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中医面诊仪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中医面诊仪,属于面诊仪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中医通过智能中医面诊仪便于观察患者症状,从而便于中医工作者的诊断。如今使用的智能中医面诊仪通常是放置在桌面上的,但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不能调节智能中医面诊仪的高度,从而影响患者头部的放置,即需要通过调节坐姿而方便将头部放置在智能中医面诊仪内,其调节坐姿是通过调节座椅的前后位置,但这样会增加患者的颈部压力,则会出现患者颈部损伤的问题,特别是颈部受过伤的患者。
[0003]根据专利号为CN108464819A公开了一种能调节的智能中医面诊仪,包括面诊仪本体和其底部的底座,所述底座的顶部设有与面诊仪本体对应的安装槽,所述底座上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端固定连接有L型把手,所述转轴通过限位机构与底座连接,所述转轴远离L型把手的一端贯穿底座并与安装槽的内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轴上固定套接有第一斜齿轮。本专利技术通过L型把手带动转轴的转动,则再通过第一斜齿轮、第二斜齿轮和螺纹杆的配合作用带动两个活动板相对的运动,从而通过调节杆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中医面诊仪,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顶端中间位置处设有仪器本体(2),所述底座(1)的顶端对称固定设有竖板(3),所述竖板(3)对称分布在所述仪器本体(2)的两侧,所述底座(1)内开设有容纳槽(4),所述容纳槽(4)底端内壁的中间位置处开设有凹槽(5),所述凹槽(5)内固定设有电机(6),所述电机(6)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转轴(7),所述转轴(7)上固定套设有齿轮一(8),所述仪器本体(2)内的两侧对称开设有滑槽一(9),所述滑槽一(9)的下部内壁上固定设有螺母座(10),所述螺母座(10)上贯穿螺纹嵌设有螺杆一(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医面诊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底端四角处均固定设有套管(12),所述套管(12)的底端均螺纹嵌设有螺杆二(13),所述螺杆二(13)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玉,曹新启,关心,
申请(专利权)人:睿金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