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731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屏蔽外界地磁场的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特别适用屏蔽外界地磁场,从而形成没有磁场空间,从而保障光学陀螺的精度。该磁屏蔽器件组成:合计五层结构,分别三层聚酰亚胺和两层钴基非晶,轮流交替填充,高导磁钴基非晶作为磁屏蔽层,起到屏蔽外界磁场的作用,两层钴基非晶中的聚酰亚胺作为隔离层,避免两层钴基非晶相互作用,从而提高磁屏蔽效能,最外层聚酰亚胺用于保护内部磁屏蔽层,同时起到结构支撑作用。使用时,该种材料直接制成多种磁屏蔽结构,可以直接作为结构体使用,同时起到屏蔽外界磁场作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成型方便,重量轻,同时磁屏蔽效果优异等特点。同时磁屏蔽效果优异等特点。同时磁屏蔽效果优异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


[0001]本技术属于屏蔽外界地磁场的制造
,具体涉及一种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

技术介绍

[0002]在光纤和激光等惯性导航领域,由于惯性导航系统容易受到地球磁场的干扰,从而导致惯性导航系统零点偏移,精度下降。现有磁场屏蔽方案通常采用高导磁坡莫合金,屏蔽原理主要高导磁材料形成的磁路,改变磁化分布,利用高导磁材料磁导率和空气介质磁导率的巨大差异,将磁场主要聚集在高导磁材料,避免磁场经过内部空间,从而达到磁屏蔽的效果,具体实现方法各有不同。目前国内提出“一种磁屏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该装置采用传统高导磁坡莫合金用于磁屏蔽材料,结构上采用多层磁屏蔽结构用于提高磁屏蔽性能,整体屏蔽效能较高,但该装置尺寸较大,重量较重,只能用于大型磁屏蔽装置的制备。目前国内提出了专利“超薄磁屏蔽片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专利号CN105669179A),该超薄磁屏蔽片材料由铁氧体、粘接剂、添加剂、表面活性剂制成,厚度为0.001

