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康德专利>正文

地球转盘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264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教学仪器,尤其是一种地球转盘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地球转盘仪,包括绕共同轴旋转的上层圆盘、固定底板、下层圆盘,其中:固定底板位于上层圆盘与下层圆盘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球状地球仪转化为平面形式,便于演示复杂的、抽象的地理现象;可以将地理事物抽象为关键的点、线、圈、面;将枯燥的文字描述和解题过程转变为有趣的图上操作过程;将繁杂的抽象思维过程简化为简单的形象思维过程。(*该技术在201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仪器,尤其是一种地球转盘仪
技术介绍
目前,地球仪以立体的球状为主,球状地球仪的特点是地形、行政区的表达直观,但在演示复杂的、抽象的地理现象时,球状地球仪就显得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球转盘仪,该地球转盘仪将球状地球仪转化为平面形式,便于演示复杂的、抽象的地理现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地球转盘仪,包括绕共同轴旋转的上层圆盘、固定底板、下层圆盘,其中固定底板位于上层圆盘与下层圆盘之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球状地球仪转化为平面形式,便于演示复杂的、抽象的地理现象;可以将地理事物抽象为关键的点、线、圈、面;将枯燥的文字描述和解题过程转变为有趣的图上操作过程;将繁杂的抽象思维过程简化为简单的形象思维过程。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地球转盘仪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地球转盘仪演示部分地理现象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地球转盘仪演示部分地理现象的俯视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上层圆盘1、固定底板2、下层圆盘3。具体实施方式地球转盘仪,包括绕共同轴旋转的上层圆盘1、固定底板2、下层圆盘3,其中固定底板2位于上层圆盘1与下层圆盘3之间。上层圆盘1代表北半球的正投影,下层圆盘3代表南半球的正投影。结合图3,可以更好的理解地球转盘仪的作用N、A、B、C、D均为固定点;中间圆面为上层圆盘1,是北半球示意面板,可旋转;下面的方的面为固定底板2;NA为12时太阳直射位置;NB为0(24)时所在位置;NC为18时所在位置;ND为18时所在位置;CND为春秋分晨昏线所在位置;中间虚线小圆为北极圈;外围虚线大圆为北回归线;左侧虚线圆弧为夏至日晨昏线;右侧虚线圆弧为冬至日晨昏线;NE为本初子午线;NF为东经90度经线;NG为180度国际日期变更线;NH为西经90度经线。当演示地理现象时可以让复杂的地理知识难点和重点转化为学生容易接受的简单操作,建立正确的地球运动变化常识,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有效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轻松提高学生在地球自转运动以及相关方面的考试成绩。权利要求1.一种地球转盘仪,包括绕共同轴旋转的上层圆盘(1)、固定底板(2)、下层圆盘(3),其特征在于固定底板(2)位于上层圆盘(1)与下层圆盘(3)之间。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教学仪器,尤其是一种地球转盘仪。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地球转盘仪,包括绕共同轴旋转的上层圆盘、固定底板、下层圆盘,其中固定底板位于上层圆盘与下层圆盘之间。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将球状地球仪转化为平面形式,便于演示复杂的、抽象的地理现象;可以将地理事物抽象为关键的点、线、圈、面;将枯燥的文字描述和解题过程转变为有趣的图上操作过程;将繁杂的抽象思维过程简化为简单的形象思维过程。文档编号G09B27/00GK2775779SQ200520095069公开日2006年4月26日 申请日期2005年1月28日 优先权日2005年1月28日专利技术者李康德 申请人:李康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地球转盘仪,包括绕共同轴旋转的上层圆盘(1)、固定底板(2)、下层圆盘(3),其特征在于:固定底板(2)位于上层圆盘(1)与下层圆盘(3)之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康德
申请(专利权)人:李康德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6[中国|江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