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7705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1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涉及冷却装置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支撑装置、反应装置、检测装置、回收装置以及冷却区,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架,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以及外壳,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感应器、控制器、储水罐以及进水口,回收装置包括出水口、水泵以及传输管,冷却区包括冷却罐以及连接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外壳与反应罐之间有一段空间帮助抑制反应超温,温度感应器用于检测反应罐温度,一旦温度超过阈值,通过控制器启动储水罐向反应罐和外壳之间注水,降温效果较好且能及时降温,并且对反应无干扰,水冷后的水通过水泵吸出进入冷却罐,可实现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环保方便。方便。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冷却装置
,特别涉及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温度过高会对反应造成一系列的影响,比如影响反应的反应速率等,当温度过高时,可能会导致反应所需活性催化剂甚至反应物本身失去活性,最终反应不能正常发生,正常情况下,反应器床层处于热平衡的状态,当反应器的局部床层或整个反应器的温度超出正常工艺指标的现象,就叫做反应器超温。温度一旦超过正常工艺指标不能及时控制,反应器温度出现大幅度上升,就会造成飞温。
[0003]现有的反应器结构简单,缺少即时冷却装置,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反应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影响正常工作进度且浪费药品,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反应器结构简单,缺少即时冷却装置,在工作时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反应不能正常进行,从而影响正常工作进度且浪费药品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撑装置、反应装置、检测装置、回收装置以及冷却区,所述支撑装置包括安装架,所述反应装置包括反应罐以及外壳,所述反应罐下表面与安装架上表面连接,所述外壳下表面与安装架上表面连接,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温度感应器、控制器、储水罐以及进水口,所述储水罐下表面与安装架上表面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下表面与反应罐外部周侧面连接,所述控制器下表面与外壳外部周侧面连接,所述反应罐以及外壳周侧面均设有一通孔,所述进水口依次穿过两通孔分别与反应罐以及外壳周侧面连接,所述回收装置包括出水口、水泵以及传输管,所述反应罐以及外壳周侧面均设有一圆孔,所述出水口依次穿过两圆孔分别与反应罐以及外壳周侧面连接,所述水泵下表面与安装架上表面连接,所述冷却区包括冷却罐以及连接管,所述传输管一端与冷却罐上表面连接,所述连接管一端与储水罐上表面连接。
[0006]优选地,所述支撑装置还包括支撑脚、加固杆、限位板以及底座,若干所述支撑脚上表面分别与若干限位板下表面连接,若干所述限位板上表面均与底座下表面焊接,若干所述支撑脚一侧表面分别与若干加固杆两端连接,所述安装架下表面与底座上表面焊接,其中,支撑脚有四个,加固杆有四个,限位板有四个,支撑脚起支撑减震作用,利用加固杆增加支撑脚的强度,安装架用于安装其他装置。
[0007]优选地,所述反应装置还包括进料口,出料口、进料门以及出料门,所述外壳以及反应罐上表面均设有一限位孔,所述进料口依次穿过两限位孔分别与外壳以及反应罐连
接,所述进料门一侧表面与进料口一侧表面通过铰链连接,所述外壳以及反应罐周侧面均设有一定位孔,所述出料口依次穿过两定位孔分别与外壳以及反应罐连接,所述出料门一侧表面与出料口一侧表面通过铰链连接,从进料口加入反应物,反应物在反应罐中反应后从出料口放出,反应罐外部有一层外壳,外壳与反应罐之间有一段空间帮助抑制反应超温,及时进行降温。
[0008]优选地,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送水管,所述温度感应器与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送水管一端与进水口一端连接,所述送水管另一端与储水罐上表面连接,反应罐外部的温度感应器用于检测反应罐温度,一旦温度超过反应温度阈值,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启动储水罐向反应罐和外壳之间注水,进行水冷降温,降温效果较好且能及时降温,并且对反应无干扰。