0.08mm,整体厚度非常薄,但由于铁氧体粘接而成,磁导率较低,低频磁屏蔽效果较差,静磁场屏蔽效果几乎内有,同时只能粘贴在结构体表面。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重量较轻,屏蔽效能较高同时具有一定结构支撑能力的光纤陀螺磁屏蔽壳体。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所述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包括:两层钴基非晶功能层、三层聚酰亚胺保护层;
[0007]其中,所述两层钴基非晶功能层分为第一钴基非晶功能层2、第二钴基非晶功能层4;
[0008]所述三层聚酰亚胺保护层分为上聚酰亚胺保护层1、中聚酰亚胺保护层3、下聚酰亚胺保护层5;
[0009]所述上聚酰亚胺保护层1、第一钴基非晶功能层2、中聚酰亚胺保护层3、第二钴基非晶功能层4、下聚酰亚胺保护层5依次交替组成多层的复合结构。
[0010]其中,所述两层钴基非晶功能层均由高导磁物质钴基非晶组成。
[0011]其中,所述三层聚酰亚胺保护层均由聚酰亚胺有机材料组成。
[0012]其中,所述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整体为截面为半圆环形的空腔圆柱体。
[0013]其中,所述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的最里层及最外层分别为上聚酰亚胺保护层1及下聚酰亚胺保护层5;
[0014]与所述上聚酰亚胺保护层1及下聚酰亚胺保护层5各自相邻的为第一钴基非晶功
能层2和第二钴基非晶功能层4;
[0015]在第一钴基非晶功能层2、第二钴基非晶功能层4之间通过中聚酰亚胺保护层3隔开。
[0016]其中,五层结构由环氧胶粘成一体。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
[0019](1)屏蔽效能高,屏蔽系数可达到240以上,可达到200倍以上的磁屏蔽效能,可以有效的降低光纤陀螺等电子元器件对于磁场的敏感性。
[0020](2)减重,在不降低屏蔽效能的同时,大大减轻了磁屏蔽壳体的重量。
[0021](3)具有一定的加工性能,可通过冲压和打孔等机加形式机械开孔。
[0022](4)使用方便,结构和功能一体化,可直接用于需要屏蔽外界磁场的光纤陀螺等磁屏蔽器件。
[0023](5)保存时间长,由于聚酰亚胺等有机物质的保护,内部钴基非晶等功能层可以保持长时间的磁屏蔽性能不变。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技术方案的的结构框图,其中,1、3、5为上聚酰亚胺保护层1、中聚酰亚胺保护层3、下聚酰亚胺保护层5;
[0025]2、4为第一钴基非晶功能层2、第二钴基非晶功能层4;
[0026]五层结构通过环氧胶等物质粘为一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使本技术的目的、内容、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28]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如图1所示,所述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包括:两层钴基非晶功能层、三层聚酰亚胺保护层;
[0029]其中,所述两层钴基非晶功能层分为第一钴基非晶功能层2、第二钴基非晶功能层4;
[0030]所述三层聚酰亚胺保护层分为上聚酰亚胺保护层1、中聚酰亚胺保护层3、下聚酰亚胺保护层5;
[0031]所述上聚酰亚胺保护层1、第一钴基非晶功能层2、中聚酰亚胺保护层3、第二钴基非晶功能层4、下聚酰亚胺保护层5依次交替组成多层的复合结构。
[0032]其中,所述两层钴基非晶功能层均由高导磁物质钴基非晶组成。
[0033]其中,所述三层聚酰亚胺保护层均由聚酰亚胺有机材料组成。
[0034]其中,所述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整体为截面为半圆环形的空腔圆柱体。
[0035]其中,所述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的最里层及最外层分别为上聚酰亚胺保护层1及下聚酰亚胺保护层5;
[0036]与所述上聚酰亚胺保护层1及下聚酰亚胺保护层5各自相邻的为第一钴基非晶功能层2和第二钴基非晶功能层4;
[0037]在第一钴基非晶功能层2、第二钴基非晶功能层4之间通过中聚酰亚胺保护层3隔开。
[0038]其中,五层结构由环氧胶粘成一体。
[0039]实施例1
[0040]根据本技术的目的,所提出的结构和功能一体化的光纤陀螺用磁屏蔽壳体,本技术由三层结构层和两层屏蔽层交替组成。屏蔽层由高导磁物质钴基非晶组成,结构层由聚酰亚胺等有机材料组成,整体形状为圆柱形,最外面两层均为聚酰亚胺等有机材料组成的结构层,和最外层的聚酰亚等有机材料组成的结构层相邻的为高导磁钴基非晶组成的屏蔽层,为提高屏蔽效果,两层钴基非晶存在一定距离同样有聚酰亚胺等有机材料组成的结构层隔开。五层结构由高性能的环氧胶粘成一体。
[0041]可根据以下附图进行详细描述。由附图1可看出,本技术一中光纤陀螺用磁屏蔽壳体的组成,是由聚酰亚胺等有机材料组成的上聚酰亚胺保护层1、中聚酰亚胺保护层3、下聚酰亚胺保护层5,起到支撑和保护的作用,2、4是由高导磁钴基非晶组成的第一钴基非晶功能层2及第二钴基非晶功能层4,起到高效屏蔽效果,整体结构为圆柱形,尺寸与光纤陀螺的大小吻合。使用过程中,同城两个为一对,整体将光纤陀螺等对磁场敏感的元器件包覆在磁屏蔽壳体内部,降低光纤陀螺等元器件对于外磁场的敏感性。该种磁屏蔽壳体的屏蔽系数可达240以上,能够起到较好的屏蔽效果,同时减重非常明显,重量只有同等尺寸坡莫合金制成的屏蔽壳体的三分之一。
[0042]实施例2
[0043]本实施例由图1可知该消磁器由三层聚酰亚胺结构和两层高导磁钴基非晶屏蔽层交替组成。
[0044]该磁屏蔽壳体工作时,两个为一对,直接罩于光纤陀螺等对外磁场敏感电子元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包括:两层钴基非晶功能层、三层聚酰亚胺保护层;其中,所述两层钴基非晶功能层分为第一钴基非晶功能层(2)、第二钴基非晶功能层(4);所述三层聚酰亚胺保护层分为上聚酰亚胺保护层(1)、中聚酰亚胺保护层(3)、下聚酰亚胺保护层(5);所述上聚酰亚胺保护层(1)、第一钴基非晶功能层(2)、中聚酰亚胺保护层(3)、第二钴基非晶功能层(4)、下聚酰亚胺保护层(5)依次交替组成多层的复合结构。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陀螺用磁屏蔽壳体,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辉蒋军彪白亮杨锋唐峰薛耀辉李毅王晓章李晓李壮李冉朱弢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现代控制技术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