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气囊气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1164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5: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气囊气阀,包括阀体、线圈、轭铁、动铁芯和静铁芯;阀体设有容腔、进气口、充气口以及若干卡接部,容腔内分别设有连通进气口和充气口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线圈缠绕在容腔的外围且线圈连接接线端子;静铁芯塞紧容腔的腔口,静铁芯在轴心方向设有贯穿的通孔,静铁芯上还设有贯通通孔的若干侧孔;动铁芯滑动设置在容腔内并可封堵第一通道;通孔内设有顶靠动铁芯的弹簧;轭铁的两端分别与阀体和静铁芯卡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接线端子与控制电路板电气连接,无需接线,并通过卡接部与控制电路板连接,安装和更换方便快捷;无需外接三通就可同时对两个气囊进行充气,使用便利。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成度高,体积小,便于布置。便于布置。便于布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气囊气阀


[0001]本技术涉及阀门
,尤其涉及一种双气囊气阀。

技术介绍

[0002]电动按摩椅中有许多的用于按摩的气囊,这些气囊通过电动气阀控制,因为这些气阀频繁的启停工作,其使用寿命较短导致需要经常进行更换。因为电动控制的限制,通常需要拆线、接线和焊接,更换麻烦,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替换的双气囊气阀。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气囊气阀,包括阀体、线圈、轭铁、动铁芯和静铁芯;所述阀体设有容腔、连接进气管的进气口、连接第一气囊的充气口以及用于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若干卡接部,所述容腔内分别设有连通进气口和充气口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容腔的外围且线圈的两线头分别连接一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在阀体上并与卡接部朝向相同;所述静铁芯塞紧所述容腔的腔口,静铁芯在轴心方向设有贯穿的通孔,静铁芯的侧壁上设有贯通通孔的若干侧孔,所述通孔连通第二气囊;所述动铁芯滑动设置在所述容腔内并可封堵所述第一通道;所述通孔内设有一弹簧且该弹簧顶靠所述动铁芯;所述轭铁的一端与所述阀体卡接,另一端与所述静铁芯卡接,轭铁罩住所述线圈且轭铁的两端分别与线圈的两端口平行。
[0005]优选地,一至多个卡接部的末端设有倒扣。
[0006]优选地,所述接线端子为鱼眼端子。
[0007]优选地,所述动铁芯的侧壁上设有第一平面,所述静铁芯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平面,所述侧孔位于第二平面上;所述容腔内设有与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配合的若干凸条,并且两两相邻的凸条之间留有间隙;所述第一平面和第二平面与容腔的内壁围成便于气体流通的气道。
[0008]优选地,所述气道正对所述第二通道。
[0009]优选地,所述动铁芯上设有用于封堵所述第一通道的密封塞。
[0010]优选地,所述静铁芯的外周上设有密封圈。
[0011]优选地,所述静铁芯上设有限位环,所述容腔的腔口处设有与限位环配合的限位凹槽。
[0012]优选地,所述阀体上设有与轭铁配合的插槽。
[0013]优选地,所述充气口或通孔连接有三通,该三通的另外两个出口分别连接一用于排气的电磁阀以及第一气囊或第二气囊。
[0014]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接线端子与控制电路板电气连接,无需接线,并通过卡接部与控制电路板连接,安装和更换方便快捷;本技术无需外接三通就可以同时对两个气囊
进行充气,使用便利。另外,本技术集成度高,体积小,便于布置。
[0016]2、接线端子为鱼眼端子,其连接可靠性强,可以免除焊接,连接更快捷。
[0017]3、限位环和限位凹槽的设置可以保证静铁芯的安装不会出现不到位或越位的情况,保证动铁芯的动作可以有效地封堵第一通道或通孔。
[0018]4、通过阀体上的插槽配合轭铁,可以使得轭铁安装到位且不会触碰线圈和接线端子,使用更安全。
附图说明
[0019]图1为实施例一的示意图。
[0020]图2为实施例一的分解图。
[0021]图3为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0022]图4为实施例一另一角度的剖视图。
[0023]图5为实施例一安装在电路板上时的示意图。
[0024]图6为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0025]主要部件符号说明:
