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蓝半硬枝扦插育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75588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59
本申请涉及一种马蓝半硬枝扦插育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1)营建马蓝采穗圃(2)复壮培育母株(3)建立马蓝繁育圃(4)剪取马蓝半硬枝穗条(5)马蓝半硬枝穗条扦插前的消毒处理(6)马蓝半硬枝穗条的扦插(7)扦插后管理。该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马蓝扦插育苗多于春季取穗,采用顶部嫩枝扦插,存在着植株分枝少,茎叶产量低下、苗期管理时间长、管理成本高等缺点,通过优选11月份中下旬由腋芽萌发生长的带至少6节、每条具至少2分枝且基部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马蓝半硬枝扦插育苗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一种马蓝半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应用在马蓝的扦插育苗领域。

技术介绍

[0002]马蓝Baphicacanthus cusia(Nees)Bremek.为爵床科(Acanthaceae)草本植物,又称板蓝、青蓝、南板蓝,主要分布于我国华南和西南地区。马蓝的叶和茎叶经加工制得的深蓝色粉末或团块为中药材青黛,是大宗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泻火定惊的功效。其根茎和根经洗净、干燥制成的中药材南板蓝根,为大宗南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斑的功效(见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5,一部:260)。马蓝茎叶在华南、西南等地常被加工为南大青叶,南大青叶入药,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定惊等功效(见南板蓝(马蓝)栽培技术与综合应用[M].广州:广东科教出版社,张丹雁等编著,2014)。马蓝一身是宝,利用价值高,市场需求量大,然而其野生资源不仅质量不稳定,数量也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因此,需要对其进行人工育苗和规范化种植。
[0003]已有研究报道和公开专利表明,马蓝的育苗方法有种子播种、组织培养和扦插繁殖3种。种子播种繁殖实生种苗,所用的种子是有性后代,存在遗传分离,种子苗不能完全保持母本的优良品质,且马蓝种子的收集必须准确掌握采集时间,果壳完全变黑时易开裂,种子弹跳无法捡拾致使损失殆尽,果壳未变黑时种子太嫩,发芽率不高;再者,杜沛欣(马蓝(南板蓝根)的生物学特性研究[D].广州:广州中医药大学,2008,9

11)报道马蓝种子苗的根系浅表性生长、须根不发达,易倒伏;“利用马蓝种子进行育苗的方法”(申请号201710720762.2)也未阐述种子的收集方法;因此种子育苗在生产上很少应用。马蓝的组织培养技术已有专利技术专利“马蓝的离体培养方法”(专利号ZL 2005100109240)和研究论文报道(张丽梅等.马蓝未成熟种子的组织培养[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7,43(3);陈瑞芳.马蓝组织培养技术及玻璃化防治措施研究[D];孙云玲等.马蓝组培快繁技术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0(9):102

103),但是组织培养生产条件和技术要求比较高,生产成本高,目前尚未能大面积推广。而扦插繁殖生产条件要求低,技术容易掌握和推广,且后代种苗能够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因此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0004]目前我国已有专利和研究论文公开了马蓝扦插育苗技术的研究和实践,但均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没有营建采穗圃,未建立优质插穗的复壮培育方法,都是在栽培大田取穗,而栽培大田上多年生的马蓝老蔸携带多种病原体致使在其上剪取的穗条不仅带菌带病,种质退化严重,健壮的发育枝很少,生长不一致,不是幼嫩枝条就是老化枝,均不是优质插穗,导致扦插繁殖的种苗长势弱、抵抗力差、病虫害频发、产量低;二是扦插育苗的操作不科学,致使扦插过程携带病源和虫源;三是采用顶部嫩枝扦插的种苗大田种植后分蘖慢分枝数少;四是春季扦插需管理一年才出圃,增加了种苗管理时间和成本(本申请仅需管理5

6个月);五是均未跟踪考察扦插苗种植后根腐病发生情况等。张丹雁等(南板蓝扦插育苗研究[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8(6):636

642)采用大田嫩枝作为插穗,未追踪考察其对产量的影响;“一种南板蓝根扦插育苗方法”(申请号201710915094.9)、“一种南板蓝根与玉
米的套种方法”(申请号201710911374.2)和“一种在石漠化山地种植南板蓝根的方法”(申请号201710912453.5)等均是春季大田取穗、采用顶部嫩枝扦插,不仅易失水成活率低,春季扦插如果当年移栽已是夏秋季,此时植株生长缓慢当年产量低下,如果次年春季移栽则苗期管理时间延长一年,增加了管理成本;而且受大量独杆苗萌芽不确定性的影响,其顶芽萌动快,顶端生长势强,移栽定植后普遍出现植株分枝少,茎叶产量低下的现象。“一种南板蓝的规范化种植方法”(专利号201410229935.7)采用3年以上保留3

4个芽的短枝主枝,3月底至5月中旬扦插,育苗一年后移栽,增加了种苗管理成本。朱贞丽等(马蓝优质种苗培育技术的研究[J].海峡药学,2009,21(4):87

88)采用含3

4芽、叶片剪掉一半的茎杆于10月份扦插,也是大田取穗、没有营建采穗圃。
[0005]因此,提供一种能在短期内繁育大量优质马蓝种苗、优良性状稳定、倒伏率低、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高、茎叶产量高、发病率低、病害少、质量优、成本低、易推广的马蓝半扦插育苗方法己成为当务之亟。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克服现有马蓝扦插育苗多于春季取穗,采用顶部嫩枝扦插,存在着植株分枝少,茎叶产量低下、苗期管理时间长、管理成本高等缺点,本申请提供一种马蓝半硬枝扦插育苗方法,通过优选11月份中下旬由腋芽萌发生长的带至少6节、每条具至少2分枝且基部2

