吹胀式集热板芯、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及热利用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9641477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8-10 19: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胀式集热板芯、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及热利用系统,包括一组高导热金属薄板,所述金属薄板其中一侧面相对贴合设置,所述金属薄板之间的贴合面之间设置有零散分布的热压焊区域,在所述热压焊区域之间所述金属薄板相对分离形成管路,所述金属薄板之间的所有管路相互交叉连通,所述金属薄板的边缘设置至少一组管路接头,所述管路接头与所述管路连通。通过利用高导热的金属薄板制作形成吹胀式集热板芯,吹胀的管路在内部多路相互交叉,管路面积大于整板面积40%以上,太阳能直接照射管路效率高,照射到管路旁边的高导热金属薄板,因为传输到管路的距离短,热交换效率也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吹胀式集热板芯、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及热利用系统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利用设备
,特别涉及一种吹胀式集热板芯、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及热利用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对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然而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庞大的能源需求,石化类能源的使用对环境带来巨大的破坏,为了使得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互协调,人们越来越重视清洁或可再生能源的利益,其中,太阳能是公认的取之不竭用之不尽的清洁能源,目前使用最多的太阳能收集装置,主要有平板型集热器、真空管集热器、陶瓷太阳能集热器和聚焦集热器等4种。通过太阳能收集装置可以实现多种多样的太阳能利益,如太阳能温室,取代不环保的烧秸秆、烧煤等污染性热源,对农业生长环境进行冬季补温,提高生产季数以及加快作物生长;同时也应用于企业市政的冬季暖通工程,取代烧锅炉用的燃煤或天然气或减少用电;还应用于居民热水工程,取代燃气热水器或电热水器。现有的真空管太阳能集热器存在使用现场破损率高的缺陷,其他平板太阳能集热器存在面积效率低的缺陷;另外相变太阳能平板技术存在成本高且热效率提高不明显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吹胀式集热板芯、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及热利用系统,旨在解决现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的热转换效率相对较低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吹胀式集热板芯,包括一组高导热金属薄板,所述金属薄板其中一侧面相对贴合设置,所述金属薄板之间的贴合面之间设置有零散分布的热压焊区域,在所述热压焊区域之间所述金属薄板相对分离形成管路,所述金属薄板之间的所有管路相互交叉连通,所述金属薄板的边缘设置至少一组管路接头,所述管路接头与所述管路连通。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薄板是铝薄板、铝合金薄板、铜薄板或者铜合金薄板的其中一种。进一步的,所述金属薄板的厚度小于1mm。可选的,所述金属薄板设置在一安装基板上,所述金属薄板的四周边缘密封或者分布所述热压焊区域,所述管路接头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上与所述管路连通。本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包括上述的吹胀式集热板芯,在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的管路中设置有热交换不相变的导热液态介质,对应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的管路接头连接设置有至少一组进出水接头。进一步的,所述导热液态介质是与供水端相同的水、地下水、地表水、市政水或者防冻液。可选的,所述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还包括边框,至少一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设置在所述边框内,在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玻璃面板和保温底板,所述玻璃面板和所述保温底板的边缘固定在所述边框上,所述边框侧部对应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的管路接头连接设置有至少一组进出水接头。进一步的,所述边框内设置有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的管路接头依次与所述进出水接头连通,每一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对应的一所述进出水接头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介质出口连通,每一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对应的一所述进出水接头通过所述连接管道与介质进口连通,其余所述进出水接头密封;所述导热液态介质通过所述介质进口并联通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后进入所述介质出口。本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太阳能热利用系统,包括至少一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热交换箱,循环水泵,所述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分别通过连接管道与所述热交换箱内的盘管进出口连通,所述介质进口与所述热交换箱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所述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驱动导热液态介质在所述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和所述热交换箱之间循环工作,所述导热液态介质在所述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和所述热交换箱进行不相变热交换。可选的,所述热交换箱与所述循环水泵之间的连接管道上设置防冻液箱,所述介质进口与所述循环水泵之间连接设置有膨胀罐。可选的,所述热交换水箱通过一供水泵与供水端连接,通过连接管道与补液接口连通。可选的,所述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的介质进口和介质出口位置的连接管道上设置有调节阀,所述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的其余所述进出水接头上安装设置有截止阀。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吹胀式集热板芯、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及热利用系统,通过利用高导热的金属薄板制作形成吹胀式集热板芯,吹胀的管路在内部多路相互交叉,管路面积大于整板面积40%以上,太阳能直接照射管路效率高,照射到管路旁边的高导热金属薄板,因为传输到管路的距离短,热交换效率也高;可以用于居民太阳能热水系统、工业商业太阳能热水或暖通系统、农业大棚等太阳能热利用领域。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吹胀式集热板新主视结构图;图2为图1中A-A截面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一种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三维结构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种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主视结构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二种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内部结构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种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主视结构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第三种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内部结构图;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太阳能集热系统原理结构图;图中,10-吹胀式集热板芯,11-金属薄板,12-热压焊区域,13-管路,14-管路接头,15-安装基板;20-边框,30-玻璃面板,40-保温底板,50-隔离保温棉,60-边框保温棉,70-进出水接头,80-连接管道,90-截止阀,100-调节阀,110-循环水泵,120-防冻液箱,130-热交换水箱,140-膨胀罐,150-供水泵,160-补液接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实施例1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吹胀式集热板芯10,包括一组高导热金属薄板11,所述金属薄板11其中一侧面相对贴合设置,所述金属薄板11之间的贴合面之间设置有零散分布的热压焊区域12,在所述热压焊区域12之间所述金属薄板11相对分离形成管路13,所述金属薄板11之间的所有管路13相互交叉连通,所述金属薄板11的边缘设置至少一组管路接头14,所述管路接头14与所述管路13连通。可选的,所述金属薄板11设置在一安装基板15上,所述金属薄板14的四周边缘密封或者分布所述热压焊区域12,所述管路接头14固定在所述安装基板15上与所述管路13连通。具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胀式集热板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高导热金属薄板,所述金属薄板其中一侧面相对贴合设置,所述金属薄板之间的贴合面之间设置有零散分布的热压焊区域,在所述热压焊区域之间所述金属薄板相对分离形成管路,所述金属薄板之间的所有管路相互交叉连通,所述金属薄板的边缘设置至少一组管路接头,所述管路接头与所述管路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胀式集热板芯,其特征在于,包括一组高导热金属薄板,所述金属薄板其中一侧面相对贴合设置,所述金属薄板之间的贴合面之间设置有零散分布的热压焊区域,在所述热压焊区域之间所述金属薄板相对分离形成管路,所述金属薄板之间的所有管路相互交叉连通,所述金属薄板的边缘设置至少一组管路接头,所述管路接头与所述管路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胀式集热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板是铝薄板、铝合金薄板、铜薄板或者铜合金薄板的其中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胀式集热板芯,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薄板的厚度小于1mm。


4.一种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吹胀式集热板芯,在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的管路中设置有导热液态介质,对应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的管路接头连接设置有至少一组进出水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液态介质是与供水端相同的水、地下水、地表水、市政水或者防冻液。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太阳能平板式集热器还包括边框,至少一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设置在所述边框内,在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上下两侧分别设置有玻璃面板和保温底板,所述玻璃面板和所述保温底板的边缘固定在所述边框上,所述边框侧部对应所述吹胀式集热板芯的管路接头连接设置有至少一组进出水接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小龙任宝平张鹏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派客新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