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农林作物叶面菌液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832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农林作物叶面菌液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农林作物叶面菌液通过以生物有机肥浸出液作为农林作物叶面菌液的形态基质,以壳寡糖为植物疫苗的核心物质,再加入水解羽毛复合氨基酸、复合益生菌菌液进行混合配伍,最终制成所述农林作物叶面菌液在壳寡糖的作用下,使得生物有机肥浸出液、水解羽毛复合氨基酸和复合益生菌菌液的功效得以协同发挥,在促进植物生长、抑制有害细菌、提高单柱果疏产量、提高果蔬品质、降低农药和重金属残留等方面起到相辅相成、增强免疫、源头解决的协同功效。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述的农林作物叶面菌液为生态绿色种植提供了可能,大大降低了农药和化肥的使用量,推动了农业种植向生态循环和绿色安全方面发展。发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农林作物叶面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叶面肥
,具体涉及一种农林作物叶面菌液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我国是农业大国,每年化肥用量位居世界首位,可达1亿多吨。化肥的诞生打破了我国传统农业施肥方式,开创了农业用肥新纪元,化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化肥的大量施用,导致土壤结构破坏,肥力下降,作物品质变劣,肥料利用率低,造成农业生产成本不断上升,同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日益明显。
[0003]叶面肥是营养元素施用于农作物叶片表面通过叶片的吸收而发挥其功能的一种肥料类型。研究表明,喷施到植物表面的营养物质可以通过植物页面气孔和角质层中的“间隙”被吸收进入植物体内进而被转化和利用。植物叶片表面分布许多微小的气孔,它们在行使气体交换功能的同时还便于营养物质的进入,是植物吸收页面肥的主要通道。
[0004]叶面肥分粉状和液体两种存在形式,我国目前流行的叶面肥按照功能作用分为营养型和功能型两大类。其中营养型叶面肥主要由微量元素组成,功能型叶面肥主要由无机营养元素和植物生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农林作物叶面菌液,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生物有机肥浸出液,2000

2010重量份;壳寡糖,0.03

0.13重量份;水解羽毛复合氨基酸,0.4

2.5重量份;复合益生菌菌液,0.5

4.0重量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林作物叶面菌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有机肥浸出液采用如下方法制得,具体为:(S1)取羊粪和菇渣,粉碎,混合搅拌后,得到混合料;(S2)向步骤(S1)所得混合料加入活性菌液,搅拌混合,堆肥,进行腐熟发酵,得到有机肥;(S3)向所述有机肥中加入水,浸泡5

7天,过滤浸出,得到浸出液即为所述生物有机肥浸出液。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林作物叶面菌液,其特征在于,步骤(S1)中,羊粪和菇渣的质量比为30

95:4.8

65;步骤(S2)中,所述活性菌液的组成为:0.2%

4%发酵菌、0.08%

1%蛋白胨、0.05%

0.25%复合益生菌,余量的水;所述复合益生菌组成为:0.0175%

0.0875%解淀粉芽孢杆菌、0.015%

0.075%植物乳酸菌、0.0175%

0.0875%酿酒酵母菌;所述活性菌液的添加量占所述混合料质量的4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农林作物叶面菌液,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腐熟发酵进行四次,具体操作为:堆肥,进行第一次翻堆,待堆内温度达75℃时进行第一次腐熟发酵;一次发酵完成后,二次翻堆,待堆内温度达75℃时进行第二次腐熟发酵;二次发酵完成后,三次翻堆,待堆内温度降至25℃时进行第三次腐熟发酵;三次发酵完成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明娟李远哲李茂林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格莱克农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