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充电车位自动灭火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0005266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地下充电车位自动灭火装置,包括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火灾探测器组、若干的防火卷帘以及若干的灭火装置,若干的防火卷帘设置在车位四周的立柱之间,可形成若干封闭空间,进而划分成若干的消防区域,每个消防区域的上方均设置有火灾探测器组和若干的灭火装置,控制器接收并分析每个消防区域的火灾探测器组反馈的火灾信号,控制相应消防区域的防火卷帘和灭火装置进行动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通过防火卷帘将整个地下车位划分成若干的消防区域,实现灭火的自动化、区域化,并为灭火装置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条件。条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地下充电车位自动灭火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灭火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地下充电车位自动灭火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根据资料统计证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和灭火成功率,是扑灭初期火灾非常有效的一种灭火设备。但在充电车位上,一旦充电桩、充电线或者汽车电瓶着火,不仅带有固体火灾,还伴随着电气火灾,当施工的防水措施施工不到位或当防水措施受到损坏时,在这种情况下采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极易产生触电危险,存在着安全隐患。现如今,国家和地方都有充电车位的要求,如2018年发布的《福建省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技术规程》中,就明确规定新建各类民用建筑电动充电停车位配建指标不应小于一定比例的要求,所以在充电车位用不同的灭火方式替代常规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阻止地下充电车位火势蔓延、及时灭火、避免水电接触带来触电风险的地下充电车位自动灭火装置。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提出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地下充电车位自动灭火装置,包括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火灾探测器组、若干的防火卷帘以及若干的灭火装置,若干的所述防火卷帘设置在车位四周的立柱之间,可形成若干封闭空间,进而划分成若干的消防区域,每个所述消防区域的上方均设置有所述的火灾探测器组和若干的所述灭火装置,所述控制器接收并分析每个所述消防区域的火灾探测器组反馈的火灾信号,控制相应消防区域的所述防火卷帘和灭火装置进行动作。
[0005]进一步地,所述灭火装置为超细干粉灭火装置。
[0006]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车位的上方的中央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灭火装置。
[0007]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消防区域内都包括至少一个车位,以及至少一个充电桩,所述火灾探测器组包括若干的感烟探测器和感温探测器。
[0008]进一步地,每个所述车位上方都设置有一个所述感烟探测器和一个所述感温探测器。
[0009]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消防区域内都包括至少两个车位,至少一个充电桩,至少一个感烟探测器以及至少一个感温探测器,每个车位于靠近所述充电桩一侧上方设置一所述感烟探测器或一所述感温探测器,于远离所述充电桩一侧上方至多设置一个所述感温探测器。
[0010]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卷帘为双轨无机纤维复合特级防火卷帘。
[0011]进一步地,所述防火卷帘通过电源线电连接消防电源。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源线和信号线外穿设有金属管或者阻燃管。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整个地下充电车位可通过防火卷帘形成若干的密
闭空间,进而将整个地下车位划分成若干的消防区域,车位内的各元器件的动作情况,可反馈给控制器,由控制器分析,并控制相应元器件的动作,实现灭火的自动化,区域化。防火卷帘可阻止火势的蔓延,并为灭火装置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
[0014]2、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具有电绝缘性,能够避免触电危险,对火焰燃烧具有强抑制作用,对表面燃烧具有强窒息作用,对热辐射有极强的的遮隔和冷却作用,对地下充电车位内的车辆、充电控制柜等无腐蚀,且灭火后残留物易清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7]其中,1.火灾探测器组,101.感烟探测器,102.感温探测器,2.防火卷帘,3.灭火装置,4.车位,5.立柱,6.充电桩。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
