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油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80649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油机,其在气缸中设置了稀燃料气道和浓燃料气道,在曲轴箱中设置了稀燃料扫气道和浓燃料扫气道。曲轴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曲轴腔中的混合气体流动,燃料在混合气体中呈液滴状。混合气体流动时,离心力使燃料向远离轴孔的方向移动,因而在靠近轴孔位置处混合气体中燃料含量较低,形成稀燃料气;远离轴孔位置处形成浓燃料气。稀燃料气和浓燃料气分别容纳在稀燃料气道和浓燃料气道中。活塞下行时,稀燃料气和浓燃料气分别通过稀燃料扫气道和浓燃料扫气道进入工作室中,实现了分层扫气。汽油机无需外加其他部件即可实现分层扫气,因而汽油机的结构得到了简化。因而汽油机的结构得到了简化。因而汽油机的结构得到了简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油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内燃机
,特别涉及一种汽油机。

技术介绍

[0002]非道路点燃式内燃机多用于工程、园林、农机等行业。两冲程汽油机由于体积小,重量轻,升功率大等优点,广泛应用于小型园林工具中。但是两冲程汽油机由于结构的限制,排放废气时常常会有燃料和新鲜气体随废气一同排出。
[0003]现有技术通常采用分层扫气或小孔加速回流扫气的方式减少燃料和新鲜气体的流失。分层扫气的两冲程汽油机往往需要通过复杂的结构将不同的扫气通入气缸内。这不仅提高了两冲程汽油机的加工成本,而且使其更容易损坏。
[0004]因此,如何简化分层扫气的两冲程汽油机的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汽油机,其通过稀燃料气道和浓燃料气储存曲轴转动时产生的稀燃料气和浓燃料气,并将在活塞下行时,通过稀燃料扫气道和浓燃料扫气道分别将稀燃料气和浓燃料气进入气缸,实现分层扫气。稀燃料气道和浓燃料气道以及稀燃料扫气道和浓燃料扫气道的设置简化了汽油机的结构。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汽油机,包括曲轴箱和气缸,所述气缸的内侧壁设有稀燃料扫气道和浓燃料扫气道,所述稀燃料扫气道和浓燃料扫气道均由所述气缸的工作室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气缸的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所述曲轴箱的侧壁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轴孔,所述曲轴箱的内侧壁具有位于所述轴孔外周的回转壁面,所述回转壁面设有可分别与所述稀燃料扫气道和所述浓燃料扫气道连通的稀燃料气道和浓燃料气道,所述稀燃料气道位于所述回转壁面靠近所述轴孔一侧,所述稀燃料气道沿预设弧线由曲轴腔的底部向顶部延伸,所述预设弧线与所述轴孔同心。
[0007]优选地,所述稀燃料扫气道的稀燃料出口和所述浓燃料扫气道的浓燃料出口均低于所述排气口的上端、且高于所述进气口的上端,所述稀燃料出口高于所述浓燃料出口。
[0008]优选地,所述稀燃料扫气道与所述排气口的距离小于所述浓燃料扫气道与所述排气口的距离。
[0009]优选地,当活塞移动至所述稀燃料出口时,曲轴的相位角为第一相位角,所述第一相位角,所述第一相位角的取值范围为116
°
~117
°
,当所述活塞移动至所述浓燃料出口时,曲轴的相位角为第二相位角,所述第二相位角,所述第二相位角的取值范围为117
°
~118
°
,所述第一相位角比所述第二相位角提前1
°

