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驾驶教育研发车辆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763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5: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驾驶教育研发车辆平台,包括底盘和上装设备;底盘的顶部,安装有上装设备;底盘,包括底盘车架总成、前桥总成、后桥总成和电池总成;前桥总成和后桥总成,分别安装在底盘车架总成的前部和后部;电池总成,安装在底盘车架总成的中部下方;上装设备,包括计算模块、定位模块、感知模块、通信模块和交互模块;计算模块包括主控制器和车身控制器;主控制器分别与定位模块、感知模块、通信模块和交互模块相连接;车身控制器,分别与前桥总成中的EPS控制器和后桥总成中的电机驱动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的无人驾驶教育研发车辆平台,设计科学,通过预先集成无人驾驶相关的部分功能,可缩短前期研发周期,降低开发成本。本。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驾驶教育研发车辆平台


[0001]本技术涉及无人驾驶
,特别是涉及一种无人驾驶教育研发车辆平台。

技术介绍

[0002]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迅速,并已经开始应用于某些特定行业、领域。目前,对于无人驾驶技术的相关产品,在开发前期,需要对不同的无人驾驶技术方案进行筛选,并需要进行多轮的迭代优化,导致前期开发时间和经济成本居高不下,无人驾驶技术的产品开发、商业化落地进展,相对于技术的快速发展进展缓慢。
[0003]现有的无人驾驶技术的产品开发落地,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根据现有车型或设备进行无人驾驶的改造,加装相关的传感器、控制器;另一种是研发一款新的车型(或机器人)等设备,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同步进行无人驾驶相关功能的研发。
[0004]上述第一种研发模式,需要对现有车型或设备进行改造,例如对底盘进行线性控制改造,车内加装控制器,车辆上方等加装激光雷达等控制器,但是,由于车辆外形等已经确定,传感器并不一定能够加装在需要的位置上,从而使得传感器的布置与无人驾驶总体方案不完全匹配,导致方案达不到最优的效果,或者导致方案需要多轮次反复迭代,造成研发周期和成本的增加。
[0005]上述第二种研发模式,需要在新的车型(或机器人)等设备产品的开发过程中,并行进行无人驾驶相关开发,若未提前对相关无人驾驶方案进行匹配验证,则产品的开发存在很大的风险,甚至可能导致整个产品方案推翻重来,极大地影响了产品的开发周期,造成不必要的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无人驾驶教育研发车辆平台。
[0007]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驾驶教育研发车辆平台,其包括底盘和上装设备;
[0008]底盘的顶部,安装有上装设备;
[0009]其中,底盘,包括底盘车架总成、前桥总成、后桥总成和电池总成;
[0010]前桥总成和后桥总成,分别安装在底盘车架总成的前部和后部;
[0011]电池总成,安装在底盘车架总成的中部下方;
[0012]其中,上装设备,包括计算模块、定位模块、感知模块、通信模块和交互模块;
[0013]其中,计算模块包括主控制器和车身控制器;
[0014]主控制器,分别与定位模块、感知模块、通信模块和交互模块相连接;
[0015]车身控制器,分别与前桥总成中的EPS控制器和后桥总成中的电机驱动器相连接。
[0016]优选地,底盘车架总成,包括车架框架、电池舱封板、设备舱左右封板、设备舱前后
封板、设备舱上封板、设备舱检修盖、检修盖合页和检修盖把手;
[0017]其中,车架框架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设备舱左右封板;
[0018]车架框架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设备舱前后封板;车架框架的上部,安装有设备舱上封板;
[0019]设备舱上封板的前后两端,分别开有一个设备舱检修盖安装孔,并且每个设备舱检修盖安装孔的一侧通过检修盖合页铰接有设备舱检修盖。
