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83223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原料包括:酚醛树脂3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材料
,特别是涉及一种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人们对住宅、办公、商务等建筑需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建筑能耗在人类整体能源消耗中占比高达30

40%,实现建筑节能具有重大意义。
[0003]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是改善居住环境和使用环境的一个重要方面,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对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具有重要作用。
[0004]外墙保温是将外墙保温材料设置在外墙一侧的保温方式,通常采用外墙外保温系统来实现。建筑外墙使用保温材料时,多使用苯板、挤塑板或聚氨酯发泡等保温材料,虽然这些材料能够实现保温隔热效果,但是它们的防火性能差,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技术所限,现有建筑外墙保温材料所能实现的阻燃性能难以满足实际应用需求,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0005]同时,外墙保温材料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力学性能,如何使得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在力学性能复合要求的基础上,兼具优异的隔热效果和阻燃性能是建材领域需要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使建筑外墙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优异的隔热效果和阻燃性能。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方案: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0009]酚醛树脂3

5份,聚苯乙烯树脂6

10份,苯丙乳液6

8份,陶瓷粉体5

6份,硼化锆3

8份,聚磷酸铵10

12份和碳化硅2

3份。
[0010]进一步地,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
[0011]酚醛树脂3份,聚苯乙烯树脂6份,苯丙乳液8份,陶瓷粉体6份,硼化锆8份,聚磷酸铵10份和碳化硅3份。
[0012]进一步地,所述陶瓷粉体为碳化硼或堇青石粉。
[0013]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上述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制备步骤:
[0014](1)将陶瓷粉体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预处理,烘干后得到预处理的陶瓷粉体;
[0015](2)将酚醛树脂加入聚苯乙烯树脂中,搅拌混合均匀;
[0016](3)将步骤(2)得到的树脂材料与苯丙乳液混合,加入聚磷酸铵和碳化硅,搅拌,得到混合物;
[0017](4)搅拌条件下,向所述混合物中加入预处理的陶瓷粉体和硼化锆,加入完成后,
进行固化、煅烧,即得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
[0018]进一步地,所述预处理为超声分散5

10min,然后抽滤、清洗至滤液呈中性。
[0019]进一步地,所述固化是在20

25MPa、180

200℃下固化1

1.5h。
[0020]进一步地,所述煅烧是在1200

1500℃下煅烧2

3h。
[0021]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
[0022]1.本专利技术利用酚醛树脂对聚苯乙烯树脂进行改性,使得树脂组分的力学特性得到改善,进而在保证隔热性能的基础上赋予保温复合材料优异的力学性能。
[0023]2.本专利技术的原料组分中添加有陶瓷粉体,加入的硼化锆在高温煅烧过程中会促使陶瓷粉体形成致密的保护层,增强陶瓷粉体的阻燃性能。
[0024]3.聚磷酸铵为膨胀性阻燃剂,本专利技术加入苯丙乳液提高了聚磷酸铵的流动性和填充密度,并且,在苯丙乳液存在的条件下,加入的碳化硅组分能够提高具有膨胀性的阻燃剂生成的碳量,使得膨胀性阻燃剂的膨胀率变大,改善复合材料的防火阻燃性能。
[0025]4.本专利技术以树脂与乳液进行复配,配以阻燃组分,使得制备得到的外墙保温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以及优异的隔热效果和阻燃性能,大大降低了建筑物的能耗,具有良好的经济价值;同时,本专利技术制备过程的工艺参数易于控制,过程简单,可实现大规模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26]现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专利技术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0027]应理解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专利技术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0028]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专利技术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专利技术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0029]在不背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专利技术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本专利技术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0030]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0031]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份”如无特别说明,均按质量份计。
[0032]实施例1
[0033]一种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按照质量份计,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0034]酚醛树脂3份,聚苯乙烯树脂6份,苯丙乳液8份,陶瓷粉体6份,硼化锆8份,聚磷酸铵10份和碳化硅3份。
[0035]本实施例所用陶瓷粉体为碳化硼。
[0036]制备方法如下:
[0037](1)将陶瓷粉体置于氢氧化钠水溶液(质量浓度6%)中超声分散5min,然后抽滤、清洗至滤液呈中性,将陶瓷粉体烘干,得到预处理的陶瓷粉体;
[0038](2)将酚醛树脂加入聚苯乙烯树脂中,搅拌混合均匀;
[0039](3)将步骤(2)得到的树脂材料与苯丙乳液混合,加入聚磷酸铵和碳化硅,维持搅拌状态20min,得到混合物;
[0040](4)搅拌条件下,向混合物中加入预处理的陶瓷粉体和硼化锆,加入完成后,在20MPa、180℃下固化1h,然后在1200℃下煅烧2h,即得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
[0041]实施例2
[0042]酚醛树脂4份,聚苯乙烯树脂8份,苯丙乳液7份,陶瓷粉体5份,硼化锆6份,聚磷酸铵12份和碳化硅2份。...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酚醛树脂3

5份,聚苯乙烯树脂6

10份,苯丙乳液6

8份,陶瓷粉体5

6份,硼化锆3

8份,聚磷酸铵10

12份和碳化硅2

3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原料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酚醛树脂3份,聚苯乙烯树脂6份,苯丙乳液8份,陶瓷粉体6份,硼化锆8份,聚磷酸铵10份和碳化硅3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其特征在于,所述陶瓷粉体为碳化硼或堇青石粉。4.一种如权利要求1

3任一项所述的建筑外墙保温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制备步骤:(1)将陶瓷粉体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进行预处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灵灵张立萍祝汉国董莉李世鹏张新功刘晨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