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曝气旋流反应絮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8159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曝气旋流反应絮凝装置,包括第一桶体,所述第一桶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桶体,所述第二桶体的底部贯穿所述第一桶体的顶部且连通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连通有第三桶体,所述第一桶体的顶部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所述水槽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进水管;原水通过管体和第三桶体落到沉淀器的上表面,第一水泵启动后,第一进水管将堆积在沉淀器上表面的原水进行吸收,并将原水送入水射器中进行曝气处理,该原水又进入第二桶体与第二桶体内部的原水发生反应,使之原水充分被氧化和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发生分离后,原水通过沉淀器的沉淀后堆积在第一桶体的底部,降低了药耗,提高絮凝沉淀的效果。提高絮凝沉淀的效果。提高絮凝沉淀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曝气旋流反应絮凝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处理
,具体为一种曝气旋流反应絮凝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制水处理工艺流程中,混合和反应是整个反应絮凝过程的重要环节,是进行絮凝和沉淀的重要前提,混合和反应的目的在于使投入水中的混凝剂能迅速而均匀的扩散于水体中,使水中的胶体脱稳,提高凝聚效果,絮凝效果的好坏对最终出水水质影响很大,实现絮凝阶段的高速、高效成为水处理界研究的热点,良好的混合反应对提高絮凝沉淀的效果、降低药耗是必不可少的;良好的絮凝对后续的过滤将产生良好的过滤效果,使过滤后的水质达到生活饮用标准,而井水和水库水为低温、低浊、低活性的水,水中的杂质主要是以细微胶体溶于水中,胶体颗粒保持分散的悬浮状态,具有很强的动力稳定性和胶体稳定性,如何使胶体颗粒脱稳一直是困扰制水界的难题,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不断探索新的方式和方法来解决,但仍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为此,提出一种曝气旋流反应絮凝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曝气旋流反应絮凝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曝气旋流反应絮凝装置,包括第一桶体,所述第一桶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桶体,所述第二桶体的底部贯穿所述第一桶体的顶部且连通有管体,所述管体的底部连通有第三桶体,所述第一桶体的顶部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的上表面焊接有水槽,所述水槽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进水管,所述第二进水管远离所述水槽的一端贯通于所述第二桶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桶体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水泵,所述第一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进水管,所述第一进水管远离所述第一水泵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桶体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出水管,所述第一出水管的外侧壁安装有水射器,所述第一出水管远离所述第一水泵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桶体的顶部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管体和所述第三桶体的内部,所述第一桶体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水泵,所述第二水泵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三出水管,所述第一桶体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沉淀器,所述第三出水管远离所述第二水泵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桶体的外侧壁和所述沉淀器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泵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出水管,所述第一桶体的底部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焊接有螺杆,所述螺杆远离所述伺服电机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桶体的底部且焊接有固定板,所述螺杆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套管,所述套管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上表面均固定连接有鲍尔环,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块的下表面均焊接有第四固定块,所述第一桶体的内部底壁对称开设有两个凹槽,所述第四固定块的下表面滑动连接于所述凹槽的内部,所述第一桶体的外侧壁设置有排污管,所述排污管靠近所述第一桶体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桶体的外侧壁。
[0005]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桶体的下表面焊接有两个第三固定块,两个所述第三固定块的上表面均设置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水平倾斜角度为20
°‑
30
°

[000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四固定块的下表面和外侧壁均粘接有橡胶垫,所述第四固定块的下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弹簧,两个所述弹簧的底部均焊接于所述凹槽的内部底壁。
[000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桶体的底部焊接有U形板,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所述U形板的内壁。
