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赛事作品自动归类的方法及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001389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17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对赛事作品自动归类的系统,包括分别基于区块链而建立的底层平台及多个平行使用的应用平台,底层平台包括第一通讯模块、专家库、学生库、赛事库及作品库,应用平台包括第二通讯模块、审核员操作界面、组委会操作界面、学生操作界面及专家操作界面,审核员操作界面用于创建区分大类的第一专家分类标签及区分小类的第一专家分类标签,学生操作界面布设有匹配模块,用于根据专家及作品的分类给当前作品匹配专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对赛事作品自动归类的方法,包括并行的审核员、组委会人员、学生及专家的操作,其中在学生的操作步骤中包括根据专家及作品的分类给当前作品匹配专家的步骤。专家及作品的分类给当前作品匹配专家的步骤。专家及作品的分类给当前作品匹配专家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对赛事作品自动归类的方法及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区块链
,尤其涉及一种基于区块链的对赛事作品自动归类的方法及系统。

技术介绍

[0002]现如今的赛事种类及场次繁多,有好多赛事需要在线上进行,例如,面向青少年的创意编程与智能设计大赛,需要利用SCRATCH、PYTHON、ARDUINO、MICRO:BIT等代码实现,初赛时多将参赛作品录制为视频格式供各专家评分,现有技术中,评审时多为由专门的人员将作品发送给领域对应的专家去评分,然而一方面该类赛事的作品数量众多,且每个作品所属的领域不同,另一方面,各专家擅长的领域也不相同,甚至有些专家在多个领域都有建树或深入研究,因此现有技术的该种方式工作效率较低。
[0003]另外,近年来区块链技术比较火热,而区块链是分布式数字存储、点对点传输、共识机制、加密算法等技术的集成应用。从狭义上讲,区块链是一种按照时间顺序将数据区块以顺序相连的方式组合成的一种链式数据结构,并以密码学方式保证的不可篡改和不可伪造的分布式账本。广义而言,区块链技术是利用块链式数据结构来验证与存储数据、利用分布式节点共识算法来生成和更新数据、利用密码学的方式保证数据传输和访问安全、利用智能化合约来编程和操作数据的一种全新的分布式基础架构与计算范式。与传统的数据库技术相比,区块链具备3个优点:一是数据的不可篡改性;二是系统集体维护;三是信息的公开透明。基于上述现有技术中,赛事评审人为匹配专家工作效率较低的不足,并结合区块链技术,专利技术人开发了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和系统。
专利技术内容
[0004]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不足,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对赛事作品自动归类的方法及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的对赛事作品自动归类的系统,包括分别基于区块链而建立的底层平台及多个平行使用的应用平台,其中:
[0006]底层平台包括第一通讯模块、专家库、学生库、赛事库及作品库,其中:
[0007]第一通讯模块,用于实现数据传输;
[0008]专家库,用户存储专家信息;专家信息包括工作单位、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用于描述专家所擅长领域的专家分类标签,专家分类标签包括用于区分大类的第一专家分类标签;
[0009]学生库,用于存储学生信息;学生信息包括学校名称、班级、姓名、身份证号码及电话号码;
[0010]赛事库,用于存储赛事信息;赛事信息包括赛事序号、赛事级别、比赛类型、第一赛事分类标签、比赛主题、比赛时间、参赛资格及比赛要求;
[0011]作品库,用于存储作品信息及参赛作品;作品信息包括赛事序号、赛事级别、比赛
类型、第一赛事分类标签、比赛主题及参赛学生信息;
[0012]应用平台包括第二通讯模块、审核员操作界面、组委会操作界面、学生操作界面及专家操作界面,其中:
[0013]第二通讯模块,用于实现数据传输;
[0014]审核员操作界面,布设有第一注册模块、第一分类模块及第一上传模块;第一注册模块用于由审核员注册以获得用户名、密码及审核员操作界面的操作权限;第一分类模块用于由审核员根据当前专家的擅长领域创建区分大类的第一专家分类标签;第一上传模块用于由审核员录入专家信息并将专家信息及专家分类标签上传至底层平台的专家库;
[0015]组委会操作界面,布设有第二注册模块、第二分类模块及第二上传模块;第二注册模块用于由组委会人员注册以获得用户名、密码及组委会操作界面的操作权限;第二分类模块用于由组委会人员创建区分大类的第一赛事分类标签;第二上传模块用于由组委会人员录入赛事信息并将赛事信息及第一赛事分类标签上传至底层平台中的赛事库;
[0016]学生操作界面,布设有第三注册模块、赛事报名模块及第三上传模块;第三注册模块用于由学生注册以获得用户名、密码及学生操作界面的操作权限;赛事报名模块,用于显示并由学生选择赛事库中的近期赛事;第三上传模块,用于上传作品信息及参赛作品至作品库,上传成功后触发匹配模块;
[0017]匹配模块,用于给当前作品匹配专家,包括以下步骤:
[0018]P100、执行第一匹配操作:将当前作品所对应的第一赛事分类标签及专家库中的各专家所对应的第一专家分类标签进行匹配,得到第一专家匹配结果;P500、发送作品:最终匹配结果的数量大于0时,则匹配成功,将参赛作品按照预定的规则发送至对应专家以方便专家进行评分;最终匹配结果的数量等于0时,则匹配失败,将当前作品标记为匹配失败并发送给审核员;
[0019]专家操作界面,布设有第四注册模块及评分模块;第四注册模块用于由专家注册以获得用户名、密码及专家操作界面的操作权限;评分模块用于对接收到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分。
[0020]进一步,审核员操作界面的第一分类模块中还用于由审核员根据当前专家的擅长领域创建区分小类的至少一个第二专家分类标签;学生操作界面还布设有第三分类模块,第三分类模块用于由学生根据参赛作品的内容创建并上传区分小类的第二赛事分类标签。
