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三峡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用于缆机吊罐运输过程中的吊罐防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85714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26
一种用于缆机吊罐运输过程中的吊罐防摆装置,包括吊罐,吊罐通过缆绳悬吊在缆机的小车上,吊罐外侧固设有多个吸风装置,吸风装置绕吊罐轴线均匀分布,吸风装置包括吸风管道和固定安装在吸风管道内的风机;还包括位置采集装置、控制器和设置在监控室内的计算机,位置采集装置和控制器均固定安装在吊罐上,控制器控制各风机启停;位置采集装置包括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器连接。缆机小车在吊罐运输过程中可以通过GPS定位模块实时采集吊罐三维坐标,将坐标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将坐标数据与预先建模数据进行对比处理。坐标数据与预先建模数据进行对比处理。坐标数据与预先建模数据进行对比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缆机吊罐运输过程中的吊罐防摆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施工安全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缆机吊罐运输过程中的吊罐防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缆索起重机是一种以柔性索道作为大跨距架空承载构件来支撑悬吊重物的载重小车在承载索上往返运行的起重机,能在轨道的任何一点吊起物料,并由其中一个工位控制。但由于缆机的水平跨度大、垂直提升距离高,使混凝土吊罐在入仓过程中易产生摆动,影响缆机正常运输作业。另外,大坝浇筑周期长、缆机入仓强度高、高山峡谷地区大风天气频发,可预见在施工中大风将造成吊罐摆动。
[0003]在现有技术中,申请号为201810807641.6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缆索吊可视化监控系统,包括建模单元、数据采集单元、视频监控单元和分析预警单元;建模单元与数据采集单元连接,数据采集单元和视频监控单元与分析预警单元连接;该系统由施工现场、操作室、BIM模型三部分组成,施工现场布置视频监控装置及定位传感装置,操作室设有视频监控终端及数据监控端;施工现场的视频监控装置连接至操作室内的视频监控终端,施工现场的定位传感装置连接至操作室内的数据监控终端,BIM模型连接至操作室内的数据监控终端。当数据采集单元收集到的吊装构件与周围其它构件间的距离小于某一安全预警值时,提示预警信息,并在BIM模型中高亮显示预警位置;操作人员根据视频监控画面决定继续吊装任务,或者更改吊装路径。
[0004]上述现有技术虽然解决了操作人员对施工现场情况不能及时了解以及对安全隐患不能及时发现的问题,但只靠来自空气中的阻力以及人员处理来消除吊罐危险状态,不仅浪费时间和影响生产效率,严重时还会引发生产事故。因此,在缆机吊运吊罐入仓时需要用一种吊罐防摆控制装置使吊罐在运行过程中始终保持安全姿态,降低安全风险,提高缆机入仓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缆机吊罐运输过程中的吊罐防摆装置,以解决缆机吊罐运输过程中遇到大风等情况过度摆动造成危险的问题。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用于缆机吊罐运输过程中的吊罐防摆装置,包括吊罐,吊罐通过缆绳悬吊在缆机的小车上,吊罐外侧固设有多个吸风装置,吸风装置绕吊罐轴线均匀分布,吸风装置包括吸风管道和固定安装在吸风管内的风机;
[0008]还包括位置采集装置、控制器和设置在监控室内的计算机,位置采集装置和控制器均固定安装在吊罐上,控制器控制风机启停;
[0009]位置采集装置包括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吸风管道为倒L形,吸风管道的L形的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吸风口,吸风管道的L形的底端的底部开设有排风口,吊罐外侧套装有上下封闭箱体,吸风管道靠近吸风口的一端贯穿箱体侧壁,吸风管道靠近排风口的一端贯穿箱体底壁,风机固设在L形的顶端的内底壁处。
[0011]进一步地,所述吸风管道的L形的顶端的内底壁靠近吸风口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架,风机顶端与固定支架固定连接。
[0012]进一步地,所述风机包括壳体,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连接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转子,第一转子的下方设置有第二转子,第二转子固定连接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连接轴与壳体的内部转动连接,壳体的内部的后壁固定连接有电机,第一连接轴的外侧套设有主动轮,电机的驱动前端与主动轮固定连接,主动轮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从动轮,主动轮的外侧套设有皮带,皮带的内部套设有第二从动轮,第二从动轮与第二连接轴固定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吸风装置至少具有四个。
[0014]进一步地,所述无线通信模块为GPRS无线通信模块。
[0015]进一步地,所述缆机的小车上设有风速风向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和称重传感器均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将检测信号传输到计算机。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通过GPS定位模块实时采集吊罐的三维坐标,将坐标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到计算机,由计算机对吊罐运输状态作出实时判断,通过风机将作用于吊罐侧壁的风抽入吸风管道并向下排出获得反冲力,使吊罐状态尽快恢复正常,避免了吊罐依靠空气中的阻力以及人员处理来消除吊罐危险状态而浪费时间和影响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0019]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2为吊罐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为A部放大图;
[0022]图4为第一转子和第二转子连接示意图;
[0023]图5为电气连接关系示意图。
[0024]图中,吊罐1、吸风装置2、吸风管道21、吸风口211、排风口212、支架213、风机22、第一转子221、第二转子222、第一连接轴223、第二连接轴224、壳体225、主动轮226、第一从动轮227、皮带228、第二从动轮229、缆机3、小车4、箱体5。
具体实施方式
[0025]如图1

