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及气体压缩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3789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5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及气体压缩机,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冷却气缸体的冷却水道以及用于气缸工作的工作腔,所述冷却水道从气缸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环绕所述工作腔,在工作腔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布的冷却叶片,所述冷却叶片向冷却水道中延伸。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增设冷却叶片,使换热面积提高1~2倍,大大提高了气缸的冷却效率,间接的降低了压缩机的能耗,节省了后端压缩机冷却器的成本。器的成本。器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及气体压缩机


[0001]本技术属于气体压缩机
,特别是涉及一种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及气体压缩机。

技术介绍

[0002]气体压缩机是把机械能转换为气体压力能的一种动力装置,是一种压缩气体提高气体压力或输送气体的机器,常用于风动工具提供气体动力,在石油化工、钻采、冶金等行业也常用于压送氧、氢、氨、天然气、焦炉煤气、惰性气体等介质。其中,往复活塞式气体压缩机因其冷却效果好、耗水量少、环境因素影响小而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0003]为保证压缩机具有良好的温度系数以及避免气缸过热减少密封件的使用寿命,往复活塞式气体压缩机通过冷却水对整个缸体进行冷却。常用气缸体的外表面为光滑的圆柱面,无其它辅助结构,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后最终通过出水口排出,由于冷却水流动方向的不确定性且其易走捷径,极易在气缸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夹角处形成死角,造成气缸冷却效果差、冷却不均匀等后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及气体压缩机,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气缸冷却效果不佳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冷却气缸体的冷却水道以及用于气缸工作的工作腔,所述冷却水道从气缸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环绕所述工作腔,在工作腔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布的冷却叶片,所述冷却叶片向冷却水道中延伸。
[0006]进一步,所述冷却叶片与工作腔一体浇铸成型。/>[0007]进一步,所述工作腔呈圆柱形,且所述冷却叶片与所述工作腔的外壁垂直。
[0008]进一步,多个所述冷却叶片呈环形,并沿所述工作腔的轴向阵列排布;或者,多个所述冷却叶片呈条形,并沿所述工作腔的周向阵列排布。
[0009]进一步,相邻所述冷却叶片之间的间距相等。
[0010]进一步,所述冷却叶片从头部至根部的截面形状呈锥形或波浪形。
[0011]进一步,所述气缸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冷却水道连通的进水口和出水口,冷却水从进水口进入流经冷却水道后由出水口排出。
[0012]进一步,所述进水口与出水口在气缸体上呈对角布置或对称布置。
[0013]进一步,所述气缸体内还设置有气流通道,所述冷却水道位于气流通道与工作腔之间,所述气缸体的外壁上设置有与气流通道连通的进气口和出气口,所述进气口与出气口相对于气缸体的轴线对称布置。
[0014]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气体压缩机,包括如上所述的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
[0015]如上所述,本技术的一种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及气体压缩机,具有以下有益
效果:
[0016]通过增设冷却叶片,使换热面积提高1~2倍,大大提高了气缸的冷却效率,间接的降低了压缩机的能耗,节省了后端压缩机冷却器的成本。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的A

A剖视图。
[0020]零件标号说明
[0021]1‑
气缸体;11

冷却水道;111

进水口;112

出水口;12

工作腔;13

冷却叶片;131

导液槽;14

气流通道;141

进气口;142

出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技术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技术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0023]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技术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技术所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技术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
技术实现思路
下,当亦视为本技术可实施的范畴。
[0024]请结合图1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包括气缸体1,所述气缸体1内部设置有用于冷却气缸体1的冷却水道11以及用于气缸工作的工作腔12,所述冷却水道 11从气缸体1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环绕所述工作腔12,在工作腔12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布的冷却叶片13,所述冷却叶片13向冷却水道11中延伸。
[0025]具体的,通过在工作腔12的侧壁上设置多个平行排布的冷却叶片13,从而增大了工作腔12侧壁与冷却水道11中冷却水的换热面积,可以增大1~2倍,从而改变了仅依靠工作腔12 的外壁与冷却水接触的面积,大大提高了气缸的冷却效率,间接的降低了压缩机的能耗,节省了后端压缩机冷却器的成本。
[0026]其中,所述冷却叶片13与工作腔12一体浇铸成型。此种结构,能够保证工作腔12的整体强度,且提高冷却叶片13的连接强度,保证冷却叶片13的稳定性。并且,减少加工工序,可以一步浇铸成型,降低制造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0027]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腔12呈圆柱形,且所述冷却叶片13与所述工作腔12的外壁垂直。此种结构,便于工作腔12的加工制造,且冷却叶片13与工作腔12垂直,可增加水流在叶片之间的接触换热面积。
[0028]较佳的,多个所述冷却叶片13呈环形,并沿所述工作腔12的轴向阵列排布;或者,多个所述冷却叶片13呈条形,并沿所述工作腔12的周向阵列排布。参阅图1,其为多个冷却叶片13沿工作腔12的轴向排布示意图,参阅图2和图3,其为多个冷却叶片13沿工作腔12 的
周向排布示意图。在其他实施例中,多个冷却叶片13还可以沿工作腔12的轴向螺旋排布。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不做限定。
[0029]本实施例中,相邻所述冷却叶片13之间的间距相等。通过使冷却叶片13均布,可以保证气缸各个部位的换热效率相同,从而提高气缸工作腔12整体的换热效果。相邻冷却叶片 13之间形成导液槽131,利于形成冷却水流在冷却叶片13之间的湍流效果。冷却叶片13的厚度范围为6~10mm,冷却叶片13的高度范围为20~25mm,相邻冷却叶片13之间的距离范围为25~30mm。
[0030]并且,所述冷却叶片13从头部至根部的截面形状呈锥形或波浪形。本实施例中,冷却叶片13的截面形状呈锥形,其外缘尺寸从头部至根部逐渐增大,且冷却叶片13的头部圆弧过渡,冷却叶片13的根部与工作腔12的侧壁外表面之间圆弧过渡。...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气缸体,所述气缸体内部设置有用于冷却气缸体的冷却水道以及用于气缸工作的工作腔,所述冷却水道从气缸体的一端延伸至另一端且环绕所述工作腔,在工作腔的侧壁外表面上设置有多个平行排布的冷却叶片,所述冷却叶片向冷却水道中延伸。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叶片与工作腔一体浇铸成型。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腔呈圆柱形,且所述冷却叶片与所述工作腔的外壁垂直。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冷却叶片呈环形,并沿所述工作腔的轴向阵列排布;或者,多个所述冷却叶片呈条形,并沿所述工作腔的周向阵列排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冷却叶片式气缸结构,其特征在于:相邻所述冷却叶片之间的间距相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波李德华彭俊杰曹坡坡蒋键丁国钰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气体压缩机厂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