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农业智能大棚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16429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2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农业智能大棚,包括支撑框架,安装在支撑框架顶部的玻璃屋顶;玻璃屋顶的下方设有隔板,隔板的中部设有透光窗口;隔板的顶面两侧均安装有托架,托架的顶部安装有光伏板;隔板的顶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绕卷结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绕卷结构,第一绕卷结构及第二绕卷结构之间绕设有挡光膜,挡光膜的长度大于透光窗口的长度;挡光膜包括至少两种不同透光率的区域,对应区域均可完全覆盖透光窗口,且其中一区域透光率大于80%;透光窗口内安装有多个光照传感器;其结构新颖,利用绕卷的方式变动挡光部件的透光率,满足不同的光照强度需求,使用方便;并且,整体结构及材料简单,造价成本较低,方便生产、维修或替换。维修或替换。维修或替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光伏农业智能大棚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大棚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光伏农业智能大棚。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我国,各地使用大棚种植的技术已经非常普及,大棚种植能更有效的管理各种农作物种植,提高对病虫预防和天气的影响,提高农作物的单位产量,同时通过大棚的温湿度等控制,能种植更丰富、不同区域的农作物。随着大棚技术的大规模应用,配套大棚使用的各种管理设备种类也越来越多,如灌溉系统、施肥系统或通风设备等,这些设备也确实能帮助农业用户对大棚的种植管理。但是目前的大棚种植配套设备也存在一些问题,如现有的大棚大多是直接使用透明的屋顶,以便利用外部的光照条件,但对于光照的强度是无法进行改变的,无法根据种植情况更改光照强度,适用性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出一种光伏农业智能大棚,其结构新颖,利用绕卷的方式变动挡光部件的透光率,满足不同的光照强度需求,使用方便;并且,整体结构及材料简单,造价成本较低,方便生产、维修或替换。
[0004]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光伏农业智能大棚,包括支撑框架,安装在支撑框架顶部的玻璃屋顶;所述玻璃屋顶的下方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中部设有透光窗口;所述隔板的顶面两侧均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的顶部安装有光伏板;所述隔板的顶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绕卷结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绕卷结构,第一绕卷结构及第二绕卷结构之间绕设有挡光膜,所述挡光膜的长度大于所述透光窗口的长度;所述挡光膜包括至少两种不同透光率的区域,对应区域均可完全覆盖透光窗口,且其中一区域透光率大于80%;所述透光窗口内安装有多个光照传感器。
[0006]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绕卷结构包括通过轴承座架设有的绕卷辊,所述绕卷辊的长度大于所述透光窗口的长度,所述绕卷辊由第四电机驱动,所述挡光膜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绕卷辊上;所述第二绕卷结构与所述第一绕卷结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挡光膜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绕卷结构上。
[0007]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绕卷结构的一侧设有第一清理结构,所述第一清理结构安装在对应的托架上,所述第一清理结构的一端设有第一刮刷结构,所述第一刮刷结构可对所述第一清理结构进行刮刷清洁;所述第二绕卷结构的一侧设有第二清理结构,所述第二清理结构安装在对应的托架上,所述第二清理结构的一端设有第二刮刷结构,所述第二刮刷结构可对所述第二清理结构进行刮刷清洁;所述第一清理结构对所述挡光膜的上壁面进行清理,所述第二清理结构对所述挡光膜的下壁面进行清理。
[0008]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清理结构包括通过轴承架设于所述托架上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丝杠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
上固定设有承托盒,所述承托盒上固定设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可抵持挡光膜的下壁面设置,海绵垫随第一滑块移动、对挡光膜的下壁面进行擦拭清理;所述第二清理结构与第一清理结构的结构相同,第二清理结构位于挡光膜的上方、且倒置设置,第二清理结构的海绵垫对挡光膜的上壁面进行擦拭清理。
[0009]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刮刷结构包括底部敞开的第一安装盒,所述第一安装盒的底部架设有第二丝杠,所述第二丝杠由第二电机驱动,所述第二丝杠上设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的底面固定设有第一刮块,随第二滑块移动的第一刮块可对第一清理结构的海绵垫进行刮刷清理,所述第一安装盒的顶面安装有第一泵体,第一泵体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通过第一管道连通,第一管道上设有第一电磁阀,所述第一泵体的出水口连通设有第二管道,第二管道上设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刮块的底面设有第一排水孔,所述第一刮块的侧壁设有第一供水管,第一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水孔连通,另一端与第二管道通过第一软管连通;第二刮刷结构包括顶部敞开的第二安装盒,所述第二安装盒的顶部架设有第三丝杠,所述第三丝杠由第三电机驱动,所述第三丝杠上设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的顶面固定设有第二刮块,随第三滑块移动的第二刮块可对第二清理结构的海绵垫进行刮刷清理;所述第二安装盒的底面安装有第二泵体,第二泵体的进水口与外部水源通过第三管道连通,第三管道上设有第三电磁阀,所述第二泵体的出水口连通设有第四管道,第四管道上设有第四电磁阀,所述第二刮块的顶面设有第二排水孔,所述第二刮块的侧壁设有第二供水管,第二供水管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水孔连通,另一端与第四管道通过第二软管连通。