[0020]优选地,每个设备舱检修盖上,安装有一个检修盖把手。
[0021]优选地,前桥总成,包括前桥托架、EPS总成、EPS控制器、两个前桥减震器和两个前轮总成;
[0022]其中,EPS总成的本体,安装于前桥托架上;
[0023]EPS控制器,安装于所述底盘车架总成中的车架框架前部的底板上;
[0024]EPS控制器的数据线,通过车架框架前部的底板上预留的开孔与EPS总成相连接;
[0025]每个前桥减震器一端与前桥托架顶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盘车架总成中的车架框架;
[0026]两个前轮总成,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前桥托架的左右两端。
[0027]优选地,后桥总成,包括后桥托架、后桥电机总成、电机驱动器、两个轮速计、两个后桥减震器和两个后轮总成;
[0028]其中,后桥电机总成,安装于后桥托架顶部;
[0029]后桥电机总成的左右两端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轮速计;
[0030]后桥电机总成的左右两端输出轴的轴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后轮总成;
[0031]电机驱动器安装于所述底盘车架总成中的车架框架的底板上;
[0032]电机驱动器的数据线,通过车架框架的底板上预留的开孔,与后桥电机总成连接;
[0033]每个后桥减震器的一端与后桥托架顶部相连接,另一端与车架框架相连接。
[0034]优选地,电池总成包括电池、充电机、直流电压转换器和保险盒;
[0035]其中,电池,安装在车架框架的中部下方;
[0036]电池的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电池舱封板,以形成电池舱;
[0037]充电机、直流电压转换器和保险盒,安装于车架框架内部的仪器舱底板上;
[0038]其中,充电机上的充电导线,通过所述仪器舱底板上预留的开孔,与电池相连接。
[0039]优选地,计算模块中的主控制器和车身控制器,均安装于车架框架内部的仪器舱底板上;
[0040]通信模块,安装于车架框架内部的仪器舱底板上。
[0041]优选地,定位模块,包括组合导航模块、两个GNSS天线和两个天线支架;
[0042]定位模块中组合导航模块,车架框架内部的仪器舱底板上;
[0043]组合导航模块,分别与主控制器、GNSS天线和后桥总成中的轮速计相连接;
[0044]底盘车架总成中的设备舱上封板顶部的前后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天线支架;
[0045]每个天线支架上,安装有一个GNSS天线。
[0046]优选地,感知模块,包括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支架、激光雷达支架底座、超声波雷达、超声波雷达支架、摄像头和摄像头支架;
[0047]其中,底盘车架总成中的设备舱上封板顶部,安装有中空的激光雷达支架底座;
[0048]该激光雷达支架底座中,插接有一个激光雷达支架;
[0049]激光雷达支架的顶部,安装有激光雷达;
[0050]其中,底盘车架总成中的两个设备舱前后封板上,分别安装有多个超声波雷达支架;
[0051]每个超声波雷达支架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超声波雷达;
[0052]其中,底盘车架总成中的设备舱上封板顶部前端,垂直安装有一个摄像头支架;
[0053]摄像头支架顶部左右两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摄像头。
[0054]优选地,交互模块,包括控制面板、显示屏、开关按钮、急停开关、调试接口、电脑托架、触碰开关和蜂鸣器;
[0055]其中,底盘车架总成中的设备舱上封板顶部后端,安装有控制面板;
[0056]控制面板上安装有显示屏、开关按钮、急停开关和调试接口;
[0057]其中,电脑托架安装于设备舱上封板的中部;
[0058]底盘车架总成中的车架框架的前后两端外部,分别安装有一个触碰开关;
[0059]蜂鸣器安装于车架框架内部的仪器舱底板上方。
[00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驾驶教育研发车辆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1)和上装设备(2);底盘(1)的顶部,安装有上装设备(2);其中,底盘(1),包括底盘车架总成(1