[0026]10:阀体,11:容腔,12:进气口,13:充气口,14:卡接部,141:倒扣,15:第一通道,16:第二通道,17:限位凹槽,18:插槽,19:凸条,20:线圈,21:接线端子,30:轭铁,40:动铁芯,41:第一平面,42:密封塞,50:静铁芯,51:通孔,52:密封圈,53:限位环,54:弹簧,55:侧孔,56:第二平面,60:三通,70:电磁阀,80:控制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实施例一:
[0029]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双气囊气阀,包括阀体10、线圈20、轭铁30、动铁芯40和静铁芯50。
[0030]阀体10上设有容腔11、连接进气管的进气口12、连接第一气囊的充气口13以及用于与控制电路板80连接的两个卡接部14,其中一个卡接部14上设有倒扣141,可以使得阀体10稳固地卡接在控制电路板80上。在容腔11内分别设有连通进气口12和充气口13的第一通道15和第二通道16。线圈20缠绕在容腔11的外围并且线圈20的两线头分别连接一接线端子21,接线端子21固定在阀体10上并与卡接部14朝向相同;本案中,接线端子21选用鱼眼端子,鱼眼端子可以和控制电路板80上的导电孔充分接触,连接更为可靠,可以免除焊接,连接方便快捷。
[0031]静铁芯50塞紧容腔11的腔口,为了避免静铁芯50和容腔11壁之间的缝隙漏气,在静铁芯50上套设有密封圈52。另外,在静铁芯50上还设有限位环53,在容腔11的腔口处设有与限位环53配合的限位凹槽17,通过限位环53的限制,可以保证静铁芯50塞紧到位。在静铁芯50在轴心方向设有贯穿的通孔51,在该通孔51内放置有一弹簧54。通孔51连通第二气囊可对其进行充气。
[0032]动铁芯40则在容腔11内滑动,动铁芯40的侧壁上设有一第一平面41,静铁芯50的
侧壁上同样设有一第二平面56,在容腔11内设有与第一平面41和第二平面56配合的几个凸条19,两两相邻的凸条19之间留有间隙,以便于通气,第一平面41、第二平面56与容腔11内壁形成便于气体流通的气道,并且该气道正对第二通道16。在第二平面56上还设有一贯通通孔51的侧孔55,充气口13通过侧孔55始终连通通孔51。在动铁芯40的上端设有密封塞42。弹簧54的一端顶靠动铁芯40,线圈20未通电时,动铁芯40在弹簧54的弹力作用下上移至极限位置,使得密封塞42能够堵住第一通道15;线圈20通电时,在电磁力的作用下,动铁芯40克服弹簧54的弹力下移至极限位置,使得密封塞42释放第一通道15。
[0033]轭铁30的一端与阀体10卡接,另一端与静铁芯50卡接,轭铁30罩住线圈20且轭铁30的两端分别与线圈20的两端口平行。在阀体10上设有与轭铁30卡接配合的插槽18,该插槽18的设置可以避免轭铁30安装时与线圈20或接线端子21接触,保证线圈20能够起到电磁铁的作用。
[0034]本实施例线圈20通电时,产生的磁场使得动铁芯40克服弹簧54的弹力动作,打开了第一通道15,进气口12导通充气口13和通孔51,可对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执行充气作业。当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充气结束后,线圈20断电,弹簧54的弹力将动铁芯40顶起并封堵第一通道15,保证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压力恒定。在需要排气时,切断进气管供气,同时线圈20通电,打开第一通道15进行排气。...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气囊气阀,其特征在于:包括阀体、线圈、轭铁、动铁芯和静铁芯;所述阀体设有容腔、连接进气管的进气口、连接第一气囊的充气口以及用于与控制电路板连接的若干卡接部,所述容腔内分别设有连通进气口和充气口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线圈缠绕在所述容腔的外围且线圈的两线头分别连接一接线端子,所述接线端子固定在阀体上并与卡接部朝向相同;所述静铁芯塞紧所述容腔的腔口,静铁芯在轴心方向设有贯穿的通孔,静铁芯的侧壁上设有贯通通孔的若干侧孔,所述通孔连通第二气囊;所述动铁芯滑动设置在所述容腔内并可封堵所述第一通道;所述通孔内设有一弹簧且该弹簧顶靠所述动铁芯;所述轭铁的一端与所述阀体卡接,另一端与所述静铁芯卡接,轭铁罩住所述线圈且轭铁的两端分别与线圈的两端口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囊气阀,其特征在于:一至多个卡接部的末端设有倒扣。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囊气阀,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线端子为鱼眼端子。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气囊气阀,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里桥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迈斯磁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