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倾斜轮椅底盘结构及越野轮椅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轮椅制造
,特别涉及一种抗倾斜轮椅底盘结构及越野轮椅。
技术介绍
[0002]社会现有轮椅技术,特别是设有减震弹簧的轮椅,当轮椅行驶在前后陡坡或是左右斜坡上,重心会向低处一边倾斜偏移,导致轮椅存在很大的倾倒风险;在快速行驶快速转弯时,离心力会使重心由内向外偏移,同时轮椅梁架会出现内侧重力减轻上举、外侧重力增加下降,这时也很容易出现倾斜倾覆危险可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抗倾斜轮椅底盘结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4]一种抗倾斜轮椅底盘结构,包括底盘组件,所述底盘组件的中心处安装有重心平衡组件,所述重心平衡组件包括四个车轮连接架、转换杆以及转换避震机构;
[0005]四个车轮连接架依次为第一后轮连接架、第二后轮连接架、第一前轮连接架、第二前轮连接架;第一后轮连接架、第二后轮连接架、第一前轮连接架以及第二前轮连接架的外端均安装有车轮;所述第一后轮连接架、第二后轮连接架的内端转动安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倾斜轮椅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盘组件,所述底盘组件的中心处安装有重心平衡组件,所述重心平衡组件包括四个车轮连接架、转换杆以及转换避震机构;四个车轮连接架依次为第一后轮连接架、第二后轮连接架、第一前轮连接架、第二前轮连接架;第一后轮连接架、第二后轮连接架、第一前轮连接架以及第二前轮连接架的外端均安装有车轮;所述第一后轮连接架、第二后轮连接架的内端转动安装于底盘组件的后部两侧,所述第一前轮连接架、第二前轮连接架的内端转动安装于底盘组件的前部两侧,所述第一后轮连接架、第二后轮连接架、第一前轮连接架、第一前轮连接架均通过转换杆连接至转换避震机构的主动活动点,所述转换避震机构用以带动位于对角线的两个车轮连接架同步向上转动或向下转动;所述底盘组件的侧壁连接有四轮转向组件,所述四轮转向组件用以带动前后端的四个车轮同步偏转;所述底盘组件的顶部安装有座椅架,所述转换避震机构转动安装于底盘组件、座椅架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倾斜轮椅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避震机构包括第一转换摇臂、第二转换摇臂、弹簧组件;所述第一转换摇臂、第二转换摇臂之间结构相同,所述第二转换摇臂通过中心轴转动置于第一转换摇臂的内部,所述第一后轮连接架、第二前轮连接架均通过转换杆连接至第一转换摇臂的主动活动点,所述第二后轮连接架、第一前轮连接架均通过转换杆连接至第二转换摇臂的主动活动点,所述弹簧组件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转换摇臂、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换摇臂。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倾斜轮椅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贯穿第一转换摇臂、第二转换摇臂的中心处,所述中心轴的顶端转动嵌入于座椅架内,所述中心轴的底端转动嵌入于底盘组件内。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倾斜轮椅底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换摇臂为X型框架结构,所述第一转换摇臂包括第一上板体、第一连杆、第一下板体以及第二连杆,所述第一下板体相对平行间隔置于第一上板体的底部,所述第一上板体、第一下板体之间结构相同,所述第一上板体的四个活动端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a、b、c、d;所述第一下板体的四个活动端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a'、b'、c'、d';所述第一上板体的a点与第一下板体的a'点之间通过第一连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上板体的d点与第一下板体的d'点之间通过第二连杆垂直连接,所述第一后轮连接架通过转换杆连接第一连杆,所述第二前轮连接架通过转换杆连接第二连杆;所述弹簧组件包括第一避震弹簧,所述第一避震弹簧的一端转动连接于b点与b'点之间,所述第一避震弹簧的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换摇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倾斜轮椅底盘...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中林,王召伟,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金百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