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张上安全防伪全息图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000229 阅读:19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具有一层粘贴剂层和一幅金属化全息图像的纸载体,此处金属化全息图像至少包含两个全息图,因此该第一全息图只有利用非相干光才能见到,而该第二全息图只有利用相干光才能见到。这些全息图像是经过若干成像步骤,在一个聚合物载体上的一层感光元件上形成,这些步骤包括把那些全息图像进行金属化,以及把一层粘贴剂层覆盖到那些全息图像上。然后,在事先确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利用把粘贴剂层层叠到纸上的方法,将这些金属化全息图像转移到纸上,并随后把聚合物载体从纸上揭剥下来,这样,该全息图像仍保留在该聚合物载体上适合再用。(*该技术在202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些特殊的全息图像,形成这些特殊的全息图像以便在某些特殊条件下查验时可提供安全防伪作用,而且更特别地是涉及将这些特殊的全息图像作多次转移于纸上的工艺过程。全息增强的材料在已有技术中已众所周知,而且它们在上述本人于以前提出申请并颁发给我的那些专利中均已作了充分说明。这些材料包括很多与全息图像联系在一起用来增强其安全防伪能力的产品,例如一些裹封纸,一些纸,一些纸版箱以及某些类似的产品。那些经全息增强的图像还能够用在一些信用卡和与之类似的物品上以提供安全防伪,因为这种图像难以复制。制备全息图像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工艺过程,但在本人那些独特的、用来把一个金属化图像作多次转移于替换载体上的工艺过程发现之前,它并未得到广泛使用。一种特别新的载体为纸载体,在此之前,由于这种载体太脆而未能利用全息图像来增强。这种全息增强的元件和工艺过程,前述那些有关的专利中已作了很好的说明。在其它的参考资料中,恽特塞尔等(Unterseher et al.)著的《全息学手册》(第二版,美国,加州,柏克莱,1996年罗斯书籍出版-2ndEdition,(1996),Ross Books,Berkeley,CA.)对一些全息材料的制备也作了完整详尽的叙述。一些典型的安全防伪全息材料在美国第3,894,756号专利中已举过例子。此处是一种放置在某一元件内,例如放置在某一安全防伪身份证内的编码全息图。为了恢复译出该编码全息图,必须使用一种复杂的光束恢复译出设备。当光束映照到该编码全息图上,形成图象并可被观察到。在美国第4,140,373号专利中叙述了另一种安全防伪系统。于该参考资料中,是把一些重叠的全息图施加在所需的层面上。所述重叠的全息图中的一幅只有借助相干光(例如激光)而可见。当施加相干光时,该所谓不可见的全息图即可被看见。美国第4,400,616号专利叙述了再另一种安全防伪系统,于该系统中可制作身份证,例如把一个或多个平坦透明的波导全息图层叠在某一载体上。通过把一个光栅放置在终结产品上,该光栅只接收某一特定波长的光,于是所需的图像即可被照亮。另一参考资料,美国第5,825,475号专利叙述了一种供鉴别一幅编码全息图用的系统和方法。于该特定的专利技术中,是利用特定波长的光把一幅全息图记录在一片基底上。通过用该特定波长的光来照明,即可观察到该图像。如从仔细阅读这些已有技术的参考资料所能知悉者,制作、制造和销售含有一些所谓隐藏的全息图的产品是一个复杂的工艺过程,它要涉及很多步骤,以及复杂设备和观察装置。每个元件都必须分开来制造,因此它是一个花费大的工艺过程。近来已找到一种制造所谓隐藏的全息图用的较新改进型系统。于该系统中,使用一种感光抗蚀剂层。把感光层部分地遮盖起来,并且把一幅第一全息图(白光-非相干-可观察的)成像在未加遮盖的区域。然后把遮光物移去,并把另一幅全息图(激光-相干-可观察的)成像在未感光区域。由于现在有两幅全息图施加在该层上,其中一幅全息图直接利用一些标准的照明方法是无法观察到的,必须利用相干光(例如激光)照射、经过90°角的反射映照到一个查验表面(例如像白色纸张之类的白色反射面)上才行。虽然这种独特且有用处的系统能够生产一些安全防伪型隐藏的全息图,但由于缺少使该工艺过程商业化的方法,因而不能够广泛全面地在商业化工业中被采用。为了防止伪造诈骗,制作、制造和销售某些含有一些隐藏的全息图的材料是当前的一种迫切需要。例如,像烟草和其它一些产品的假冒品目前正广泛地在世界上销售,而使得一些制造商和批发商为此蒙受相当可观的损失。如果有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来使盛装和裹封这些商品的纸质产品被传载有一幅隐藏的全息图,则在众多的其它商品中查出那些假冒品将会是一件简单的事。