[0021]进一步,匹配模块的步骤P100之后还包括步骤P200,执行第二匹配操作:将当前作品所对应的第二赛事分类标签及第一专家匹配结果中的专家所对应的第二专家分类标签进行匹配,得到第二专家匹配结果。
[0022]进一步,第一分类模块还用于由审核员创建与第一专家分类标签所对应的第一专家分类级别;匹配模块的步骤P200之后还包括步骤P300,执行第三匹配操作,根据预设的规则,将当前参赛作品的赛事级别与第二专家匹配结果中专家所对应的第一专家分类级别进行匹配,得到第三专家匹配结果。
[0023]进一步,第一分类模块还用于由审核员创建与第二专家分类标签所对应的第二专家分类级别;匹配模块的步骤P300之后还包括步骤P400,执行第四匹配操作,根据预设的规则,将当前参赛作品的赛事级别与第三专家匹配结果中专家所对应的第二专家分类级别,得到第四专家匹配结果。
[0024]进一步,审核员操作界面还布设有第四分类模块,用于对匹配失败的参赛作品进行手动分类:追加一个新的第二赛事分类标签,然后重新执行匹配模块中的各步骤。
[0025]进一步,第四分类模块还用于对相应专家,追加一个第二专家分类标签,然后重新执行匹配模块中的各步骤。
[0026]本专利技术的对赛事作品自动归类的方法,包括以下并列的步骤:
[0027]S100、审核员的操作步骤:
[0028]S110、审核员注册以获得用户名、密码及审核员操作界面的操作权限;
[0029]S120、审核员对专家创建大类及创建小类:具体操作为,创建区分大类的第一专家分类标签;
[0030]S130、审核员确认专家信息无误后,将专家信息及专家分类标签上传至底层平台中的专家库中;
[0031]S200、组委会人员的操作步骤:
[0032]S210、组委会人员注册以获得用户名、密码及组委会操作界面的操作权限;
[0033]S220、组委会人员对作品区分大类:具体操作为,创建区分大类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对赛事作品自动归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分别基于区块链而建立的底层平台(100)及多个平行使用的应用平台(200),其中:底层平台(100)包括第一通讯模块(110)、专家库(120)、学生库(130)、赛事库(140)及作品库(150),其中:第一通讯模块(110),用于实现数据传输;专家库(120),用户存储专家信息;专家信息包括工作单位、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及用于描述专家所擅长领域的专家分类标签,专家分类标签包括用于区分大类的第一专家分类标签;学生库(130),用于存储学生信息;学生信息包括学校名称、班级、姓名、身份证号码及电话号码;赛事库(140),用于存储赛事信息;赛事信息包括赛事序号、赛事级别、比赛类型、第一赛事分类标签、比赛主题、比赛时间、参赛资格及比赛要求;作品库(150),用于存储作品信息及参赛作品;作品信息包括赛事序号、赛事级别、比赛类型、第一赛事分类标签、比赛主题及参赛学生信息;应用平台(200)包括第二通讯模块(210)、审核员操作界面(230)、组委会操作界面(240)、学生操作界面(250)及专家操作界面(260),其中:第二通讯模块(210),用于实现数据传输;审核员操作界面(230),布设有第一注册模块(231)、第一分类模块(232)及第一上传模块(233);第一注册模块(231)用于由审核员注册以获得用户名、密码及审核员操作界面(230)的操作权限;第一分类模块(232)用于由审核员根据当前专家的擅长领域创建区分大类的第一专家分类标签;第一上传模块(233)用于由审核员录入专家信息并将专家信息及专家分类标签上传至底层平台(100)的专家库(120);组委会操作界面(240),布设有第二注册模块(241)、第二分类模块(242)及第二上传模块(243);第二注册模块(241)用于由组委会人员注册以获得用户名、密码及组委会操作界面(240)的操作权限;第二分类模块(242)用于由组委会人员创建区分大类的第一赛事分类标签;第二上传模块(243)用于由组委会人员录入赛事信息并将赛事信息及第一赛事分类标签上传至底层平台(100)中的赛事库(140);学生操作界面(250),布设有第三注册模块(251)、赛事报名模块(252)及第三上传模块(254);第三注册模块(251)用于由学生注册以获得用户名、密码及学生操作界面(250)的操作权限;赛事报名模块(252),用于显示并由学生选择赛事库(140)中的近期赛事;第三上传模块(254),用于上传作品信息及参赛作品至作品库(150),上传成功后触发匹配模块(220);匹配模块(220),用于给当前作品匹配专家,包括以下步骤:P100、执行第一匹配操作:将当前作品所对应的第一赛事分类标签及专家库(120)中的各专家所对应的第一专家分类标签进行匹配,得到第一专家匹配结果;P500、发送作品:最终匹配结果的数量大于0时,则匹配成功,将参赛作品按照预定的规则发送至对应专家以方便专家进行评分;最终匹配结果的数量等于0时,则匹配失败,将当前作品标记为匹配失败并发送给审核员;专家操作界面(260),布设有第四注册模块(261)及评分模块(262);第四注册模块
(261)用于由专家注册以获得用户名、密码及专家操作界面(260)的操作权限;评分模块(262)用于对接收到的参赛作品进行评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对赛事作品自动归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审核员操作界面(230)的第一分类模块(232)中还包括由审核员根据当前专家的擅长领域创建区分小类的至少一个第二专家分类标签;学生操作界面(250)还布设有第三分类模块(253),第三分类模块(253)用于由学生根据参赛作品的内容创建并上传区分小类的第二赛事分类标签。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对赛事作品自动归类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匹配模块(220)的步骤P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艺臻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锔元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