[0009]优选地,所述回收装置还包括抽水管,所述抽水管一端与出水口连接,所述抽水管另一端与水泵上表面连接,所述传输管另一端与水泵上表面连接,水冷后的水通过水泵吸出进入冷却罐,可实现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环保方便。
[0010]优选地,所述冷却区还包括温控元件以及设置板,所述设置板下表面与冷却罐上表面连接,所述温控元件上表面与冷却罐下表面连接,所述温控元件下表面与底座上表面连接,进行降温后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进入冷却罐后,通过设置板调节温控元件,设置冷却罐中出水温度满足反应降温所需要求。冷却罐出水再次进入储水罐进行下一次冷却,操作简单,冷却效率高,冷却效果好,可灵活根据反应所需温度条件进行调节控制。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12]本技术中,从进料口加入反应物,反应物在反应罐中反应后从出料口放出,反应罐外部有一层外壳,外壳与反应罐之间有一段空间帮助抑制反应超温,及时进行降温,反应罐外部的温度感应器用于检测反应罐温度,一旦温度超过反应温度阈值,感应器将信号传递给控制器,通过控制器启动储水罐向反应罐和外壳之间注水,进行水冷降温,降温效果较好且能及时降温,并且对反应无干扰,水冷后的水通过水泵吸出进入冷却罐,可实现循环利用,节约资源,环保方便,进行降温后的水吸收热量,温度升高,进入冷却罐后,通过设置板调节温控元件,设置冷却罐中出水温度满足反应降温所需要求,冷却罐出水再次进入储水罐进行下一次冷却,操作简单,冷却效率高,冷却效果好,可灵活根据反应所需温度条件进行调节控制;
[0013]本技术中,支撑脚起支撑减震作用,利用加固杆增加支撑脚的强度,安装架用于安装其他装置。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的剖面A

A结构示意图;
[0017]图4为本技术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的等轴侧结构示意图。
[0018]图中:100、支撑装置;110、支撑脚;120、加固杆;130、限位板;140、底座;150、安装架;200、反应装置;210、反应罐;220、外壳;230、进料口;240、出料口;250、进料门;260、出料门;300、检测装置;310、温度感应器;320、控制器;330、送水管;340、储水罐;350、进水口;
400、回收装置;410、出水口;420、抽水管;430、水泵;440、传输管;500、冷却区;510、冷却罐;520、连接管;530、温控元件;540、设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0]请参照图1—4所示,本技术为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撑装置100、反应装置200、检测装置300、回收装置400以及冷却区500,支撑装置100包括安装架150,反应装置200包括反应罐210以及外壳220,反应罐210下表面与安装架150上表面连接,外壳220下表面与安装架150上表面连接,检测装置300包括温度感应器310、控制器320、储水罐340以及进水口350,储水罐340下表面与安装架150上表面连接,温度感应器310下表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包括支撑装置(100)、反应装置(200)、检测装置(300)、回收装置(400)以及冷却区(500),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00)包括安装架(150),所述反应装置(200)包括反应罐(210)以及外壳(220),所述反应罐(210)下表面与安装架(150)上表面连接,所述外壳(220)下表面与安装架(150)上表面连接,所述检测装置(300)包括温度感应器(310)、控制器(320)、储水罐(340)以及进水口(350),所述储水罐(340)下表面与安装架(150)上表面连接,所述温度感应器(310)下表面与反应罐(210)外部周侧面连接,所述控制器(320)下表面与外壳(220)外部周侧面连接,所述反应罐(210)以及外壳(220)周侧面均设有一通孔,所述进水口(350)依次穿过两通孔分别与反应罐(210)以及外壳(220)周侧面连接,所述回收装置(400)包括出水口(410)、水泵(430)以及传输管(440),所述反应罐(210)以及外壳(220)周侧面均设有一圆孔,所述出水口(410)依次穿过两圆孔分别与反应罐(210)以及外壳(220)周侧面连接,所述水泵(430)下表面与安装架(150)上表面连接,所述冷却区(500)包括冷却罐(510)以及连接管(520),所述传输管(440)一端与冷却罐(510)上表面连接,所述连接管(520)一端与储水罐(340)上表面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有效抑制反应超温的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装置(100)还包括支撑脚(110)、加固杆(120)、限位板(130)以及底座(140),若干所述支撑脚(110)上表面分别与若干限位板(130)下表面连接,若干所述限位板(130)上表面均与底座(140)下表面焊接,若干所述支撑脚(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董杰
申请(专利权)人:日华化学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