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菌棒接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食用菌深加工
,具体地指一种菌棒接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在菌棒在接种时,主要是人工靠经验对每个菌棒进行接种过程,此过程会导致每个菌棒接种的菌液量不够一致,而且人工劳动强度也较大,导致接种效率低下,最终导致菌棒出菇产量也会有所差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菌棒接种装置,能够自动对菌棒进行定量接种过程,提高接种效率,保证菌棒出菇产量。
[0004]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菌棒接种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菌棒的输送带装置,所述输送带装置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接种管,所述接种管通过分配管与送液管输出端连接,所述送液管输入端与称重罐出液口连接,所述称重罐底部设有重量传感器,所述称重罐顶部进液口通过可伸缩软管与菌液罐出口连接,称重罐顶部进气口通过送气管与空气压缩机连接。
[0005]优选地,所述输送带装置的输送带表面开设有多个弧形凹槽。
[0006]优选地,位于上侧的输送带下表面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菌棒接种装置,包括用于输送菌棒(1)的输送带装置(2),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装置(2)上方设有可上下移动的接种管(3),所述接种管(3)通过分配管(4)与送液管(5)输出端连接,所述送液管(5)输入端与称重罐(6)出液口连接,所述称重罐(6)底部设有重量传感器(7),所述称重罐(6)顶部进液口通过可伸缩软管(8)与菌液罐(9)出口连接,称重罐(6)顶部进气口通过送气管(10)与空气压缩机(11)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棒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装置(2)的输送带(2.1)表面开设有多个弧形凹槽(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菌棒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侧的输送带(2.1)下表面与承压板(2.3)接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菌棒接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液罐(9)出口设有第一电磁阀(12),送气管(10)上设有第二电磁阀(13),送液管(5)上设有第三电磁阀(14),所述重量传感器(7)输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中礼,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泰生原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