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黄磷电炉余热的磷矿粉球团干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1222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5:0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黄磷电炉余热的磷矿粉球团干燥装置,包括电炉、余热排放管和干燥箱,干燥箱的内部由中间隔板分隔第一干燥腔和第二干燥腔,第一干燥腔的内部水平间隔布置有多层第一输送网带,第二干燥腔内水平间隔布置有多层第二输送网带;在每层的第一输送网带和第二输送网带内均设置有翻料机构,在靠近最底层第二输送网带出料端一侧的第二干燥腔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进气孔外安装有进气罩,进气罩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余热排放管与进气罩连接,干燥箱的顶部布置有多个排气罩,排气罩的顶部安装有一根回收管,回收管连接有第二干燥器和余热回收器。本装置具有结构合理、干燥效率高、使用效果好、且经济环保的优点。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黄磷电炉余热的磷矿粉球团干燥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磷肥生产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黄磷电炉余热的磷矿粉球团干燥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黄磷是一种重要的基础工业原料,主要用于制备磷酸、磷化物、磷酸盐等,广泛应用于肥料、饲料工业、食品加工业、建筑工业、医药、电子工业等诸多领域。目前工业上生产黄磷的主要方法为电炉法,即将磷矿石、硅石、焦炭按一定比例和粒度置于电炉中,在1400℃高温下发生还原反应,磷蒸汽与炉尘一起被冷却、洗涤后得到黄磷产品,液态高温炉渣直接从电炉中排出。在电炉冶炼黄磷的技术中,会产生大量的余热,这部分余热如果直接排放,势必会造成大量的浪费。在磷矿资源日趋枯竭、贫化,矿价格不断上涨的今天和将来,随着高品位磷矿的日益枯竭,在磷矿粉的分选或者是黄磷用高品位磷矿尤其是风化型磷矿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矿,粉化率通常在20%左右,有的高达50%以上,为了避免资源的浪费,这部分磷矿粉必须制备成球团后才能用于生产黄磷。磷矿粉制作球团的工艺包括混料、压球、烘干等工序,磷矿粉压球后,一般需要经过干燥处理后,再进行高温烘干,如是将黄磷生产过程的余热用于对磷矿粉球团进行干燥处理,势必会是一项既节能又经济的重要举措。因此,研制开发一种结构合理、干燥效率高、使用效果好、且经济环保的基于黄磷电炉余热的磷矿粉球团干燥装置是客观需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干燥效率高、使用效果好、且经济环保的基于黄磷电炉余热的磷矿粉球团干燥装置。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包括电炉、余热排放管和干燥箱,余热排放管安装在电炉上,干燥箱的内部水平安装有中间隔板,中间隔板的一端与干燥箱之间留有连通通道,中间隔板将干燥箱的内腔分隔成为上部的第一干燥腔和下部的第二干燥腔,
[0005]第一干燥腔的内部水平间隔布置有多层第一输送网带,第一输送网带的层数为偶数,上下相邻的两层第一输送网带的输送方向相反,且下层第一输送网带的进料端延伸出上层第一输送网带的出料端一段距离,在位于最顶层的第一输送网带的进料端上方设置布料机构,布料机构上侧的干燥箱顶部设置有加料口,在最底层的第一输送网带与中间隔板之间水平布置有一根排湿管,排湿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伸出到干燥箱外,在位于第一干燥腔内的排湿管顶部等间距的布置有多个喷头,在位于干燥箱外的排湿管上安装有第一鼓风机;第二干燥腔内水平间隔布置有多层第二输送网带,第二输送网带的层数为偶数,上下相邻的两层第二输送网带的输送方向相反,且下层第二输送网带的进料端延伸出上层第二输送网带的出料端一段距离,在位于最底层的第二输送网带出料端下方的干燥箱底部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的下方设置有皮带输送机;
[0006]在每层的第一输送网带和第二输送网带内均设置有翻料机构,在每层第一输送网
带和第二输送网带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料板,在靠近最底层第二输送网带出料端一侧的第二干燥腔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进气孔在第二干燥腔的侧壁上呈矩阵布置,在位于进气孔处的第二干燥腔的外壁上安装有进气罩,进气罩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余热排放管与进气罩的小端连接,余热排放管上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鼓风机、第一干燥器、湿度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干燥箱的顶部布置有多个排气罩,排气罩的顶部安装有一根回收管,回收管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干燥器,第二干燥器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连通管连接有余热回收器,余热回收器内安装有螺旋状的余热回收管,第一连通管上设置有与余热排放管连通的循环管,循环管上安装有第一连通阀。
[0007]进一步的,布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半齿轮、齿板和布料板,第一电机通过支架安装在第一干燥腔的内壁上,半齿轮安装在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上,齿板竖直设置在第一干燥腔内,且齿板的齿牙与半齿轮的齿牙相互啮合,布料板的中部通过转轴转动安装在第一干燥腔内,布料板的上端底部与齿板的顶部固定连接,布料板的下端底部安装有弹簧,弹簧与最上层第一输送网带两侧的挡料板固定连接,布料板的上表面沿着布料板的布料方向等间距的布置有多条布料凹槽,布料板的两侧设置有边板。
[0008]进一步的,翻料机构包括第二电机、主动轴和从动轴,主动轴和从动轴对称设置在第一输送网带或第二输送网带的内部,主动轴和从动轴的轴向方向与第一输送网带或第二输送网带的输送方向垂直,主动轴上和从动轴上均等间距的安装有多个凸轮,主动轴和从动轴的两端转动安装在干燥箱的箱体上,且主动轴和从动轴的其中一端伸出到干燥箱外,在位于干燥箱外的主动轴上安装有主动轮,在位于干燥箱外的从动轴上安装有从动轮,主动轮与从动轮之间安装有传动带,第二电机安装在干燥箱外,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主动轴一端传动连接。
[0009]进一步的,在最底层第二输送网带的出料端下方竖直设置有出料板,出料板的下端固定在第二干燥腔内的底部。
[0010]进一步的,在相邻两层第一输送网带的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设置有第一导料板,第一导料板倾斜设置,第一导料板的较高一端固定在第一干燥腔的内壁上,较低一端延伸至下层第一输送网带的进料端上方,且第一导料板较低的一端与下层第一输送网带之间的距离小于球团的直径。
[0011]进一步的,在相邻两层第二输送网带的进料端与出料端之间设置有第二导料板,第二导料板倾斜设置,第二导料板的较高一端固定在第二干燥腔的内壁上,较低一端延伸至下层第二输送网带的进料端上方,且第二导料板较低的一端与下层第二输送网带之间的距离小于球团的直径。
[0012]本装置产生的优异效果是:一是采用上下分层的传送带的结构设计,减少了装置的占地面积,有效了的利用了厂房的空间;二是在干燥的过程中,电炉排放的余热烟气从进气罩内进入到第二干燥腔内并向上流动,向上流动的余热烟气能够与球团充分接触,换热效率较高,可快速蒸发球团中的水分,使球团中的水分含量快速达到要求,既可使球团受热比较均匀,又加速了干燥的过程,干燥的效率较高;三是余热烟气与球团发生换热后,虽然其热量会大量损失,但其中还是会有一定的热量,将其除湿干燥后再次返回到干燥处理的过程中,只需较少的热量即可加热到要求的干燥温度,减少了热量的损失,提高了热能的利用率,具有经济环保的优点,能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易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图1中A部分的放大图;
[0015]图3为翻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中:1

