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量子密钥分发方法以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0001]本公开涉实施例涉及信息安全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量子密钥分发方法以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量子密钥分发(Quantum Key Distribution,QKD)于1984年被Bennett和Brassard提出,因其具有较高的安全性逐渐受到研究人员的重视。它解决的是密钥分发的安全性难题,结合一次一密的加密方式,能够保证双方无条件的安全通信。该技术可广泛应用于国防,政府机关以及银行等高机密性机构。
[0003]在实现本公开构思的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相关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基于可信中继的量子密钥分发网络的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量子密钥分发方法以及量子密钥分发系统。
[0005]本公开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应用于能够分别与第二中继端和用户端通信连接的第一中继端,上述方法包括:
[0006]获取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其中,上述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应用于能够分别与第二中继端和用户端通信连接的第一中继端,所述方法包括:获取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其中,所述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包括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编码信号、第二标识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编码信号;响应于所述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在确定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为同一城域标识的情况下,建立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用户端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用户端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通道,其中,所述量子密钥分发通道用于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用户端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用户端共享相同的量子密钥;以及在确定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不为同一城域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中继端发送所述量子密钥分发请求,以使得所述第二中继端响应于所述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建立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用户端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用户端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通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确定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为同一城域标识的情况下,建立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用户端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用户端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通道,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为同一城域标识的情况下,分别对所述第一编码信号和所述第二编码信号进行联合测量,得到与所述第一编码信号和所述第二编码信号共同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以及分别向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端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端发送共同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以使得所述第一用户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端对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进行后处理,得到共享密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分别向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端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用户端发送共同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以使得所述第一用户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端对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进行后处理,得到共享密钥,包括:基于测量设备无关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分别向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一用户端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二用户端发送共同的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以使得所述第一用户端和所述第二用户端对所述第一测量结果与所述第二测量结果进行后处理,得到所述共享密钥。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向所述第二中继端发送所述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包括:基于双场量子密钥分发协议,向所述第二中继端发送所述量子密钥分发请求。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一中继端包括第一光开关、第一偏振控制器、第一偏振分束器、第二偏振控制器、第二偏振分束器、光分束器、第一单光子探测器和第二单光子探测器;所述分别对所述第一编码信号和所述第二编码信号进行联合测量,得到与所述第一编码信号和所述第二编码信号共同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包括:利用所述第一光开关分别将第一初始量子光信号和第二初始量子光信号发送至第一偏振控制器和第二偏振控制器,其中,所述第一初始量子光信号包括所述第一编码信号,所述第二初始量子光信号包括所述第二编码信号;
所述第一偏振控制器根据第一探测信号,对所述第一初始量子光信号的参考系进行处理,得到第一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一探测信号利用第一光探测器对第二光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二光信号是利用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对所述第一光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利用所述第一偏振分束器处理所述第一光信号,得到第三光信号;所述第二偏振控制器根据第二探测信号,对所述第二初始量子光信号的参考系进行处理,得到第四光信号,其中,所述第二探测信号利用第二光探测器对第五光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所述第五光信号是利用第二偏振分束器对所述第四光信号进行处理得到的;利用所述第二偏振分束器处理所述第四光信号,得到第六光信号;利用所述光分束器处理所述第三光信号和所述第六光信号,得到第七光信号和第八光信号;利用所述第一单光子探测器对所述第七光信号进行联合测量,得到第一目标信号,其中,所述第一目标信号包括与所述第一编码信号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利用所述第二单光子探测器对所述第八光信号进行联合测量,得到第二目标信号,其中,所述第二目标信号包括与所述第二编码信号对应的第二测量结果。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在确定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不为同一城域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中继端发送所述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包括:在确定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不为同一城域标识的情况下,利用所述第一光开关将所述量子密钥分发请求传输至所述第二中继端。7.一种量子密钥分发方法,应用于能够与第一中继端通信连接的第二中继端,所述方法包括:接收来自所述第一中继端的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其中,所述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包括第一标识、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编码信号、第二标识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二编码信号,所述量子密钥分发请求是所述第一中继端响应于所述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在确定所述第一标识和所述第二标识不为同一城域标识的情况下,向所述第二中继端发送的;以及响应于所述量子密钥分发请求,建立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用户端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用户端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通道,其中,所述量子密钥分发通道用于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用户端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用户端共享相同的量子密钥。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建立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用户端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用户端之间的量子密钥分发通道,包括:分别对所述第一编码信号和所述第二编码信号进行联合测量,得到与所述第一编码信号和所述第二编码信号共同对应的第一测量结果和第二测量结果;通过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中继端向和与所述第二标识对应的第一中继端分别向与所述第一标识对应的第一用户端和与所述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飞虎,李蔚,张立康,韦克金,潘建伟,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