1)、前桥总成(1

2)、后桥总成(1

3)和电池总成(1

4);前桥总成(1

2)和后桥总成(1

3),分别安装在底盘车架总成(1

1)的前部和后部;电池总成(1

4),安装在底盘车架总成(1

1)的中部下方;其中,上装设备(2),包括计算模块(2

1)、定位模块(2

2)、感知模块(2

3)、通信模块(2

4)和交互模块(2

5);其中,计算模块(2

1)包括主控制器(2
‑1‑
1)和车身控制器(2
‑1‑
2);主控制器(2
‑1‑
1),分别与定位模块(2

2)、感知模块(2

3)、通信模块(2

4)和交互模块(2

5)相连接;车身控制器(2
‑1‑
2),分别与前桥总成(1

2)中的EPS控制器(1
‑2‑
3)和后桥总成(1

3)中的电机驱动器(1
‑3‑
3)相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驾驶教育研发车辆平台,其特征在于,底盘车架总成(1

1),包括车架框架(1
‑1‑
1)、电池舱封板(1
‑1‑
2)、设备舱左右封板(1
‑1‑
3)、设备舱前后封板(1
‑1‑
4)、设备舱上封板(1
‑1‑
5)、设备舱检修盖(1
‑1‑
6)、检修盖合页(1
‑1‑
7)和检修盖把手(1
‑1‑
8);其中,车架框架(1
‑1‑
1)的中部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设备舱左右封板(1
‑1‑
3);车架框架(1
‑1‑
1)的前后两侧,分别安装有一个设备舱前后封板(1
‑1‑
4);车架框架(1
‑1‑
1)的上部,安装有设备舱上封板(1
‑1‑
5);设备舱上封板(1
‑1‑
5)的前后两端,分别开有一个设备舱检修盖安装孔,并且每个设备舱检修盖安装孔的一侧通过检修盖合页(1
‑1‑
7)铰接有设备舱检修盖(1
‑1‑
6)。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教育研发车辆平台,其特征在于,每个设备舱检修盖(1
‑1‑
6)上,安装有一个检修盖把手(1
‑1‑
8)。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教育研发车辆平台,其特征在于,前桥总成(1

2),包括前桥托架(1
‑2‑
1)、EPS总成(1
‑2‑
2)、EPS控制器(1
‑2‑
3)、两个前桥减震器(1
‑2‑
4)和两个前轮总成(1
‑2‑
5);其中,EPS总成(1
‑2‑
2)的本体,安装于前桥托架(1
‑2‑
1)上;EPS控制器(1
‑2‑
3),安装于所述底盘车架总成(1

1)中的车架框架(1
‑1‑
1)前部的底板上;EPS控制器(1
‑2‑
3)的数据线,通过车架框架(1
‑1‑
1)前部的底板上预留的开孔与EPS总成(1
‑2‑
2)相连接;每个前桥减震器(1
‑2‑
4)一端与前桥托架(1
‑2‑
1)顶部相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底盘车架总成(1

1)中的车架框架(1
‑1‑
1);两个前轮总成(1
‑2‑
5),分别可转动地安装在前桥托架(1
‑2‑
1)的左右两端。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人驾驶教育研发车辆平台,其特征在于,后桥总成(1

3),包括后桥托架(1
‑3‑
1)、后桥电机总成(1
‑3‑
2)、电机驱动器(1
‑3‑
3)、两个轮速计(1
‑3‑
4)、两个后桥减震器(1
‑3‑
5)和两个后轮总成(1
‑3‑
6);其中,后桥电机总成(1
‑3‑
2),安装于后桥托架(1
‑3‑
1)顶部;
后桥电机总成(1
‑3‑
2)的左右两端输出轴上,分别安装有一个轮速计(1
‑3‑
4);后桥电机总成(1
‑3‑
2)的左右两端输出轴的轴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后轮总成(1
‑3‑
6);电机驱动器(1
‑3‑
3)安装于所述底盘车架总成(1

1)中的车架框架(1
‑1‑
1)的底板上;电机驱动器(1
‑3‑
3)的数据线,通过车架框架(1
‑1‑
1)的底板上预留的开孔,与后桥电机总成(1
‑3‑
2)连接;每个后桥减震器(1
‑3‑
5)的一端与后桥托架(1
‑3‑
1)顶部相连接,另一端与车架框架(1
‑1‑
1)相连接。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伟杰梁海军刘渊霍舒豪张德兆王肖李晓飞张放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兰德适普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