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自适应型印刷式流道节能太阳能集热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71493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高效自适应型印刷式流道节能太阳能集热板,包括:上盖板,其为长方形结构,所述上盖板高温压合有下盖板,并且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尺寸相匹配;流体进口,其安装在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连接处下底部一侧,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远离流体进口一端安装有流体出口,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压合面之间设置有管路,且管路的两端与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进行连接。该高效自适应型印刷式流道节能太阳能集热板,印刷流道采取的方案为印刷式吹胀工艺,故内部流道灵活,通过结合传热学及结构力学的特征,将印刷流道设计成交错型流道,在流体将进入充分发展阶段时及时变更流体状态为紊流,提高了流体对流换热系数。体对流换热系数。体对流换热系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自适应型印刷式流道节能太阳能集热板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集热板
,具体为一种高效自适应型印刷式流道节能太阳能集热板。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太阳能集热板由保温层,铝锌合金面板,铝架,铜管液冷循环,吸热板体,吸热涂层,太阳能低铁安全玻璃组成;
[0003]由吸热涂层吸收的透过低铁安全玻璃太阳辐射会传导到涂层下面的吸热金属板体进行热量均热,然后通过板体下面的铜管及内部流体循环将热量储存入保温效果良好的储液罐中,以供环境温度低于一定温度(10℃)时通过外部循环对周围环境加热。
[0004]这种现有技术方案在使用时还存在以下问题:
[0005]1.管路设计缺乏灵活性;
[0006]2.需要焊接工艺连接管路,系统可靠性低;
[0007]3.流体与吸收太阳辐射的传热路径上多了重金属材料导热热阻;
[0008]4.管路并联设计对于流体流动类型具有限制,对于提高对路换热系数限制较大;
[0009]所以需要针对上述问题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1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自适应型印刷式流道节能太阳能集热板,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管路设计缺乏灵活性;需要焊接工艺连接管路,系统可靠性低;流体与吸收太阳辐射的传热路径上多了重金属材料导热热阻;管路并联设计对于流体流动类型具有限制,对于提高对路换热系数限制较大的问题。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自适应型印刷式流道节能太阳能集热板,包括
[0012]上盖板,其为长方形结构,所述上盖板高温压合有下盖板,并且上盖板和下盖板的尺寸相匹配;
[0013]流体进口,其安装在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连接处下底部一侧,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远离流体进口一端安装有流体出口,所述上盖板和下盖板压合面之间设置有管路,且管路的两端与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进行连接。
[0014]优选的,所述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在上盖板和下盖板呈对角状态分布,管路通过吹胀凸起工艺在上盖板和下盖板之间形成一条供气流从流体进口流至流体出口的路径,管路为吹胀凸起的形状,对比传统的平板集热板,在减轻了重量的基础上,同时还增加了平面辐射换热面积。
[0015]优选的,所述下盖板表面还设置有:
[0016]印刷流道,其设置在所述下盖板背离上盖板一侧的表面;
[0017]热轧结合板,其包裹在所述印刷流道外壁,且热轧结合板对角两处分别的印刷流
道设置有凸出端,并且印刷流道的突出端为对应的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连接位置,所述热轧结合板安装在下盖板的表面,将印刷流道设计成交错型流道,在流体将进入充分发展阶段时及时变更流体状态为紊流,提高了流体对流换热系数。
[0018]优选的,所述上盖板远离下盖板一侧涂有热吸收蓝膜,且热吸收蓝膜的太阳吸收比(AM1.5)≥0.92,涂层工艺为真空镀,涂层在80℃时法向发射率≤0.10,其他工艺的涂层80℃时法向发射率≤0.20,上盖板与内部流体之间的热阻忽略涂层热阻就只有壁面热阻,而由于壁面厚度在0.6mm

