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刺梨保湿美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001324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6:15
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刺梨口服液加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刺梨保湿美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中药活性成分提取、(2)富硒发酵物制取、(3)制备浓缩刺梨汁、(4)制备SOD酵母抽提物、(5)调配。本发明专利技术出刺梨等原料中的多糖、蛋白质等水溶性成分,使得制得的中药活性成分有耐高温组分和常温活性成分,在提高刺梨汁的营养成分的同时有效增强刺梨汁中成分的稳定性。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刺梨保湿美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刺梨口服液加工
,尤其是一种刺梨保湿美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刺梨系蔷薇科落叶灌木植物,别名缫丝花、刺蘑、山刺梨、赛哇(西藏)、刺石榴、野石榴(陕西)、刺梨子、木梨子、刺梨蔷薇、茨梨、送春归、文光果。分布区域产云南中部、西北部、东北部,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各省区。刺梨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极高,其果肉中维生素C的含量居各类水果之冠,每100克果肉中含维生素C2054

2725毫克,比苹果、梨高500倍,柑橘高100倍,猕猴桃高9倍;维生素P的含量极高,每100克果肉中含维生P5980

12895毫克,比柑橘高120倍,蔬菜类高150倍。堪称水果之王“维C皇”。它还富含维生素B1、B2、E、K1等16种微量元素,其功能比酸枣高46倍,比银杏叶总黄酮含量高2.4倍。刺梨还被誉为“长寿防癌”的绿色珍果,含有抗癌物质及SOD抗衰老物质,同时还具有健脾消食,消食积,饱胀,滋补强肾的作用。因此,被誉为长寿果,所以刺梨的研究与开发利用在国内曾一度掀起高潮,近年来已受到国外的重视,日本、美国尤其重视这一颇有开发价值的野生果树。刺梨的开发前景广阔,应该受到保护和重视。
[0003]在我国尤其以贵州、四川、云南、陕西、湖北、湖南分布面积大,产量多。仅贵州省鲜果年收购量可达6000t,实际产量约为1000

1500t。贵州以毕节地区的大方、毕节、纳雍、黔西、织金、金沙、兴义、开阳、息峰、修文、安顺、盘县等地最多,是刺梨分布最密集、产量最高的地区,多分布于海拔1000

1600m的山区和丘陵地带。四川省刺梨主要分布于大巴山南坡的广元、南江、万源以及川东南的江津、内江等地区;陕西省刺梨主要分布在秦岭以南的汉中、安康地区,仅汉中地区年产约165万t[2];湖南主要分布在湘西地区;湖北主要分布在鄂西地区;广西的乐业、南丹及云南部分地区也有大量野生状态分布。
[0004]但是刺梨虽然种植规模大产量高,其深度加工产品并没有得到大规模推广,导致刺梨的附加价值低,产值不高,所以研究一种附加值高的刺梨深加工产品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刺梨保湿美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以提高刺梨深加工产品的营养价值,扩大刺梨产品的受众及市场占有率,具体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刺梨保湿美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1)中药活性成分提取
[0008]A、将山药、甘草、薏仁、莲花、枸杞混合放置到储存罐中,用130

150℃的水蒸气处理30

50s,在零下15

18℃、气压0.01

0.03个标准大气压下保存3

5h,取出后用打浆机加工成浆液,加入纯净水使得浆液的体积扩大2

4倍;置于30

35℃下超声波处理13

17min,将混合物用滤布过滤,收集滤液备用,将滤渣收拢压实,进入下一步处理;
[0009]B、将上一步骤制得的滤渣与清水混合倒入陶制容器中,加入乙醇、柠檬酸搅拌8

13min,放置到50

55℃的清水中密封加热8

19h,搅拌20

25min,煮沸,用滤布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得到酸性提取物备用;将滤渣存储备用,
[0010]C、将A中滤液和B中酸性提取物混合得到中药活性成分;
[0011](2)富硒发酵物制取
[0012]以质量份计,将10