[0010]优选地,所述气缸还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室上方的燃烧室,所述燃烧室与所述工作室之间具有锥形过渡段,所述锥形过渡段的直径由所述燃烧室向所述工作室逐渐增加。
[0011]优选地,所述浓燃料气道包括位于所述回转壁面底部的收集气道和由所述曲轴腔
的底部向顶部延伸的浓气流道,所述稀燃料气道初始端对应的曲轴的相位角大于180
°
,所述浓气流道和所述稀燃料气道分别位于所述轴孔的两侧。
[0012]优选地,所述曲轴腔的上方具有用以连接气缸的连接面,所述连接面具有与活塞间隙配合的活塞孔,所述连接面还具有用以将所述稀燃料气道和稀燃料扫气道连通的稀扫气孔,以及用以将所述浓燃料气道和浓燃料扫气道连通的浓扫气孔。
[0013]优选地,所述稀燃料气道两端均设有用以隔离所述稀燃料气道和所述浓燃料气道的隔板,所述隔板包括位于所述稀燃料气道末端的上隔板和位于所述稀燃料气道初始端的下隔板。
[0014]优选地,所述浓扫气孔包括第一浓扫气孔和位于所述第一浓扫气孔和所述稀扫气孔之间的第二浓扫气孔,所述第一浓扫气孔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浓扫气孔的直径。
[0015]优选地,所述上隔板和所述下隔板均垂直所述回转壁面,所述上隔板的上端与所述连接面相连、且垂直所述连接面,所述轴孔的轴线位于所述上隔板所在的平面中,所述上隔板的下端与所述轴孔外周的安装圈相连,所述上隔板的上端位于所述第二浓扫气孔与所述稀扫气孔之间,所述下隔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安装圈和所述曲轴腔的边壁相连。
[0016]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汽油机,包括曲轴箱和气缸,气缸的内侧壁设有稀燃料扫气道和浓燃料扫气道,稀燃料扫气道和浓燃料扫气道均由气缸的工作室的下端延伸至气缸的进气口和排气口之间,曲轴箱的侧壁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轴孔,曲轴箱的内侧壁具有位于轴孔外周的回转壁面,回转壁面设有可分别与稀燃料扫气道和浓燃料扫气道连通的稀燃料气道和浓燃料气道,稀燃料气道位于回转壁面靠近轴孔一侧,稀燃料气道沿预设弧线由曲轴腔的底部向顶部延伸,预设弧线与轴孔同心。
[0017]曲轴转动过程中,能够带动曲轴腔中的混合气体流动,燃料在混合气体中呈液滴状。混合气体流动时,离心力使燃料向远离轴孔的方向移动,因而在靠近轴孔位置处混合气体中燃料含量较低,形成稀燃料气;远离轴孔位置处形成浓燃料气。稀燃料气和浓燃料气分别容纳在稀燃料气道和浓燃料气道中。活塞下行时,稀燃料气和浓燃料气分别通过稀燃料扫气道和浓燃料扫气道进入工作室中,实现了分层扫气。汽油机无需外加其他部件即可实现分层扫气,因而汽油机的结构得到了简化。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汽油机的爆炸图;
[0020]图2为图1中第一半箱体的侧视图;
[0021]图3为图1中第二半箱体的侧视图;
[0022]图4为图2中第一半箱体的俯视图;
[0023]图5为图3中第二半箱体的俯视图;
[0024]图6为图1中气缸的剖视图;
[0025]图7为图6中排气进扫气过程的示意图。
[0026]其中,图1至图7中的附图标记为:
[0027]气缸1、活塞2、曲轴箱3、曲轴机构4、化油器分总成5、工作室11、燃烧室12、锥形过渡段13、进气口14、排气口15、稀燃料扫气道16、浓燃料扫气道17、稀燃料出口161、浓燃料出口171、废气区101、稀燃料气区102、浓燃料气区103、第一半箱体31、第二半箱体32、稀燃料气道33、浓燃料气道34、上隔板35、下隔板36、轴孔37、稀扫气孔38、浓扫气孔39、收集气道341、浓气流道342、第一浓扫气孔391、第二浓扫气孔392。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为了使本
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油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曲轴箱(3)和气缸(1),所述气缸(1)的内侧壁设有稀燃料扫气道(16)和浓燃料扫气道(17),所述稀燃料扫气道(16)和所述浓燃料扫气道(17)均由所述气缸(1)的工作室(11)的下端延伸至所述气缸(1)的进气口(14)和排气口(15)之间,所述曲轴箱(3)的侧壁具有沿厚度方向贯穿的轴孔(37),所述曲轴箱(3)的内侧壁具有位于所述轴孔(37)外周的回转壁面,所述回转壁面设有可分别与所述稀燃料扫气道(16)和所述浓燃料扫气道(17)连通的稀燃料气道(33)和浓燃料气道(34),所述稀燃料气道(33)位于所述回转壁面靠近所述轴孔(37)一侧,所述稀燃料气道(33)沿预设弧线由曲轴腔的底部向顶部延伸,所述预设弧线与所述轴孔(37)同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燃料扫气道(16)的稀燃料出口(161)和所述浓燃料扫气道(17)的浓燃料出口(171)均低于所述排气口(15)的上端、且高于所述进气口(14)的上端,所述稀燃料出口(161)高于所述浓燃料出口(17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稀燃料扫气道(16)与所述排气口(15)的距离小于所述浓燃料扫气道(17)与所述排气口(15)的距离。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汽油机,其特征在于,当活塞(2)移动至所述稀燃料出口(161)时,曲轴的相位角为第一相位角,所述第一相位角,所述第一相位角的取值范围为116
°
~117
°
,当所述活塞(2)移动至所述浓燃料出口(171)时,曲轴的相位角为第二相位角,所述第二相位角,所述第二相位角的取值范围为117
°
~118
°
,所述第一相位角比所述第二相位角提前1
°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汽油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1)还包括位于所述工作室(11)上方的燃烧室(12),所述燃烧室(12)与所述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大国阮玉根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文信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