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机滴喷灌控制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4 阅读:25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灌溉控制器的电路由单片机及与之连接的程序存贮器、数据存贮器、日历时钟电路掉电保护线路、输出控制电路、A/D转换电路和前面板电路组成,该输出控制电路具有多路由缓冲器、驱动放大电路组成的电磁阀控制电路,可控制阀门以任意编组方式工作;控制器还有土壤水分检测、温度检测、下雨及管压检测电路,上述检测信号经A/D板送入单片机,控制器面板上装有薄膜键盘和显示器,经键盘芯片与单片板上装有薄膜键盘和显示器,经键盘芯片与单片板连接,本控制器结构紧凑功能齐全便于使用维护。(*该技术在200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灌溉自动控制装置。目前,国内的滴喷灌主要采用手动操作方式,这不仅浪费人力,而且由于操作人员的水平等原因,往往使滴喷灌的质量不高,当未按时灌水时会使作物受旱,当不能及时关水时,又造成水的浪费,因此,迫切需要自动控制的喷灌技术。但是目前只有少数科研单位进行这方面的研究,虽有个别单位使用计算机或单板机做了一些工作,但还存在下述问题:1.设备结构庞大,故障率高;2.成本高,一般用户难以承受;3.功能简单,适用面窄;4.使用、维护技术复杂,需有专门计算机操作人员使用和维护;5.使用条件苛刻,比如需放在机房或控制室内;因此尚难大面积推广应用。针对上述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功能齐全,易于操作和维护的微机滴灌控制器。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采用单片机、硬时钟芯片,并具有掉电保护电路的微机滴喷灌控制器。本技术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可检测土壤含水量、环境温度、水压和下雨状况,并进行相应控制的多功能微机滴喷灌控制器。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它包括一机壳,其前面板上有薄膜键盘、显示器和开关等,机壳内装有主电路板、输入输出接口板(I/O板)、前面板电路板,以及可选用的模数转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微机滴喷灌控制器,包括一机壳及装有开关、键盘、指示灯的前面板和装有电源插头和接线排的后面板,以及装于该机壳内的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装有主电路板、输入输出接口板(I/O板)、前面板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上有一单片机80C31,该单片机连接一程序存贮器ROM、一数据存贮器RAM,以及一日历时钟芯片;还有一掉电保护电路,其输出与所述ROM和RAM相连;所述掉电保护电路的基本组成为:一电压比较器U1,其负输入端接一稳压管以提供一基准电压,其正输入端接于串联电阻R3和R4的接点,R3接电源Vcc,R4接地;U1的输出经一CMOS施密特与非门CD4093输出掉电保护信号给前述RAM和日历时钟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机滴喷灌控制器,包括一机壳及装有开关、键盘、指示灯的前面板和装有电源插头和接线排的后面板,以及装于该机壳内的线路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壳内装有主电路板、输入输出接口板(I/O板)、前面板电路板;所述主电路板上有一单片机80C31,该单片机连接一程序存贮器ROM、一数据存贮器RAM,以及一日历时钟芯片;还有一掉电保护电路,其输出与所述ROM和RAM相连;所述掉电保护电路的基本组成为:一电压比较器U1,其负输入端接一稳压管以提供一基准电压,其正输入端接于串联电阻R3和R4的接点,R3接电源Vcc,R4接地;U1的输出经一CMOS施密特与非门CD4093输出掉电保护信号给前述RAM和日历时钟芯片;电源Vcc通过一二极管与上述RAM和日历时钟芯片相连,后备电池E通过另一二极管也与上述RAM和日历时钟芯片相连接;所述输入输出接口板上,设有下述控制输出电路:一并行接口芯片与所述单片机相连,该芯片的输出端接有多组电磁阀驱动电路,各驱动电路包括顺次相连的缓冲器、光电隔离器和功率放大器,其输出带动电磁阀工作;所述前面板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金强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智丰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