[0010]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第一清理结构的承托盒底部连通设有第一排水管,所述第二安装盒的底部连通设有第二排水管,第一排水管及第二排水管均与汇流管连通,汇流管的出水端延伸至支撑框架的外部。
[0011]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安装盒的底部内壁倾斜设置、且于倾斜较低一侧连通设置所述第二排水管。
[0012]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三电机的顶部固定设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对第三电机遮挡保护。
[0013]在本专利技术较佳的技术方案中,多个光照传感器呈矩形阵列分布,且阵列轮廓的四角对应所述透光窗口的四角设置。
[0014]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光伏农业智能大棚,其结构新颖,第一绕卷结构、第二绕卷结构、挡光膜的设计及配合,可通过对挡光膜进行牵拉移动,使挡光膜不同透光率的区域对透光窗口进行遮挡,从而实现不同的透光,满足大棚内部不同的光照强度需求,整体结构及材料简单,造价成本较低,方便生产、维修或替换。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光伏农业智能大棚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8]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刮刷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二刮刷结构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0]图中:
[0021]100、支撑框架;110、玻璃屋顶;120、隔板;130、透光窗口;140、托架;150、光伏板;160、光照传感器;210、第一绕卷结构;220、第二绕卷结构;230、挡光膜;310、第一清理结构;311、承托盒;320、第二清理结构;400、第一刮刷结构;410、第一安装盒;421、第二丝杠;422、第二电机;423、第二滑块;430、第一刮块;440、第一泵体;450、第一供水管;500、第二刮刷结构;510、第二安装盒;521、第三丝杠;522、第三电机;523、第三滑块;530、第二刮块;540、第二泵体;550、第二供水管;560、防护罩;610、第一管道;611、第一电磁阀;620、第二管道;621、第二电磁阀;630、第三管道;631、第三电磁阀;640、第四管道;641、第四电磁阀;650、第一软管;660、第二软管;710、第一排水管;720、第二排水管;730、汇流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伏农业智能大棚,包括支撑框架,安装在支撑框架顶部的玻璃屋顶;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璃屋顶的下方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的中部设有透光窗口;所述隔板的顶面两侧均安装有托架,所述托架的顶部安装有光伏板;所述隔板的顶面一侧安装有第一绕卷结构,另一侧安装有第二绕卷结构,第一绕卷结构及第二绕卷结构之间绕设有挡光膜,所述挡光膜的长度大于所述透光窗口的长度;所述挡光膜包括至少两种不同透光率的区域,对应区域均可完全覆盖透光窗口,且其中一区域透光率大于80%;所述透光窗口内安装有多个光照传感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农业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卷结构包括通过轴承座架设有的绕卷辊,所述绕卷辊的长度大于所述透光窗口的长度,所述绕卷辊由第四电机驱动,所述挡光膜的一端固定在所述绕卷辊上;所述第二绕卷结构与所述第一绕卷结构的结构相同,所述挡光膜的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第二绕卷结构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农业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绕卷结构的一侧设有第一清理结构,所述第一清理结构安装在对应的托架上,所述第一清理结构的一端设有第一刮刷结构,所述第一刮刷结构可对所述第一清理结构进行刮刷清洁;所述第二绕卷结构的一侧设有第二清理结构,所述第二清理结构安装在对应的托架上,所述第二清理结构的一端设有第二刮刷结构,所述第二刮刷结构可对所述第二清理结构进行刮刷清洁;所述第一清理结构对所述挡光膜的上壁面进行清理,所述第二清理结构对所述挡光膜的下壁面进行清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光伏农业智能大棚,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理结构包括通过轴承架设于所述托架上的第一丝杠,所述第一丝杠由第一电机驱动,所述第一丝杠上设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上固定设有承托盒,所述承托盒上固定设有海绵垫,所述海绵垫可抵持挡光膜的下壁面设置,海绵垫随第一滑块移动、对挡光膜的下壁面进行擦拭清理;所述第二清理结构与第一清理结构的结构相同,第二清理结构位于挡光膜的上方、且倒置设置,第二清理结构的海绵垫对挡光膜的上壁面进行擦拭清理。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岳玮潘尚鹏吴洁静朱泳基温欢欢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德恒龙焱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