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薄设计正反通用的全热交换除霾一体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2908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纤薄设计正反通用的全热交换除霾一体机,包括封闭的机体,机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热交换芯,第一隔板将机体分割为上前进风腔和下前出风腔,第二隔板将机体分割为上后出风腔和下后进风腔,所述的上前进风腔、热交换芯的进气道和下后进风腔组成了进气流道,所述的下前出风腔、热交换芯的出气道和上后出风腔组成了出气流道,下前出风腔内设有抽气风机,下后进风腔内设有进气风机。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纤薄设计正反通用的全热交换除霾一体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全热交换除霾一体机领域,特别地,涉及纤薄设计正反通用的全热交换除霾一体机。

技术介绍

[0002]现有市场上的新风换气装置具有独立的排风及送风系统,受污染的空气经排风口、排风管道及排风机排至室外,室外的新鲜空气则通过送风机、送风管道和送风口送入室内;排风机和送风机同置于一个箱体内,风机工作时,送入的新风和排出的空气会同时经过风机箱体内热交换芯,借助热交换芯,排出的空气和送入的新风会进行热量交换,回收能量。
[0003]但是,如中国专利技术专利专利号为201710466124.2,专利名称为一种全热除霾新风一体机,具有以下缺点:1:结构设计比较厚重;2:正反不能随意安装;3:送风流道和排风流道设计复杂迂回。4:完全借助热交换芯进行换热,能耗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纤薄设计正反通用的全热交换除霾一体机,以达到设备轻薄、正反通用、上下流道全热交换的目的。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纤薄设计正反通用的全热交换除霾一体机,包括封闭的机体,机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热交换芯,第一隔板将机体分割为相互换热的上前进风腔和下前出风腔,第二隔板将机体分割为相互换热的上后出风腔和下后进风腔,所述的上前进风腔、热交换芯的进气道和下后进风腔组成了进气流道,所述的下前出风腔、热交换芯的出气道和上后出风腔组成了出气流道,下前出风腔内设有抽气风机,下后进风腔内设有进气风机。
[0006]进一步,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厚度为0.5mm