[0019]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均为地下充电车位的其中一个消防区域的结构示意图。
[0020]实施例一
[0021]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地下充电车位自动灭火装置,包括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控制器电连接的火灾探测器组1、若干的防火卷帘2以及若干的灭火装置3,若干的防火卷帘2设置在车位4四周的立柱5之间,可形成若干封闭空间,进而划分成若干的消防区域,每个消防区域的上方均设置有火灾探测器组1和若干的灭火装置3,控制器接收并分析每个消防区域的火灾探测器组1反馈的火灾信号,控制相应消防区域的防火卷帘2和灭火装置3进行动作。防火卷帘2划分出若干的消防区域,能够阻止火灾的蔓延,将火灾限制在较小的范围内,避免波及其它未发生火灾的区域,有针对性地对起火点进行灭火,同时,也为灭火装置3实现全淹没灭火方式提供客观条件。
[0022]本实施例中,每个消防区域内都包括至少一个车位4,以及至少一个充电桩6,火灾探测器组1包括若干的感烟探测器101和感温探测器102。每个车位4上方都设置有一个感烟探测器101和一个感温探测器102。每个车位4的上方的中央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灭火装置3,每个灭火装置3内的灭火剂的用量设计准确,能确保所属消防区域内的火灾能够被迅速扑灭。
[0023]防火卷帘2通过电源线电连接消防电源。电源线和信号线外穿设有金属管或者阻燃管,能对电源线和信号线进行防火保护。
[0024]本实施例中的灭火装置3为超细干粉灭火装置,不同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超细干粉灭火装置内的灭火剂为绝缘材料,可避免人员触电事故。防火卷帘2为双轨无机纤维复合特级防火卷帘,其耐火时间长,防热辐射能力强,自重轻,能减少建筑的载荷,安全可靠。
[0025]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当控制器接收到着火车位上方的感烟探测器101传输的火灾信号时,控制相应的防火卷帘2下降至距离地面1.5m~2m处,方便车位4内的人员及时逃生,再根据感温探测器102传输的火灾信号,控制防火卷帘2下降至地面,形成封闭空间,将着火处封闭起来,阻止火势的蔓延,控制器随后控制灭火装置3进行动作,喷放其内储
存的灭火剂,进行灭火。可以理解的是,常见的防火卷帘2的启动方式有多种,除了上述的控制方式,本技术也可采用其它控制方式,例如,根据感烟探测器101传输的火灾信号,由控制器控制防火卷帘2下降至距离地面1.5m~2m处,延时一段时间再继续下降至地面,不再根据感温探测器102传输的火灾信号进行动作。
[0026]实施例二
[0027]如图2所示,实施例二与实施例相似,两者的区别在于,实施例二中,每个消防区域内都包括至少两个车位4,至少一个充电桩6,至少一个感烟探测器101以及至少一个感温探测器102,每个车位4于靠近充电桩6一侧上方设置一感烟探测器101或一感温探测器102,于远离充电桩6一侧上方至多设置一个感温探测器102。实施例二对于感烟探测器101和感温探测器102进行更加详细的布置,能够精简感烟探测器101和感温探测器102的数量,相比于实施例一,在每个车位4上方均设置一个感烟探测器101和一个感温探测器102,实施例二使用更少的感烟探测器101和感温探测器102,进而降低安装本技术的地下充电车位4自动灭火装置3的成本。
[0028]尽管结合优选实施方案具体展示和介绍了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地下充电车位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器,通过信号线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火灾探测器组、若干的防火卷帘以及若干的灭火装置,若干的所述防火卷帘设置在车位四周的立柱之间,可形成若干封闭空间,进而划分成若干的消防区域,每个所述消防区域的上方均设置有所述的火灾探测器组和若干的所述灭火装置,所述控制器接收并分析每个所述消防区域的火灾探测器组反馈的火灾信号,控制相应消防区域的所述防火卷帘和灭火装置进行动作。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充电车位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灭火装置为超细干粉灭火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充电车位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车位的上方的中央位置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灭火装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充电车位自动灭火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消防区域内都包括至少一个车位,以及至少一个充电桩,所述火灾探测器组包括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克颖许武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佰地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