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97997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屋面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步骤二、步骤三、步骤四、步骤五。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在建筑本体的顶部设置龙骨,龙骨上螺纹连接支撑柱,并在支撑柱顶部通过螺纹柱和螺纹筒的配合将连接梁与支撑柱连接梁进行连接,并通过连接板将连接梁与护墙进行固定,使连接梁能够快捷稳定的进行安装,通过设置集水槽便于将雨水收集排出,集水槽上的滑槽和连接梁上的滑槽通过滚轮和连接杆与连接轴进行连接,使得移动遮阳板,在铰接轴移动时可以带动遮阳板进行移动和折叠,从而便于人们根据不同的季节来调节遮阳板对建筑本体的顶部进行裸露和遮挡,从而通过遮阳板能够降低屋面的耗能。从而通过遮阳板能够降低屋面的耗能。从而通过遮阳板能够降低屋面的耗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物屋面
,具体为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0002]屋顶作为建筑物外围护结构所造成的室内外温差传热耗热量,大于任何一面外墙或地面的耗热量。在我国大部分的地区,在夏季因光照时间长,太阳辐射能力强,通常屋顶外表面的空气温度能达到60

80℃,顶层室内温度比下层室内温度高出2

4℃;同时,在我国中部地区的冬季温度较低,且未达到开通暖气所需的温度,导致冬季晴天时室内温度与屋顶外部温度相差较大,因此,提高屋面的保温阻热性能,对提高抵抗夏季和冬季室外热作用的能力尤其重要,这也是减少空调耗能改善室内热环境的一个重要措施,在多层建筑围护结构中,屋顶所占面积较小,能耗约占总能耗的8%

10%,如若将屋顶的能耗降低,则室内空调的能耗也将大幅度降低,而且人体舒适性也会大大提高。
[0003]因此亟需设计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建筑本体(1)的顶部找平,并对建筑本体(1)的顶部喷涂防水涂层;步骤二,对建筑本体(1)的顶部和护墙(2)前后内侧壁进行测量,并对建筑本体(1)的顶部和护墙(2)前后内侧壁进行划线打孔;步骤三,将龙骨(3)通过膨胀螺钉安装在建筑本体(1)顶部规划好的位置,并将支撑柱(4)安装在龙骨(3)的上表面,将两个集水槽(5)分别安装在护墙(2)的前后内侧壁上端;步骤四,将连接梁(10)安装到支撑柱(4)的上方;步骤五,将组合好的遮阳板(14)通过铰接轴(13)与集水槽(5)和连接梁(10)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预先对建筑本体(1)的顶部进行清洁,在喷涂防水涂层过程中须涂刷2

3遍防水涂料,且每遍涂刷的涂料厚度为1

1.5mm,并应在前一遍涂刷完全干燥后再进行下一遍涂刷。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护墙(2)固定连接在建筑本体(1)的顶部四边,且背面的护墙(2)的下端开设有两个排水口,打孔数量为四个并呈等间距分布。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中的龙骨(3)上表面预先开设有三个螺纹孔,所述支撑柱(4)的上下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有螺纹方向相反的螺纹柱(15),且支撑柱(4)下端的螺纹柱(15)螺纹连接在龙骨(3)上的螺纹孔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生态屋面系统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三和步骤四中两个集水槽(5)的相互靠近的一侧中部和连接梁(10)前后两侧中部均开设有滑槽(6),且滑槽(6)的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浩谭潇孙映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