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屋面
,具体为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屋顶作为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所造成的室内外温差传热耗热量,大于任何一面外墙或地面的耗热量。在我国大部分的地区,在夏季因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力强,通常屋顶外表面的空气温度能达到60
‑
80℃,顶层室内温度比下层室内温度高出2
‑
4℃;同时,在我国中部地区的冬季温度较低,且未达到开通暖气所需的温度,导致冬季晴天时室内温度与屋顶外部温度相差较大,因此,提高屋面的保温阻热性能,对提高抵抗夏季和冬季室外热作用的能力尤其重要,这也是减少空调耗能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多层建筑围护结构中,屋顶所占面积较小,能耗约占总能耗的8%
‑
10%,如若将屋顶的能耗降低,则室内空调的能耗也将大幅度降低,而且人体舒适性也会大大提高。
[000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建筑本体(1)的顶部找平,并对建筑本体(1)的顶部喷涂防水涂层;步骤二,对建筑本体(1)的顶部和护墙(2)前后内侧壁进行测量,并对建筑本体(1)的顶部和护墙(2)前后内侧壁进行划线打孔;步骤三,将龙骨(3)通过膨胀螺钉安装在建筑本体(1)顶部规划好的位置,并将支撑柱(4)安装在龙骨(3)的上表面,将两个集水槽(5)分别安装在护墙(2)的前后内侧壁上端;步骤四,将连接梁(10)安装到支撑柱(4)的上方;步骤五,将组合好的遮阳板(14)通过铰接轴(13)与集水槽(5)和连接梁(10)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预先对建筑本体(1)的顶部进行清洁,在喷涂防水涂层过程中须涂刷2
‑
3遍防水涂料,且每遍涂刷的涂料厚度为1
‑
1.5mm,并应在前一遍涂刷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遍涂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护墙(2)固定连接在建筑本体(1)的顶部四边,且背面的护墙(2)的下端开设有两个排水口,打孔数量为四个并呈等间距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龙骨(3)上表面预先开设有三个螺纹孔,所述支撑柱(4)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柱(15),且支撑柱(4)下端的螺纹柱(15)螺纹连接在龙骨(3)上的螺纹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中两个集水槽(5)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部和连接梁(10)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有滑槽(6),且滑槽(6)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谭潇,孙映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