3节是半木质化的马蓝半硬枝穗条进行扦插,具有能在短期内繁育大量优质马蓝种苗、优良性状稳定、倒伏率低、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高、茎叶产量高、苗期管理时间短、成本低等优点。
[0007]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8]一种马蓝半硬枝扦插育苗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
[0009](1)建立马蓝繁育圃:选择透气良好、前作是水作田的田块作为马蓝种苗繁育圃,在繁育圃中进行整畦,并在每个畦面上挖多个扦插沟;
[0010](2)剪取马蓝半硬枝穗条:11月份中下旬,用消毒过的刀具剪取由腋芽萌发生长的带至少6节、每条具至少2分枝且基部2

3节是半木质化的马蓝半硬枝穗条;剪取时所述穗条顶部切口为平切口,基部切口为斜切口,且该斜切口与相邻叶节的间距为0.5

2.0cm;
[0011](3)马蓝半硬枝穗条扦插前的消毒处理:将步骤(2)获得的穗条按平切口端与斜切口端分别对齐进行捆扎,每30

50枝穗条为一捆,投入消毒液中消毒处理3

6min,每处理30

50捆穗条后更换一次消毒液;
[0012](4)马蓝半硬枝穗条的扦插:采用条插法,在挖好的扦插沟内以45

60
°
的角度、株距2

3cm、行距10

15cm排放穗条;覆土时将穗条基部的3

4节埋入土中,穗条顶部留3

4节露出土面;覆土后浇透水,穗条上方先覆盖透明塑料膜后,再覆盖遮阳率35

45%的遮阳网或者3

5层农作物秸秆,以保温和避免阳光直射;
[0013](5)扦插后管理:扦插后加强温湿度和光强调控管理,通过揭开透明塑料膜和喷水来调节温湿度,保持空气相对湿度68

72%、气温21

28℃,同时结合水分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马蓝半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主要包括以下依序进行的步骤:(1)建立马蓝繁育圃:选择透气良好、前作是水作田的田块作为马蓝种苗繁育圃,在繁育圃中进行整畦,并在每个畦面上挖多个扦插沟;(2)剪取马蓝半硬枝穗条:11月份中下旬,用消毒过的刀具剪取由腋芽萌发生长的带至少6节、每条具至少2分枝且基部2

3节是半木质化的马蓝半硬枝穗条;剪取时所述穗条顶部切口为平切口,基部切口为斜切口,且该斜切口与相邻叶节的间距为0.5

2.0cm;(3)马蓝半硬枝穗条扦插前的消毒处理:将步骤(2)获得的穗条按平切口端与斜切口端分别对齐进行捆扎,每30

50枝穗条为一捆,投入消毒液中消毒处理3

6min,每处理30

50捆穗条后更换一次消毒液;(4)马蓝半硬枝穗条的扦插:采用条插法,在挖好的扦插沟内以45

60
°
的角度、株距2

3cm、行距10

15cm排放穗条;覆土时将穗条基部的3

4节埋入土中,穗条顶部留3

4节露出土面;覆土后浇透水,穗条上方先覆盖透明塑料膜后,再覆盖遮阳率35

45%的遮阳网或者3

5层农作物秸秆,以保温和避免阳光直射;(5)扦插后管理:扦插后加强温湿度和光强调控管理,通过揭开透明塑料膜和喷水来调节温湿度,保持空气相对湿度68

72%、气温21

28℃,同时结合水分管理进行追肥;扦插25

30d根原基萌发后,适时揭开遮阳网或抽去农作物秸秆4

6h以加强光合作用,促进种苗生长,强壮促进生根;待生根稳定后,将覆盖的遮阳率35

45%的遮阳网更换成遮阳率25

30%的遮阳网,或者分1

2次抽掉农作物秸秆,每次抽去1

2层农作物秸秆,以加强光照培养大苗;翌年春季即可将所述大苗用于移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马蓝半硬枝扦插育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马蓝半硬枝扦插育苗方法还包括设在剪取马蓝半硬枝穗条步骤之前的依序进行的以下步骤:(1

1)营建马蓝采穗圃:在远离大田栽培区域选择前作为水作田的田块建立采穗圃;在大田栽培区广泛筛选健壮且无病虫害的马蓝植株并挂牌,于10

11月的阴天,用消毒过的刀具剪取带至少6节、每条具至少2分枝且基部2

3节是半木质化的马蓝半硬枝穗条,将基部切口在含有质量百分比0.4

0.6%的吲哚乙酸和质量百分比0.4

0.6%的萘乙酸的黄沾泥浆中浸蘸,之后以30

45
°
角度多穗深插穴植于已经起垄整畦的采穗圃中,作为采穗母株;之后及时浇透定根水,并在插穗上端40cm以上覆盖透明塑料膜,再在其上覆盖遮阳率35

45%的遮阳网;(1

2)复壮培育采穗母株:采穗圃插穗扦插后20

40d间,追肥1

2次,扦插40d后至出圃,每日7至10点以及16至18点间揭开透明塑料膜和遮阳网加强光照;次年5月上旬至6月中旬打顶剪枝,剪除母株及分枝顶部枝段,留取下端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菁瑛刘保财张武君黄颖桢赵云青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农业科学院农业生物资源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