[000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桶体的外侧壁对称焊接有两个支撑架。
[000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桶体的外侧壁铰接有门体,所述门体的前表面一侧焊接有把手。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1]一、本技术在对水体进行处理时,原水通过管体和第三桶体落到沉淀器的上表面,第一水泵启动后,第一进水管将堆积在沉淀器上表面的原水进行吸收,并将原水送入水射器中进行曝气处理,该原水进入第二桶体后与第二桶体内部的原水发生反应,使之原水充分被氧化和水体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发生分离后,原水通过沉淀器的沉淀后堆积在第一桶体的底部,降低了药耗,提高絮凝沉淀的效果;
[0012]二、本技术在对水体进行处理时,通过伺服电机带动螺杆和固定板转动,使固定板对原水进行搅拌,通过螺杆在转动使得套管带动第二固定块和鲍尔环上下移动,从而增加鲍尔环与原水的接触面积,在配合原水形成的涡流增加大小絮体碰撞的机会,使大部分小絮体颗粒变粗变大变结实,并在第一桶体的底部发生沉淀,大大提高了沉淀絮凝的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
[0015]图3为本技术中U形板和第一桶体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本技术中第二固定块和第四固定块连接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第一桶体;2、第一进水管;3、第一板体;4、第一水泵;5、第一出水管;6、水射器;7、第二桶体;8、第二进水管;9、水槽;10、第一固定块;11、管体;12、第三桶体;13、第二出水管;14、第二水泵;15、第二板体;16、第三出水管;17、沉淀器;18、排污管;19、固定板;20、第二固定块;21、倾斜部;22、第三固定块;23、伺服电机;24、U形板;25、支撑架;26、门体;27、把手;28、螺杆;29、套管;30、第四固定块;31、橡胶垫;32、弹簧;33、凹槽;34、鲍尔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
[0020]请参阅图1

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曝气旋流反应絮凝装置,包括第一桶体1,第一桶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桶体7,第二桶体7的底部贯穿第一桶体1的顶部且连通有管体11,管体11的底部连通有第三桶体12,第一桶体1的顶部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10,两个第一固定块10的上表面焊接有水槽9,水槽9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进水管8,第二进水管8远离水槽9的一端贯通于第二桶体7的外侧壁,第一桶体1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板体3,第一板体3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水泵4,第一水泵4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进水管2,第一进水管2远离第一水泵4的一端贯穿第一桶体1的外侧壁,第一水泵4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出水管5,第一出水管5的外侧壁安装有水射器6,第一出水管5远离第一水泵4的一端贯穿第一桶体1的顶部且固定连接于管体11和第三桶体12的内部,第一桶体1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二板体15,第二板体15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水泵14,第二水泵14的进水口连通有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曝气旋流反应絮凝装置,包括第一桶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桶体(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桶体(7),所述第二桶体(7)的底部贯穿所述第一桶体(1)的顶部且连通有管体(11),所述管体(11)的底部连通有第三桶体(12),所述第一桶体(1)的顶部焊接有两个第一固定块(10),两个所述第一固定块(10)的上表面焊接有水槽(9),所述水槽(9)的一侧连通有第二进水管(8),所述第二进水管(8)远离所述水槽(9)的一端贯通于所述第二桶体(7)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桶体(1)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一板体(3),所述第一板体(3)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一水泵(4),所述第一水泵(4)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一进水管(2),所述第一进水管(2)远离所述第一水泵(4)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桶体(1)的外侧壁,所述第一水泵(4)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一出水管(5),所述第一出水管(5)的外侧壁安装有水射器(6),所述第一出水管(5)远离所述第一水泵(4)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桶体(1)的顶部且固定连接于所述管体(11)和所述第三桶体(12)的内部,所述第一桶体(1)的外侧壁焊接有第二板体(15),所述第二板体(15)的上表面安装有第二水泵(14),所述第二水泵(14)的进水口连通有第三出水管(16),所述第一桶体(1)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沉淀器(17),所述第三出水管(16)远离所述第二水泵(14)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桶体(1)的外侧壁和所述沉淀器(17)的上表面,所述第二水泵(14)的出水口连通有第二出水管(13),所述第一桶体(1)的底部安装有伺服电机(23),所述伺服电机(23)的输出端焊接有螺杆(28),所述螺杆(28)远离所述伺服电机(23)的一端贯穿所述第一桶体(1)的底部且焊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如意李彦博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禹洋水处理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