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榫卯连接的组合式房屋建筑钢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971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44
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组合式房屋建筑钢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的第一模板为平板,第二模板为直角弯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四周均设有边板,边板上设有第一榫卯接头;相邻两个第一模板之间的两个第一榫卯接头通过第二榫卯接头自锁固定;第二模板与其两侧的第一模板之间的第一榫卯接头通过第二榫卯接头自锁固定;竖向上相邻两个第二模板之间的两个第一榫卯接头通过第二榫卯接头自锁固定。本新型采用上述结构,通过将薄型钢板制做成通用型号或专用型号的小模块钢质模板,然后通过具有自锁功能的榫卯形状的连接头,将多个小模块的钢质模板按对应的接头搭接在一起,形成设计图纸需要的尺寸,从而达到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组合的目的。组合的目的。组合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榫卯连接的组合式房屋建筑钢模板


[0001]本技术涉及钢模板领域,具体的是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组合式房屋建筑钢模板。

技术介绍

[0002]在建筑工程领域里每年需要使用模板约5.85亿平方米,其中木胶合板约为3亿平方米,钢模板约为1.53亿平方米,竹胶合板模板的市场规模为1.22亿平方米,由于竹(木)胶合板需消耗大量的竹(木)资源,且来不及循环生长,严重影响到生态植被,目前各地均有制定竹(木)模板退出市场的政策或动向。
[0003]虽然我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期间对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就提出了以“钢代木”的号召,但因钢模成本高及当时的制造水平有限使用时相当笨重等问题,未能将钢模板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广泛应用,从本世纪初起取代钢、木模板的铝模板在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有了应用。
[0004]现有的铝模板存在以下缺陷与不足:
[0005]1.铝模板的生产工艺复杂,铝模板的制造需要采用铸造方式,而且需要打磨才能达到使用标准,而且在使用中破损后不易修补,只能回厂重新生产。
[0006]2.由于铝材原料成本高,所以铝模的生产成本十分高昂,一个平方的成本达到1200元以上。
[0007]3.铝模安装主要靠专用锁扣和卡箍进行连接及夹紧,安装较为复杂,且跑模胀模现象常有,安装施工有一定难度。
[0008]4.由于目前的建筑设计还未完全采用标准尺寸,而铝模的尺寸一般生产的都是大尺寸,不能拆大拆小,所以不同的图纸设计,需要按设计尺寸定制铝模板。

技术实现思路

[0009]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组合式房屋建筑钢模板,通过将薄型钢板制做成通用型号或专用型号的小模块钢质模板,然后通过具有自锁功能的榫卯形状的连接头,将多个小模块的钢质模板按对应的接头搭接在一起,形成设计图纸需要的尺寸,从而达到根据实际需求进行组合的目的。
[001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组合式房屋建筑钢模板,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所述的第一模板为平板,第二模板为直角弯板,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的四周均设有边板,边板上设有第一榫卯接头;
[0011]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一模板之间的两个第一榫卯接头通过第二榫卯接头自锁固定;
[0012]所述的第二模板与其两侧的第一模板之间的第一榫卯接头通过第二榫卯接头自锁固定;
[0013]竖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二模板之间的两个第一榫卯接头通过第二榫卯接头自锁固定。
[0014]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榫卯接头为“U”形结构件,第一榫卯接头的两个侧板结构相同且设置有相同数量的齿;
[0015]所述的第二榫卯接头为块状结构体,第二榫卯接头两侧侧壁上设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为对称结构,凸起结构对称线两侧的形状与第一榫卯接头的侧板结构互补。
[0016]优选的方案中,与所述的第一模板连接的四块边板所形成的矩形框架结构的四个内转角位置上设有直角支撑,设置在边板上的第一榫卯接头与直角支撑之间焊接。
[001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模板与第二模板上均设有加强背撑。
[001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模板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块加固钢管支撑板,加固钢管支撑板为“L”形板,焊接固定在第二模板的外直角位置上。
[0019]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组合式房屋建筑钢模板,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0](1)可根据实际施工需求进行模板尺寸快速调节,从而满足不同施工要求;
[0021](2)实现了利用榫卯接头的自锁功能让组合后的钢模板能够加强抵抗砼的压力,有效解决砼跑模胀模的目的;
[0022](3)本申请所采用的平面钢板,安装前涂刷模板隔离剂,可以达到清水模板效果,能够省去结构面抹灰工序。
附图说明
[002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的组合状态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的第一模板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技术的第二模板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技术的第一榫卯接头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技术的第二榫卯接头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第一榫卯接头1,第二榫卯接头2,第一模板3,直角支撑4,边板5,第二模板6,加固钢管支撑板7,加固钢管8,加强背撑9。
具体实施方式
[0030]如图1