2mm,且由金属制成。
[0007]进一步,所述热交换芯的两侧设有前分离框和后分离框,前分离框设有前密封板,前密封板位于前分离框的中心下方,前密封板将前分离框分割成前上孔和前下孔,后分离框设有后密封板,后密封板位于后分离框的中心上方,后密封板将后分离框分割成后上孔和后下孔。
[0008]进一步,所述的前密封板上设有承重条,所述的后密封板上设有承重条,热交换芯左右两侧设有呈“C”形状的承重套,承重套卡接在承重条上,承重套内设有胶条,热交换芯上下两侧设有定位条,定位条上卡接有胶条,所述机体的上下内部分别固定贴合有上顶板和下顶板,所述上顶板与下顶板分别与位于热交换芯上下两侧的胶条抵触,所述热交换芯两端与机体内壁密封连接。
[0009]进一步,第一隔板包括第一前板、第二前板和第三前板,第三前板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前板的水平高度,第二前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前板和第三前板相连,第一前板与前密
封板密封连接。
[0010]进一步,第二隔板包括第一后板、第二后板和第三后板,第三后板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后板的水平高度,第二后板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后板和第三后板相连,第一后板与后密封板密封连接。
[0011]进一步,所述的第三前板设有第一缺口,机体内设有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斜板,第一前挡板和第二前斜板相连,且分别密封连接第一缺口处,第二前斜板沿着抽气风机的一侧倾斜并与机体内壁密封连接。
[0012]进一步,所述的第三后板设有第二缺口,机体内设有第一后挡板和第二后斜板,第一后挡板和第二后斜板相连,且分别密封连接第二缺口处,第二后斜板沿着进气风机的一侧倾斜并与机体内壁密封连接。
[0013]进一步,所述的机体上设有上板,上板固定贴合机体上壁,上板与第一前板之间依次设有粗过滤器和静电高压包,粗过滤器和静电高压包分别通过若干个截面呈“L”型的挡条限位,所述机体上设有下板,下板固定贴合机体下壁,第一后板与下板之间设有精过滤器,精过滤器通过若干个截面呈“L”型的挡条限位。
[0014]进一步,所述机体的一侧设有前进风口和前出风口,另一侧设有后进风口和后出风口,前进风口、前出风口、后进风口和后出风口位于同一水平高度,前进风口的口径、前出风口的口径、后进风口的口径和后出风口的口径相同。
[0015]本专利技术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本专利技术的进气流道和出气流道呈倒“X”型状的换热流道,设计更加合理,排气与进气更加流畅。
[0016]2:未进入热交换芯的上后出风腔内的室内污浊空气与已经进入热交换芯的下后进风腔内的室外新鲜空气再一次进行上下热交换;以及未进入热交换芯的上前进风腔的室外新鲜空气和已经进入热交换芯的下前出风腔的室内污浊空气再一次进行上下热交换,如此设计,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机体内部每个部位都在进行热交换,节能降耗,同时,平衡了机体的内部的运行温度,防止机体局部温度过高的现象发生。
[0017]3:热交换芯的承重在于承重条与承重套上,为中心承重,无论正面安装或者反面安装,两侧的胶条均分别与上顶板与下顶板抵触,且胶条处于受挤压状态,起到密封作用,通过多个方向对粗过滤器、静电高压包和精过滤器进行限位和固定,使得本专利技术可以正面安装或者反面安装,如此一来,在局限位置空间更加方便安装。
[0018]4:第三后板和第三前板上浮设计,第一后板和第一前板下沉设计,既让其他配件安装的更加紧凑,又让上前进风腔的容积和下后进风腔的容积之和与上后出风腔的容积和下前出风腔的容积之和相差不大,配合前进风口的口径、前出风口的口径、后进风口的口径和后出风口的口径相同,让进风量与出风量相近,设备运行更加合理,热风量与冷风量相差不大,换热效果更好,换热更均匀。
[0019]5:热交换器中间承重设计、第三后板和第三前板上浮设计,第一后板和第一前板下沉设计,配合前密封板设计、后密封板设计、第二前斜板和第二后斜板的回转设计,使得本专利技术的机体可以设计的更加轻薄,其厚度仅仅为热交换芯的厚度加上顶板、下顶板以及机体的两侧壁厚,没有其他多余的浪费空间和浪费结构。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突出抽气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突出第一隔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机体敞开且突出抽气风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机体敞开且突出第二后斜板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热交换芯承重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的主视示意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以使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2]如图2、图3、图4、图5、图6和图8所示纤薄设计正反通用的全热交换除霾一体机,包括封闭的机体1,机体1内设有第一隔板2、第二隔板3和热交换芯4,第一隔板2将机体1前半部分分割为上前进风腔201和下前出风腔202,第二隔板3将机体1后半部分分割为上后出风腔301和下后进风腔302,所述的上前进风腔201、热交换芯4的进气道和下后进风腔302组成了进气流道,所述的下前出风腔202、热交换芯4的出气道和上后出风腔301组成了出气流道,下前出风腔202内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纤薄设计正反通用的全热交换除霾一体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封闭的机体,机体内设有第一隔板、第二隔板和热交换芯,第一隔板将机体分割为相互换热的上前进风腔和下前出风腔,第二隔板将机体分割为相互换热的上后出风腔和下后进风腔,所述的上前进风腔、热交换芯的进气道和下后进风腔组成了进气流道,所述的下前出风腔、热交换芯的出气道和上后出风腔组成了出气流道,进气流道和出气流道呈倒“X”型的换热流道,下前出风腔内设有抽气风机,下后进风腔内设有进气风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薄设计正反通用的全热交换除霾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板和第二隔板的厚度为0.5mm

2mm,且由金属制成。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薄设计正反通用的全热交换除霾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热交换芯的两侧设有前分离框和后分离框,前分离框设有前密封板,前密封板位于前分离框的中心下方,前密封板将前分离框分割成前上孔和前下孔,后分离框设有后密封板,后密封板位于后分离框的中心上方,后密封板将后分离框分割成后上孔和后下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纤薄设计正反通用的全热交换除霾一体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前密封板上设有承重条,所述的后密封板上设有承重条,热交换芯左右两侧设有呈“C”形状的承重套,承重套卡接在承重条上,承重套内设有胶条,热交换芯上下两侧设有定位条,定位条上卡接有胶条,所述机体的上下内部分别固定贴合有上顶板和下顶板,所述上顶板与下顶板分别与位于热交换芯上下两侧的胶条抵触,所述热交换芯两端与机体内壁密封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纤薄设计正反通用的全热交换除霾一体机,其特征在于:第一隔板包括第一前板、第二前板和第三前板,第三前板的水平高度高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若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艾玛特环境设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