13与阀体7和下腔2组合的外环相匹配使得依靠内凹区13边缘的凸起可限制阀体7相对下腔2直线移动,固定环10设有可拆卸的搭接扣8使得固定环10的接口可稳定的搭接到一起。管道设有单向通闭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腔(1)和下腔(2)两个封闭成管状的腔室,所述上腔(1)和下腔(2)通过管道连接,所述管道上设有控制流动的阀门(3)使得阀门(3)可以控制管道内的液体流动,所述阀门(3)主体为成圆环形的阀体(7),所述阀体(7)上设有通孔(9),所述阀体(7)可固定到上腔(1)或下腔(2)上且可相对下腔(2)或上腔(1)转动使得阀体(7)上的通孔(9)与上腔(1)和下腔(2)的管道转动到处于同一角度时上腔(1)和下腔(2)处于连通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循环动力治疗尿失禁的阴茎分段控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7)一端设有内凹结构与上腔(1)端面匹配使得上腔(1)与阀体(7)可以紧密固定到一起且确保阀体(7)上的通孔(9)与上腔(1)的管道口(11)连接,所述阀体(7)另一端面设有多个密封圈(12)分别位于阀体(7)外环、阀体(7)内环和通孔(9)外围确保阀体(7)相对转动时不发生泄露,所述阀体(7)上设有环形凹槽与下腔(2)的环形凸起匹配使得阀体(7)相对下腔(2)转动更稳定,所述阀体(7)外围设有固定环(10)使得阀体(7)可以和下腔(2)以可相对转动的方式固定到一起,所述固定环(10)成圆环形且内环设有内凹区(13)与阀体(7)和下腔(2)组合的外环相匹配使得依靠内凹区(13)边缘的凸起可限制阀体(7)相对下腔(2)直线移动,所述固定环(10)设有可拆卸的搭接扣(8)使得固定环(10)的接口可稳定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海红刘雯丽
申请(专利权)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