余热排放管,2

干燥箱,3

中间隔板,4

连通通道,5

第一输送网带,6

加料口,7

排湿管,8

喷头,9

第一鼓风机,10

第二输送网带,11

出料口,12

皮带输送机,13

挡料板,14

进气罩,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黄磷电炉余热的磷矿粉球团干燥装置,包括电炉、余热排放管(1)和干燥箱(2),所述余热排放管(1)安装在电炉上,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箱(2)的内部水平安装有中间隔板(3),所述中间隔板(3)的一端与干燥箱(2)之间留有连通通道(4),所述中间隔板(3)将干燥箱(2)的内腔分隔成为上部的第一干燥腔和下部的第二干燥腔,所述第一干燥腔的内部水平间隔布置有多层第一输送网带(5),第一输送网带(5)的层数为偶数,上下相邻的两层第一输送网带(5)的输送方向相反,且下层第一输送网带(5)的进料端延伸出上层第一输送网带(5)的出料端一段距离,在位于最顶层的第一输送网带(5)的进料端上方设置布料机构,布料机构上侧的干燥箱(2)顶部设置有加料口(6),在最底层的第一输送网带(5)与中间隔板(3)之间水平布置有一根排湿管(7),所述排湿管(7)的一端封闭,另一端伸出到干燥箱(2)外,在位于第一干燥腔内的排湿管(7)顶部等间距的布置有多个喷头(8),在位于干燥箱(2)外的排湿管(7)上安装有第一鼓风机(9);所述第二干燥腔内水平间隔布置有多层第二输送网带(10),第二输送网带(10)的层数为偶数,上下相邻的两层第二输送网带(10)的输送方向相反,且下层第二输送网带(10)的进料端延伸出上层第二输送网带(10)的出料端一段距离,在位于最底层的第二输送网带(10)出料端下方的干燥箱(2)底部设置有出料口(11),所述出料口(11)的下方设置有皮带输送机(12);在每层的第一输送网带(5)和第二输送网带(10)内均设置有翻料机构,在每层第一输送网带(5)和第二输送网带(10)的两侧均设置有挡料板(13),在靠近最底层第二输送网带(10)出料端一侧的第二干燥腔上设置有多个进气孔,所述进气孔在第二干燥腔的侧壁上呈矩阵布置,在位于进气孔处的第二干燥腔的外壁上安装有进气罩(14),进气罩(14)内设置有电加热元件(15),所述余热排放管(1)与进气罩(14)的小端连接,所述余热排放管(1)上沿着气流方向依次设置有第二鼓风机(16)、第一干燥器(17)、湿度传感器(18)和温度传感器(19),所述干燥箱(2)的顶部布置有多个排气罩(20),所述排气罩(20)的顶部安装有一根回收管(21),所述回收管(21)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有第二干燥器(22),所述第二干燥器(22)的出气口通过第一连通管(23)连接有余热回收器(24),所述余热回收器(24)内安装有螺旋状的余热回收管(25),所述第一连通管(23)上设置有与余热排放管(1)连通的循环管(42),所述循环管(42)上安装有第一连通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黄磷电炉余热的磷矿粉球团干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布料机构包括第一电机(26)、半齿轮(27)、齿板(28)和布料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可昇徐涛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省宣威东升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