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动接地圆钢折弯工具及其折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96870 阅读:1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动接地圆钢折弯工具及其折弯方法,属于电力施工工具及施工工艺技术领域。包括:上角钢、下角钢、以及一端铰接于上角钢及下角钢之间的操作杆,两个第一螺栓沿着角钢水平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第一螺栓顶部均套装有钢管,操作杆一端开设有用于穿过其中一个第一螺栓的外侧连接孔、用于安装第二螺栓的内侧连接孔,第二螺栓外部套装有轴承,下角钢垂直面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插装有用于将下角钢紧固于铁塔接地引线连接处的第三螺栓。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在圆钢接地体与铁塔连接之前,按照现场基础及塔身尺寸将圆钢引下线进行规范折弯,既解决了接地圆钢施工工艺不规范的问题,又能大大降低安全隐患。又能大大降低安全隐患。又能大大降低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接地圆钢折弯工具及其折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动接地圆钢折弯工具及其折弯方法,属于电力施工工具及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电力线路每基杆塔都需要连接接地装置,现有的接地装置基本为圆钢接地体。在基础施工时,需将圆钢接地体预埋敷设至基础周围,预留圆钢引上线与圆钢引下线焊接,通过接地联板与杆塔相连形成接地通道。角钢塔、钢管杆与圆钢引下线相连时,受铁塔基础外沿影响,圆钢引下线不能紧靠塔身和基础,参见附图1,不仅存在安全隐患,而且美观性差。
[0003]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方式解决上述问题:1、利用塔身或塔材折弯圆钢引下线,折弯工艺粗糙,导致圆钢引下线连接效果差,美观性差,存在安全隐患;2、市面手动或电动折弯机体型、重量较大,不方便携带至施工现场。
[0004]为此,亟待出现一种能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手动接地圆钢折弯工具及其折弯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洁,能在圆钢接地体与铁塔连接之前,按照现场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手动接地圆钢折弯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上角钢、下角钢、以及一端铰接于上角钢及下角钢之间的操作杆,上角钢及下角钢通过两个第一螺栓紧固为一体,操作杆与其中一个第一螺栓相铰接,两个第一螺栓沿着角钢水平面长度方向间隔设置且两个第一螺栓顶部均套装有钢管,钢管与上角钢垂直面之间设有用于通过圆钢引下线的通道,操作杆一端开设有用于穿过其中一个第一螺栓的外侧连接孔、用于安装第二螺栓的内侧连接孔,第二螺栓外部套装有轴承,下角钢垂直面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螺栓孔,螺栓孔内插装有用于将下角钢紧固于铁塔接地引线连接处的第三螺栓。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接地圆钢折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杆由圆钢及长铁板构成,长铁板焊接于圆钢一端,外侧连接孔、内侧连接孔沿着长铁板长度方向间隔设置。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手动接地圆钢折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圆钢长度为50厘米,直径为1.8厘米,长铁板长度为8厘米,宽度为3厘米。4.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动接地圆钢折弯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管的高度为3厘米,钢管通过螺帽与第一螺栓紧固连接。5.按照权利要求1

4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手动接地圆钢折弯工具的折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伟森赵伟明张宝鹏原为民毛永顺袁希萍杨绍伟马俊王莉萍杨锡宝杨景茹孙志芳李负岩孙加彬张兴平李函青彭春光李佳璇杨秋云王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莱州市供电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