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叠衣机及其控制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8925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11 04: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叠衣机及其控制方法,该叠衣机包括传送装置,用于带动待叠衣物移动进行折叠;衣物长度检测单元,用于识别待叠衣物的衣物长度;主控系统,所述主控系统分别与传送装置和衣物长度检测单元连接,根据长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衣物长度信息控制传送装置对待叠衣物进行折叠;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不停止动态衣物长度的可靠测量,并且可以根据衣物长度来控制传送装置的折叠程序,从而保证不同长度衣物在相同或不同的折叠程序下均能获得整齐规范的叠衣效果。规范的叠衣效果。规范的叠衣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叠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叠衣机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叠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飞速发展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正在不断地提高,智能家居正在应用到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人们的生活节奏也越来越快,时间对于每一个人都更加珍贵,但有研究表明,我们一生总共要花375天在叠衣服上。目前大多数家庭中的衣物都是采用人工折叠晾干后的衣物,通过单独手工折叠或叠衣板辅助折叠将衣物折叠收纳,费时、费力,而且随着衣物种类的增多,叠衣更为繁琐,很多衣物人们不知该以何种方式折叠,极大地影响人们的生活体验。新一代消费人群乐于接受智能体验,愿意为了自己的喜好买单,但不愿意在繁琐的事情上浪费宝贵的时间,叠衣机正是针对新一代消费人群对叠衣体验需求的升级所衍生出来的产品,帮助人们实现自动化折叠衣物,可以有效地替换繁杂的叠衣工作,将人们从繁杂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
[0003]叠衣机根据衣物的不同形态和尺寸采用不同的折叠方法,一般需要通过横向折叠和纵向折叠的手段达到齐整的衣物折叠效果。衣物尺寸的测量技术是叠衣工艺实现的重要基础,日常需要穿着的衣物种类众多,叠衣机仅能提供单一的程序对特定的衣物类型进行折叠,衣物由于具有尺寸的差别,针对不同尺寸的衣物如果采用相同的折叠流程,不能达到良好的折叠效果。
[0004]有鉴于此特提出本专利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叠衣机及其控制方法。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技术方案的基本构思是: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叠衣机,包括
[0008]传送装置,用于带动待叠衣物移动进行折叠;
[0009]衣物长度检测单元,用于识别待叠衣物的衣物长度;
[0010]主控系统,所述主控系统分别与传送装置和衣物长度检测单元连接,根据长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衣物长度信息控制传送装置对待叠衣物进行折叠。
[0011]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挤压传送装置,所述挤压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两个转动辊和设置在所述两个转动辊上的传送带,所述长度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感应传送带上衣物位置的第一感应器以及用于检测转动辊转动角度的第二感应器;
[0012]优选的,所述两个转动辊包括主动转动辊以及通过传送带与主动转动辊连接的从动转动辊,所述第二感应器设置在所述主动转动辊的转轴上;
[0013]优选的,所述第一感应器为与主控系统连接的光电传感器;
[0014]优选的,所述第二感应器为与主控系统连接的转角编码器。
[0015]进一步的,所述挤压传送装置还包括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与传送机构相配合的滚轮组件,所述长度检测单元还包括与第一感应器相配合且用于检测滚轮组件转动角度的第三感应器;
[0016]优选的,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主动滚轮,所述第三感应器与所述主动滚轮连接;
[0017]优选的,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与主动滚轮连接的从动滚轮,所述第三感应器与所述从动滚轮连接;
[0018]优选的,所述第三感应器为与主控系统连接的转角编码器;
[0019]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具有第三传送路径。
[0020]进一步的,所述挤压传送装置包括第二导板,所述第二导板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的一侧,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第二导板之间形成与第三传送路径连通的第四传送路径。
[0021]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输送传送装置,所述输送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传送装置和第一导板,所述第一输送传送装置具有第一传送路径,所述第一导板与第一输送传送装置之间形成有与第一传送路径连通的第二传送路径,衣物沿第一传送路径传送至第二传送路径后被向下传送至第三传送路径;
[0022]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传送装置上的宽度折叠装置,用于对待叠衣物的两侧进行折叠。
[0023]进一步的,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折叠传送装置,所述折叠传送装置包括第一折叠传送装置和第二折叠传送装置,所述第一折叠传送装置具有第五传送路径,所述第二折叠传送装置具有第六传送路径,所述第一折叠传送装置和第二折叠传送装置之间形成有第七传送路径,经第四传送路径的衣物被依次传送至第五传送路径和第六传送路径,后被送入第七传送路径;
[0024]优选的,所述折叠传送装置还包括第三折叠传送装置,所述第三折叠传送装置与第二折叠传送装置之间形成与第七传送路径连通的第八传送路径,所述第三折叠传送装置与第一折叠传送装置之间形成与第七传送路径和第八传送路径连通的第九传送路径;
[0025]优选的,还包括第三导板,所述第三导板与所述第二折叠传送装置之间形成与第六传送路径连通的第十传送路径;
[0026]优选的,还包括压折机构,所述压折机构可将待叠衣物压入第七传送路径或第八传送路径中。