2所示,一种用于缆机吊罐运输过程中的吊罐防摆装置,包括吊罐,吊罐通过缆绳悬吊在缆机3的小车4上,吊罐1外侧固设有多个吸风装置2,吸风装置2绕吊罐1轴线均匀分布,吸风装置2包括吸风管道21和固定安装在吸风管道21内的风机22;
[0026]还包括位置采集装置、控制器和设置在监控室内的计算机,位置采集装置和控制器均固定安装在吊罐1上,控制器控制风机22启停;
[0027]位置采集装置包括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器连接。
[0028]收集水利工程大坝施工现场数据,通过计算机建模预测吊罐1运输最优线路以及运输路线合理误差范围,GPS定位模块实时采集吊罐1的三维坐标,将坐标数据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传输到计算机,计算机将坐标数据与预先建模坐标数据进行对比处理,计算机对吊罐1的运输状态作出判断后,通过无线通讯模块向控制器发出控制指令控制对应风机22运行,可以选择的,控制器为因特尔MCS

51系列单片机,GPS定位模块为GS03系列北斗系统GPS定位器。
[0029]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吸风管道21为倒L形,吸风管道21的L形的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吸风口211,吸风管道21的L形的底端的底部开设有排风口212,吊罐1外侧套装有上下封闭的箱体5,吸风管道21靠近吸风口211的一端贯穿箱体5侧壁,吸风管道21靠近排风口212的一端贯穿箱体5底壁,风机22固设在L形的顶端的内底壁处。
[0030]优选的方案中,所述吸风管道21的L形的顶端的内底壁靠近吸风口21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架213,风机22顶端与固定支架213固定连接。
[0031]如图3

4所示,优选的方案中,所述风机22包括壳体22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缆机吊罐运输过程中的吊罐防摆装置,包括吊罐(1),吊罐(1)通过缆绳悬吊在缆机(3)的小车(4)上,其特征在于:吊罐(1)外侧固设有多个吸风装置(2),吸风装置(2)绕吊罐(1)轴线均匀分布,吸风装置(2)包括吸风管道(21)和固定安装在吸风管道(21)内的风机(22);还包括位置采集装置、控制器和设置在监控室内的计算机,位置采集装置和控制器均固定安装在吊罐(1)上,控制器控制风机(22)启停;位置采集装置包括GPS定位模块和无线通信模块,GPS定位模块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计算机连接,计算机通过无线通信模块与控制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缆机吊罐运输过程中的吊罐防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道(21)为倒L形,吸风管道(21)的L形的顶端的一侧开设有吸风口(211),吸风管道(21)的L形的底端的底部开设有排风口(212),吊罐(1)外侧套装有上下封闭箱体(5),吸风管道(21)靠近吸风口(211)的一端贯穿箱体(5)侧壁,吸风管道(21)靠近排风口(212)的一端贯穿箱体(5)底壁,风机(22)固设在L形的顶端的内底壁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缆机吊罐运输过程中的吊罐防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风管道(21)的L形的顶端的内底壁靠近吸风口(211)的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架(213),风机(22)顶端与固定支架(21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雨陈述王建平
申请(专利权)人:三峡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