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
技术介绍
1、工业废水处理是当前全球环境治理的重要议题之一,尤其是在化工、冶金、电镀、制药等行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高浓度、高盐度、难降解的有机废水。这类废水的传统深度处理方法通常采用“高级氧化-反渗透浓缩-纳滤分盐-结晶”处理工艺,以实现污染物降解、废水回用和结晶盐回收。然而,这一工艺流程在实际应用中仍面临诸多挑战。
2、高级氧化技术是工业废水处理中常用的方法之一,例如芬顿氧化、臭氧氧化、光催化氧化、过硫酸盐活化等。这些技术虽然能有效破坏有机污染物的化学结构,提高废水的可生化性,降低出水的有机物含量,但仍存在不足。其氧化剂的投加量较大,运行成本高,部分技术(如芬顿氧化)需要严格控制ph条件,并产生大量污泥,增加了二次污染处理的难度,工业适应性受限。因此,高级氧化技术虽能有效降解污染物,但在能耗和经济性上仍存在改进空间。
3、反渗透膜被广泛用于工业废水的浓缩与回用,能够去除溶解性盐类和有机污染物,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然而,反渗透膜处理高盐、高有机污染物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生化处理单元的运行温度为25~35℃,溶解氧浓度为2mg/L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生化出水的COD为500mg/L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催化纳滤膜处理单元中设置的催化纳滤膜包括支撑底膜和复合在所述支撑底膜单侧表面的聚酰胺催化活性层;所述聚酰胺催化活性层由含有胺类单体的水相溶液与含有酰氯类单体的油相溶液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后,再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业废水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生化处理单元的运行温度为25~35℃,溶解氧浓度为2mg/l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生化出水的cod为500mg/l以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催化纳滤膜处理单元中设置的催化纳滤膜包括支撑底膜和复合在所述支撑底膜单侧表面的聚酰胺催化活性层;所述聚酰胺催化活性层由含有胺类单体的水相溶液与含有酰氯类单体的油相溶液进行界面聚合反应后,再进行催化活性分子修饰形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处理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b)中,所述催化纳滤膜处理单元中设置的催化纳滤膜的平均孔径为0.7~1.5nm,截留分子量为80~300d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允坤,张浩,齐奇,曹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