[0027]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叠衣机的控制方法,所述主控系统根据长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衣物长度控制传送装置对待折叠衣物进行折叠。
[0028]进一步的,主控系统控制长度检测单元获取衣物长度的方法包括:主控系统控制传送装置对衣物进行传送的过程中,控制长度检测单元对衣物长度进行信号采集,根据长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信号进行衣物长度计算;
[0029]具体包括:
[0030]预先测量主动转动辊的半径r;
[0031]在衣物传送过程中,当第一感应器感应到衣物首端时,记录第二感应器的数值θ1;
[0032]继续对衣物进行传送,当第一感应器感应到衣物尾端时,记录第二感应器的数值θ2;
[0033]主控系统对第二感应器检测到的数值计算衣物长度L,
[0034]衣物长度测量计算方法如下:
[0035]L=r*(θ
2-θ1);
[0036]或者
[0037]预先测量主动滚轮的半径r;
[0038]在衣物传送过程中,当第一感应器感应到衣物首端时,记录与挤压机构的主动滚轮连接的第三感应器的数值θ1;
[0039]继续对衣物进行传送,当第一感应器感应到衣物尾端时,记录与主动滚轮连接的第三感应器的数值θ2;
[0040]主控系统对第三感应器检测到的数值计算衣物长度L,
[0041]衣物长度测量计算方法如下:
[0042]L=r*(θ
2-θ1);
[0043]或者
[0044]预先测量从动滚轮的半径r;
[0045]在衣物传送过程中,当第一感应器感应到衣物首端时,记录与挤压机构的从动滚轮连接的第三感应器的数值θ1;
[0046]继续对衣物进行传送,当第一感应器感应到衣物尾端时,记录与从动滚轮连接的第三感应器的数值θ2;
[0047]主控系统对第三感应器检测到的数值计算衣物长度L,
[0048]衣物长度测量计算方法如下:
[0049]L=r*(θ
2-θ1)。
[0050]进一步的,预先设定衣物长度为L

,主控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叠衣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传送装置,用于带动待叠衣物移动进行折叠;衣物长度检测单元,用于识别待叠衣物的衣物长度;主控系统,所述主控系统分别与传送装置和衣物长度检测单元连接,根据长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衣物长度信息控制传送装置对待叠衣物进行折叠。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挤压传送装置,所述挤压传送装置包括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包括两个转动辊和设置在所述两个转动辊上的传送带,所述长度检测单元包括用于感应传送带上衣物位置的第一感应器以及用于检测转动辊转动角度的第二感应器;优选的,所述两个转动辊包括主动转动辊以及通过传送带与主动转动辊连接的从动转动辊,所述第二感应器设置在所述主动转动辊的转轴上;优选的,所述第一感应器为与主控系统连接的光电传感器;优选的,所述第二感应器为与主控系统连接的转角编码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传送装置还包括挤压机构,所述挤压机构包括与传送机构相配合的滚轮组件,所述长度检测单元还包括与第一感应器相配合且用于检测滚轮组件转动角度的第三感应器;优选的,所述滚轮组件包括主动滚轮,所述第三感应器与所述主动滚轮连接;优选的,所述滚轮组件还包括与主动滚轮连接的从动滚轮,所述第三感应器与所述从动滚轮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三感应器为与主控系统连接的转角编码器;优选的,所述传送机构具有第三传送路径。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传送装置包括第二导板,所述第二导板设置在所述传送机构的一侧,所述传送机构与所述第二导板之间形成与第三传送路径连接的第四传送路径。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一种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输送传送装置,所述输送传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传送装置和第一导板,所述第一输送传送装置具有第一传送路径,所述第一导板与第一输送传送装置之间形成有与第一传送路径连通的第二传送路径,衣物沿第一传送路径传送至第二传送路径后被向下传送至第三传送路径;优选的,还包括设置在第一输送传送装置上的宽度折叠装置,用于对待叠衣物的两侧进行折叠。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所述的一种叠衣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装置还包括折叠传送装置,所述折叠传送装置包括第一折叠传送装置和第二折叠传送装置,所述第一折叠传送装置具有第五传送路径,所述第二折叠传送装置具有第六传送路径,所述第一折叠传送装置和第二折叠传送装置之间形成有第七传送路径,经第四传送路径的衣物被依次传送至第五传送路径和第六传送路径,后被送入第七传送路径;优选的,还包括第三折叠传送装置,所述第三折叠传送装置与第二折叠传送装置之间形成与第七传送路径连通的第八传送路径,所述第三折叠传送装置与第一折叠传送装置之间形成与第七传送路径和第八传送路径连通的第九传送路径;优选的,还包括第三导板,所述第三导板与所述第二折叠传送装置之间形成与第六传
送路径连通的第十传送路径;优选的,还包括压折机构,所述压折机构可将待叠衣物压入第七传送路径或第八传送路径中。7.一种采用如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叠衣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控系统根据长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衣物长度控制传送装置对待折叠衣物进行折叠。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叠衣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主控系统控制长度检测单元获取衣物长度的方法包括:主控系统控制传送装置对衣物进行传送的过程中,控制长度检测单元对衣物长度进行信号采集,根据长度检测单元检测到的信号进行衣物长度计算;具体包括:预先测量主动转动辊的半径r;在衣物传送过程中,当第一感应器感应到衣物首端时,记录第二感应器的数值θ1;继续对衣物进行传送,当第一感应器感应到衣物尾端时,记录第二感应器的数值θ2;主控系统对第二感应器检测到的数值计算衣物长度L,衣物长度测量计算方法如下:L=r*(θ
2-θ1);或者预先测量主动滚轮的半径r;在衣物传送过程中,当第一感应器感应到衣物首端时,记录与挤压机构的主动滚轮连接的第三感应器的数值θ1;继续对衣物进行传送,当第一感应器感应到衣物尾端时,记录与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晗方红根刘晓明饶宇斌许升刘凯杨军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海尔智能技术研发有限公司海尔智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