15份富硒大米、13

18份富硒小麦、20

33份富硒马铃薯、1

3份草莓、2

5份桑葚、1

5份青杏混合打浆,经2

3次胶磨,所得浆液中加入骨粉,在150

180℃下处理10

13min,待温度降低至室温,接种酿酒酵母,在20

30℃下发酵2

3h,加热到45

48℃,保温20

30min;待温度自然降温至室温,接种乳酸菌,在35

38℃下发酵10

12h;
[0013]将上述发酵产物稀释8

12倍,浸泡3

5h,过滤,滤液在35

40℃下喷雾干燥即得富硒发酵物;
[0014](3)制备浓缩刺梨汁
[0015]将新鲜采摘完好的刺梨和刺梨嫩叶清洗沥干水分,放置到零下20

30℃的冷冻室中储藏19

25h,取出后打浆,浆液用米醋稀释1

1.3倍,浸泡30

50min,经抽滤得到滤渣和滤液a;将滤渣与其质量13

18倍的纯净水混合浸泡9

13min,煮沸1

3min,密封保持沸点温度15

22h;将溶液过滤,滤液喷雾干燥得到刺梨提取物;将刺梨提取物和滤液a混合即得所述浓缩刺梨汁;所述刺梨和刺梨嫩叶的质量比为1:0.1

0.18;所述刺梨嫩叶为采摘的刺梨嫩枝一芽二叶;所述米醋的醋酸含量为1

2%;
[0016](4)制备SOD酵母抽提物
[0017]以质量份计,将30

41份冬瓜、18

27份南瓜蒸熟,加入10

20份食用葡萄糖、15

18份苹果、8

13份香瓜、3

5份鸡蛋粉混合打浆,在浆液中加入2

3份酵母,在33

35℃下发酵3

5天,在发酵物中加入200

300份清水混合均匀,静置2

4h,经离心分离,取上清液浓缩干燥即得酵母抽提物;
[0018](5)调配
[0019]按照质量份计,将20

30份浓缩刺梨汁、3

5份中药活性成分、18

15份富硒发酵物、17

22份SOD酵母抽提物、2

3份胶原蛋白肽、0.1

0.3份米糠油、0.1

0.2份α

环状糊精、0.1

0.2份γ

环状糊精、0.01

0.05份无水柠檬酸、0.5

1份三氯蔗糖、0.5...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刺梨保湿美白口服液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中药活性成分提取A、将山药、甘草、薏仁、莲花、枸杞混合放置到储存罐中,用130

150℃的水蒸气处理30

50s,在零下15

18℃、气压0.01

0.03个标准大气压下保存3

5h,取出后用打浆机加工成浆液,加入纯净水使得浆液的体积扩大2

4倍;置于30

35℃下超声波处理13

17min,将混合物用滤布过滤,收集滤液备用,将滤渣收拢压实,进入下一步处理;B、将上一步骤制得的滤渣与清水混合倒入陶制容器中,加入乙醇、柠檬酸搅拌8

13min,放置到50

55℃的清水中密封加热8

19h,搅拌20

25min,煮沸,用滤布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干燥得到酸性提取物备用;将滤渣存储备用,C、将A中滤液和B中酸性提取物混合得到中药活性成分;(2)富硒发酵物制取以质量份计,将10

15份富硒大米、13

18份富硒小麦、20

33份富硒马铃薯、1

3份草莓、2

5份桑葚、1

5份青杏混合打浆,经2

3次胶磨,所得浆液中加入骨粉,在150

180℃下处理10

13min,待温度降低至室温,接种酿酒酵母,在20

30℃下发酵2

3h,加热到45

48℃,保温20

30min;待温度自然降温至室温,接种乳酸菌,在35

38℃下发酵10

12h;将上述发酵产物稀释8

12倍,浸泡3

5h,过滤,滤液在35

40℃下喷雾干燥即得富硒发酵物;(3)制备浓缩刺梨汁将新鲜采摘完好的刺梨和刺梨嫩叶清洗沥干水分,放置到零下20

30℃的冷冻室中储藏19

25h,取出后打浆,浆液用米醋稀释1

1.3倍,浸泡30

50min,经抽滤得到滤渣和滤液a;将滤渣与其质量13

18倍的纯净水混合浸泡9

13min,煮沸1

3min,密封保持沸点温度15

22h;将溶液过滤,滤液喷雾干燥得到刺梨提取物;将刺梨提取物和滤液a混合即得所述浓缩刺梨汁;所述刺梨和刺梨嫩叶的质量比为1:0.1

0.18;所述刺梨嫩叶为采摘的刺梨嫩枝一芽二叶;所述米醋的醋酸含量为1

2%;(4)制备SOD酵母抽提物以质量份计,将30

41份冬瓜、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亚冯坤太李光林张芬王余兵万春连沈德润蒋涛刘胜杨海艳蔡朝勇肖祥辉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泛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