1.0mm之间,故热阻较之传统集热板方案小很多。
[0019]优选的,所述热吸收蓝膜还设置:
[0020]凹口,其在所述热吸收蓝膜和下盖板一侧都开设有一组,且凹口为圆形结构。
[00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高效自适应型印刷式流道节能太阳能集热板,将印刷流道设计成交错型流道,在流体将进入充分发展阶段时及时变更流体状态为紊流,提高了流体对流换热系数;上盖板和下盖板组装后除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外都无焊接点,提高了系统泄露可靠性;热吸收蓝膜直接涂于上盖板外部,与内部流体之间的热阻忽略涂层热阻就只有壁面热阻,而由于壁面厚度在0.6mm

1.0mm之间,故热阻较之传统集热板方案小很多;管路为吹胀凸起的形状,对比传统的平板集热板,在减轻了重量的基础上,同时还增加了平面辐射换热面积。
[0022]1.印刷流道采取的方案为印刷式吹胀工艺,故内部流道灵活,通过结合传热学及结构力学的特征,将印刷流道设计成交错型流道,在流体将进入充分发展阶段时及时变更流体状态为紊流,提高了流体对流换热系数。
[0023]2.上盖板和下盖板采用吹胀式加工方式进行组装,上盖板和下盖板组装后除流体进口和流体出口外都无焊接点,提高了系统泄露可靠性。
[0024]3.上盖板一面涂有热吸收蓝膜,热吸收蓝膜太阳吸收比(AM1.5)≥0.92,涂层工艺为真空镀,涂层在80℃时法向发射率≤0.10,其他工艺的涂层80℃时法向发射率≤0.20,同时此热吸收蓝膜直接涂于上盖板外部,与内部流体之间的热阻忽略涂层热阻就只有壁面热阻,而由于壁面厚度在0.6mm

1.0mm之间,故热阻较之传统集热板方案小很多。
[0025]4.管路为吹胀凸起的形状,对比传统的平板集热板,在减轻了重量的基础上,同时还增加了平面辐射换热面积,提高了1.2

1.6倍的换热面积,更加提高了换热效率,提高了集热板的能效。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专利技术集热板立体示意图;
[0027]图2为本专利技术I放大示意图;
[0028]图3为本专利技术下盖板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本专利技术A

A剖视立体图示意图;
[0030]图5为本专利技术集热板内部流道流速分布示意图。
[0031]图中:1、上盖板;2、下盖板;3、流体进口;4、流体出口;5、印刷流道;6、热轧结合板;7、管路;8、热吸收蓝膜;9、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

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高效自适应型印刷式流道节能太阳能集热板,包括:
[0034]上盖板1,其为长方形结构,所述上盖板1高温压合有下盖板2,并且上盖板1和下盖板2的尺寸相匹配;
[0035]流体进口3,其安装在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连接处下底部一侧,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远离流体进口3一端安装有流体出口4,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压合面之间设置有管路7,且管路7的两端与流体进口3和流体出口4进行连接,上盖板1和下盖板2采用吹胀式加工方式进行组装,上盖板1和下盖板2组装后除流体进口3和流体出口4外都无焊接点,提高了系统泄露可靠性。
[0036]流体进口3和流体出口4在上盖板1和下盖板2呈对角状态分布,管路7通过吹胀凸起工艺在上盖板1和下盖板2之间形成一条供气流从流体进口3流至流体出口4的路径,管路7为吹胀凸起的形状,对比传统的平板集热板,在减轻了重量的基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自适应型印刷式流道节能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上盖板(1),其为长方形结构,所述上盖板(1)高温压合有下盖板(2),并且上盖板(1)和下盖板(2)的尺寸相匹配;流体进口(3),其安装在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连接处下底部一侧,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远离流体进口(3)一端安装有流体出口(4),所述上盖板(1)和下盖板(2)压合面之间设置有管路(7),且管路(7)的两端与流体进口(3)和流体出口(4)进行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适应型印刷式流道节能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流体进口(3)和流体出口(4)在上盖板(1)和下盖板(2)呈对角状态分布,管路(7)通过吹胀凸起工艺在上盖板(1)和下盖板(2)之间形成一条供气流从流体进口(3)流至流体出口(4)的路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自适应型印刷式流道节能太阳能集热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板(2)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平张鹏张维东任宝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派客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