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鼓风式红外燃烧器及红外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9538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鼓风式红外燃烧器及红外灶,其中燃烧器包括炉头、鼓风装置和喷嘴组件,炉头设有外环气腔、内环气腔、外引射管和内引射管,鼓风装置设置于所述外引射管和/或所述内引射管的入口处,喷嘴组件设置于所述鼓风装置的出风方向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外引射管的入口处安装鼓风装置,并且将喷嘴组件设置于鼓风装置与外引射管之间,使得流进外引射管的一次空气量更多和流速更快,保证一次空气与燃气混合得更加充分,实现了提升燃烧充分性和热效率,降低燃烧尾气中CO的排放量;相比于现有自然引射一次空气的方案,由于流进外引射管的一次空气流速更快,使得混合气流入燃烧体组件的火孔的流速更快,更加不易引发回火。更加不易引发回火。更加不易引发回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鼓风式红外燃烧器及红外灶


[0001]本技术涉及灶具
,尤其涉及一种鼓风式红外燃烧器及红外灶。

技术介绍

[0002]红外灶因其烹饪时较好的加热均匀性、其尾气中较低的CO排放以及较高的热效率而在市场受到欢迎。随着近些年大气式红外灶热效率的提升,市面上红外灶热负荷相比于大气灶热负荷普遍偏低,对于以爆炒为主要烹饪方式的国人来说,小负荷致使用户的烹饪体验较差。为增大燃烧器的热负荷,通常需要加大外环火孔热强度或增加外环燃烧板面积,但是在外环火孔热强度做大之后,极易引发回火。
[0003]另外,现有红外燃烧器的一次空气引射量相对较少,不利于提升燃烧充分性,进而影响燃烧热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现有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鼓风式红外燃烧器,可以鼓入燃烧所需的足量的一次空气,使空气与燃气混合得更加充分,提升燃烧充分性和热效率,并且使混合气流入燃烧体组件的火孔的流速更快,更加不易引发回火。
[0005]本技术还提出一种具有该鼓风式红外燃烧器的红外灶。
[0006]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鼓风式红外燃烧器,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7]一种鼓风式红外燃烧器,包括炉头,所述炉头设有外环气腔、内环气腔、外引射管和内引射管,所述外引射管连通所述外环气腔,所述内引射管连通所述内环气腔,其中包括:鼓风装置,其设置于所述外引射管和/或所述内引射管的入口处,用于向所述外引射管和/或所述内引射管鼓入一次空气;喷嘴组件,其设置于所述鼓风装置的出风方向上,用于为所述外引射管和/或所述内引射管提供燃气。
[0008]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鼓风装置包括送风件,在所述外引射管和/或所述内引射管的入口处设有安装部,所述送风件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用于将一次空气鼓入对应所述外引射管或所述内引射管内部。
[0009]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鼓风装置还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设有通风通道,所述送风件通过所述固定座安装于所述安装部上,所述通风通道的一端连通所述送风件的出风口,另一端连通对应所述外引射管或所述内引射管的入口。
[0010]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喷嘴,所述外引射管和/或所述内引射管设有进气通道,所述进气通道的进气口连通燃气管,出气口位于所述鼓风装置的出风方向上并连通对应所述外引射管或所述内引射管,所述喷嘴安装于所述出气口处。
[00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喷嘴组件包括喷嘴和进气通道,所述外引射管和/或所述内引射管设有供所述进气通道穿过的开孔,所述进气通道安装于所述开孔处且其进气口连通燃气管,出气口位于所述鼓风装置的出风方向上并连通对应所述外引射管或所述内引射
管,所述喷嘴安装于所述出气口处。
[0012]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进气通道集成于所述鼓风装置的固定座上。
[001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安装有所述鼓风装置的所述外引射管和/或所述内引射管为直管。
[001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直管的长度为60~140mm,且所述直管的内径为26~36mm。
[0015]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炉头设有中环气腔、及连通所述中环气腔的中引射管,所述中引射管为直管或文丘里管,在所述直管的入口处安装有所述鼓风装置和所述喷嘴组件。
[0016]根据上述提供的一种红外灶,其通过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17]一种红外灶,其具有如上所述的一种鼓风式红外燃烧器。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9]1、本技术的鼓风式红外燃烧器,通过在外引射管的入口处安装鼓风装置,并且将喷嘴组件设置于鼓风装置与外引射管之间,使得流进外引射管的一次空气量更多和流速更快,保证一次空气与燃气混合得更加充分,实现了提升燃烧充分性和热效率,降低燃烧尾气中CO的排放量;
[0020]2、本技术的鼓风式红外燃烧器,相比于现有自然引射一次空气的方案,由于流进外引射管的一次空气流速更快,使得混合气流入燃烧体组件的火孔的流速更快,可以更好地冷却燃烧体组件的火孔下端,从而使红外燃烧器更加不易引发回火。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鼓风式红外燃烧器的爆炸图;
[0022]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0023]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鼓风式红外燃烧器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说明,但本技术并不受这些实施例所限制。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技术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0025]实施例1
[0026]参见图1