因此,以成本低廉的方式而能使某些全息图重复地传载到一些裹封纸(wrapping papers)上,就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个目的。这些以及还有的其它一些目的,利用一种全息元件均可达到,该全息元件由具有两个平坦表面的纸载体(paper support)所组成。该纸的前述两个表面中的一个按照次序具有a.一层粘贴剂层,以及;b.一幅金属化的全息图像,其中,金属化全息图像,其内至少包含两幅全息图,所述全息图中的一幅只有利用非相干光才能够看见,而其它的全息图只有利用相干光才能够看见,并且此处至少要通过两个成像步骤,才能把许多全息图像形成在一种聚合物载体上的感光元件上,然后再把前述那些全息图像金属化,并于以后涂上一层粘贴剂,从而接着便可利用覆盖在前述金属化全息图像上的粘贴剂层,在温度处于0℃至150℃之间、而且压力在大于每平方英寸1磅的条件下,把前述金属化全息图像从前述聚合物载体上转移到前述纸载体上,随后再把前述聚合物载体从前述纸载体上揭剥下来,于是全息图像的金属化部分大致全部都转移到前述纸载体上,而聚合物载体上的全息图像则被剩下适于再用。在本专利技术的工艺过程中,是要制作一种感光聚合物载体而且其上至少置有两幅全息图像。在把感光聚合物载体所包含的感光层的一部分遮盖起来后,即可把第一幅全息图像以常规的方式置于感光聚合物载体上。把遮光物移去后,第二幅全息图像即可被传载到感光层的未感光区域。然后把这两幅全息图像金属化,接着把它们转移到一个纸载体上,而该全息图像首先已覆盖有一层粘贴剂层。如仅对这些全息图像的金属化部分进行转移,并且在揭剥后,仍能剩下这些全息图像保留在聚合物载体上,这就需要有特定的温度和压力。从而这些全息图像还可再次金属化以便再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纸载体的一个平坦表面,在把一幅金属化全息图像层叠其上之前的顶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叠加到含有金属化全息图像的聚合物载体上的纸载体,在金属化全息图像被层叠到前述纸载体之前的侧视图。图3为来自图1和图2的纸载体,于金属化全息图像已从聚合物载体上转移到纸载体上以后的侧视图。所被显示的该全息图像自身则保留在聚合物载体上。图4为把金属化全息图像层叠到纸载体上工艺过程的概略图。图5为把聚合物基底从纸载体上揭剥下来,以产生如图3所示的金属化全息图像的工艺过程的概略图。图6为一个由含有全息图像的纸载体所裹封起来的元件图。于此情况中,这是一个香烟盒,其内部包含一个典型的纸载体,该纸载体具有含于其上的新型全息图像。该纸载体上传载有两幅全息图像,其中一幅因为是在非相干光(例如室内光线)下而可看见。而第二幅全息图像于本图中则不能被看见。图7示出一个过程,利用该过程,可把相干光照射到包含在来自图5的纸载体上的一些全息图像上,再经过90度角的反射而将该隐藏的全息图像映照到一个白色基底上。现请具体地参考其中示有本专利技术的元件和工艺过程的一些优先实施例的附图,图1为的本专利技术的纸载体的两平坦表面中的一个,如1所示的顶视图。现请观看图2,1为再次从侧面来显示的纸载体,而且这个元件是对着其上含有一系列全息图像2的聚合物载体4作并列布置。该全息图像已金属化,它被表现得如同许多细微的金属颗粒3。请移到视图3,该示图示出金属化的全息图像3已转移到纸载体1上,而剩下全息图像仍保留在聚合物载体上。该保留在聚合物载体上的图像以后可再金属化,并且该金属化的图像可再次转移到其他另一纸载体上。图4概略示出把金属化全息图像层叠到纸载体上的工艺过程。该图与图5在一起显示出本专利技术新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全息图元件,它由具有两个平坦表面的纸载体所组成,该纸的前述两个面中的一个按照次序具有:c.一层粘贴剂层,以及;d.一幅金属化的全息图像,此处所述金属化全息图像,其内至少包含两幅全息图,其中的一幅只有利用非相干光才能被看见,而 其它的全息图则只有利用相干光才能被看见,而且此处所述的那些金属化全息图像,至少要通过两个成像步骤,才能由敷涂在某一聚合物载体上的感光元件上所形成的许多全息图像来得到,而且然后把此处所述那些全息图像金属化,并于以后再涂上一层粘贴剂,从而接着便可在温度处于0℃至150℃之间、以及压力在大于每平方英寸1磅的条件下,通过把粘贴剂层层叠覆盖到前述金属化全息图像上,而使所述金属化全息图像从所述聚合物载体上转移到前述纸载体上,随后再把所述聚合物载体从纸载体上揭剥下来,于是全息图像的金属化部分大致全部都转移到所述纸载体上,而剩下该全息图像仍旧保留在聚合物载体上适于再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迈克尔J斯特普勒克
申请(专利权)人:伊利诺斯器械工程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