3中,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组合式房屋建筑钢模板,包括第一模板3和第二模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板3为平板,第二模板6为直角弯板,第一模板3和第二模板6的四周均设有边板5,边板5上设有第一榫卯接头1;
[0031]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一模板3之间的两个第一榫卯接头1通过第二榫卯接头2自锁固定;
[0032]所述的第二模板6与其两侧的第一模板3之间的第一榫卯接头1通过第二榫卯接头2自锁固定;
[0033]竖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二模板6之间的两个第一榫卯接头1通过第二榫卯接头2自锁固定。
[0034]优选的方案如图4

5中,所述的第一榫卯接头1为“U”形结构件,第一榫卯接头1的两个侧板结构相同且设置有相同数量的齿;
[0035]所述的第二榫卯接头2为块状结构体,第二榫卯接头2两侧侧壁上设有凸起结构,凸起结构为对称结构,凸起结构对称线两侧的形状与第一榫卯接头1的侧板结构互补。
[0036]优选的方案中,与所述的第一模板3连接的四块边板5所形成的矩形框架结构的四个内转角位置上设有直角支撑4,设置在边板5上的第一榫卯接头1与直角支撑4之间焊接。
[0037]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一模板3与第二模板6上均设有加强背撑9。
[0038]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第二模板6上下两端分别设有一块加固钢管支撑板7,加固钢管支撑板7为“L”形板,焊接固定在第二模板6的外直角位置上。
[0039]本申请的安装过程如下:
[0040]按照图1所示结构由下至上安装,预先安装一侧的第一模板3,然后安装第一模板3两侧的两块第二模板6(或安装同一侧的第二块第一模板3),安装过程中保证第一模板3两侧的第一榫卯接头1与第二模板6两侧的第一榫卯接头1在高度上对齐,然后在对齐且紧贴的两个第一榫卯接头1之间安装第二榫卯接头2,使第二榫卯接头2与第一榫卯接头1实现榫卯连接,达到固定第一模板3和第二模板6的目的,依次完成四块第一模板3和四块第二模板6的安装作业后,进行第二层的模板安装,第二层的每块模板安装之前,预先与下层已安装模板之间对齐(保证下层模板上端的第一榫卯接头1与上层模板下端的第一榫卯接头1在竖直方向上对齐),对齐后安装第二榫卯接头2,保证上下层相邻模板之间的连接固定,最终完成模板安装作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组合式房屋建筑钢模板,包括第一模板(3)和第二模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板(3)为平板,第二模板(6)为直角弯板,第一模板(3)和第二模板(6)的四周均设有边板(5),边板(5)上设有第一榫卯接头(1);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一模板(3)之间的两个第一榫卯接头(1)通过第二榫卯接头(2)自锁固定;所述的第二模板(6)与其两侧的第一模板(3)之间的第一榫卯接头(1)通过第二榫卯接头(2)自锁固定;竖向上相邻两个所述的第二模板(6)之间的两个第一榫卯接头(1)通过第二榫卯接头(2)自锁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榫卯连接的组合式房屋建筑钢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榫卯接头(1)为“U”形结构件,第一榫卯接头(1)的两个侧板结构相同且设置有相同数量的齿;所述的第二榫卯接头(2)为块状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双林吕晓艳
申请(专利权)人:宜昌天勤建筑模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