3,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鼓风式红外燃烧器,包括炉头1、鼓风装置2、喷嘴组件3和燃烧体组件4,其中炉头1设有顶部具有开口的外环气腔11、顶部具有开口的内环气腔12、外引射管13和内引射管14,外引射管13连通外环气腔11,内引射管14连通内环气腔12。在外引射管13和/或内引射管14的入口处设有鼓风装置2,鼓风装置2用于向外引射管13和/或内引射管14鼓入一次空气,以保证燃烧所需的足量一次空气,使空气与燃气混合得更加充分,提高燃烧器的燃烧效率。喷嘴组件3设置于鼓风装置2的出风方向上,用于为外引射管13和/或内引射管14提供燃气。燃烧体组件4设置于炉头1上方,且其覆盖外环气腔11和内环气腔12的顶部开口,从而使得红外燃烧器具有内环火和外环火,方便用户根据烹饪需求来调节火力大小,提升烹饪体验。
[0027]本实施例以在外引射管13的入口处安装有鼓风装置2、内引射管14为自然引射为例。对应的,喷嘴组件3设置于鼓风装置2与外引射管13之间,且喷嘴组件3的出气方向朝向外引射管13的长度方向。当鼓风装置2将红外燃烧器外环火燃烧所需的足量一次空气鼓入外引射管13时,喷嘴组件3同步朝向外引射管13内部喷射燃气,并能够带动更多一次空气流进外引射管13内,这样,使得流进外引射管13的一次空气量更多和流速更快,保证一次空气与燃气混合得更加充分,实现了提升燃烧充分性和热效率,降低了燃烧尾气中CO的排放量。另外,相比于现有自然引射一次空气的方案,由于本红外燃烧器的一次空气流速更快,使得混合气流入燃烧体组件4的火孔的流速更快,可以更好地冷却燃烧体组件4的火孔下端,阻止燃烧火焰下移至火孔下端,从而使红外燃烧器更加不易引发回火。
[0028]优选地,在外引射管13的入口处设有安装部101,该安装部101环绕外引射管13的入口,以增大安装部101的面积,更加方便鼓风装置2的装配。鼓风装置2包括送风件21,送风件21安装部101上,且送风件21的进风口连通大气红外灶底壳内部,出风口连通外引射管13的入口,用于将一次空气鼓入外引射管13内部。由此,通过送风件21,实现了将一次空气强制鼓入外引射管13内部,使得供给外环火燃烧所需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鼓风式红外燃烧器,包括炉头(1),所述炉头(1)设有外环气腔(11)、内环气腔(12)、外引射管(13)和内引射管(14),所述外引射管(13)连通所述外环气腔(11),所述内引射管(14)连通所述内环气腔(12),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鼓风装置(2),其设置于所述外引射管(13)和/或所述内引射管(14)的入口处,用于向所述外引射管(13)和/或所述内引射管(14)鼓入一次空气;喷嘴组件(3),其设置于所述鼓风装置(2)的出风方向上,用于为所述外引射管(13)和/或所述内引射管(14)提供燃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鼓风式红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装置(2)包括送风件(21),在所述外引射管(13)和/或所述内引射管(14)的入口处设有安装部(101),所述送风件(21)安装于所述安装部(101)上用于将一次空气鼓入对应所述外引射管(13)或所述内引射管(14)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鼓风式红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装置(2)还包括固定座(22),所述固定座(22)设有通风通道(221),所述送风件(21)通过所述固定座(22)安装于所述安装部(101)上,所述通风通道(221)的一端连通所述送风件(21)的出风口,另一端连通对应所述外引射管(13)或所述内引射管(14)的入口。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鼓风式红外燃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嘴组件(3)包括喷嘴(31),所述外引射管(13)和/或所述内引射管(14)设有进气通道(32),所述进气通道(32)的进气口(321)连通燃气管,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凯陈琦潘叶江
申请(专利权)人: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