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轮机甩负荷后转速飞升的静态仿真预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汽轮机甩负荷后转速飞升的静态仿真预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汽轮机组的运行期间呈现以下几个特点:1)国内绝大部分发电机组投产后就没有再进行过实际甩负荷试验;2)很多机组阀门活动试验只进行100%~85%行程,还有一些机组阀门出现了卡涩却还仍然坚持运行;3)机组投产后多进行过检修、调节系统改造、阀门更换、通流改造等,设备实际特性与新建时有一定差别。
[0003]超速保护系统是一个跨专业的系统,需要控制系统和执行机构能够配合较好,某一环节出现问题,便有可能造成转速过度飞升。甩负荷试验虽然是考核汽轮机调节系统动态特性有效而可靠的方法,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进行甩负荷试验存在一些现实困难,比如甩负荷后往往无法重新快速并网,影响机组发电量,而且甩负荷试验属于破坏性试验,有可能会造成设备损坏,所以发电机组普遍不开展实际甩负荷试验,因此,其改进和创新势在必行。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专利技术之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轮机甩负荷后转速飞升的静态仿真预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油动机时间常数T
ydj
、延时时间τ辨识汽轮机组停机状态下,在热工电子间接出以下信号:1号高调门LVDT次级线圈电压、2号高调门LVDT次级线圈电压、3号高调门LVDT次级线圈电压、4号高调门LVDT次级线圈电压、1号再热调门LVDT次级线圈电压、2号再热调门LCDT次级线圈电压、手动打闸信号、发电机并网开关动作信号、OPC动作信号,再将以上信号接入高速数据采集仪,然后将1~4号高调门、1~2号再热调门开启至全开,操作发电机并网开关动作,使OPC动作信号,然后OPC信号使各调门全关,测取延时时间和调节阀由全开至全关的动作曲线,从而得到油动机时间常数T
ydj
和延时时间τ,具体方法为:(1)延时时间τ=OPC信号动作时间
‑
发电机并网开关动作时间;(2)油动机时间常数T
ydj
通过以下传递函数获取:其中:s为发电机并网开关动作,上述传递函数中,输入是发电机并网开关动作,输出是油动机(调节阀)开度;根据调节阀动作曲线,采用以上传递函数进行辨识,通过改变T
ydj
的值,使仿真曲线与实际测试曲线接近重合,当仿真曲线和实际测试曲线偏差小于1%时,对应的T
ydj
即为油动机时间常数;利用上述方法辨识得到4个高调门的油动机时间常数和2个再热调阀的油动机时间常数,分别将4个高调门的油动机时间常数取平均值和2个再热调阀的油动机时间常数取平均值,高调门油动机时间常数平均值用T
gtm
表示,再热调阀油动机时间常数平均值用T
ztm
表示;步骤2:高调门、再热调阀流量特性辨识汽轮机机组在75%额定负荷运行,退出汽轮机功率闭环控制,退出一次调频功能,高调门顺序阀运行,在DEH逻辑中,强制高调门动作,依次将1号高调门、2号高调门、3号高调门、4号高调门由0%开度逐渐开启至100%开度,然后再由100%开度逐渐全关,在DCS系统采集以下相关参数:发电机功率、主蒸汽压力、调节级压力、再热蒸汽压力、3段抽汽压力、综合阀位指令、1号高调门指令、1号高调门开度、2号高调门指令、2号高调门开度、3号高调门指令、3号高调门开度、4号高调门指令、4号高调门开度、1号再热调门指令、1号再热调门开度、2号再热调门指令、2号再热调门开度,按照下述计算方法,分别得到各高调门以及再热调门的流量特性:a、高调门流量特性计算:式中,G
gtm
表示在x阀位处的高调门流量的标幺值,(p1/p0)1、(p1/p0)0、(p1/p0)
x
分别表示高调门在全开、全关和x开度下的流量,p1为调节级压力、p0为主蒸汽压力;b、再热调门流量特性计算:
式中,G
zrtm
表示在x阀位处的再热调门流量的标幺值,(p
3c
/p
zr
)1、(p
3c
/p
zr
)0、(p
3c
/p
zr
)
x
分别表示再热调门在全开、全关和x开度下的流量,p
3c
为3段抽汽压力,p
zr
为再热蒸汽压力;步骤3:汽轮机级组做功系数计算汽轮机机组在100%额定负荷运行,采集以下运行参数:主汽压力、主汽温度、1段抽汽压力、1段抽汽温度、高压缸排汽压力、高压缸排汽温度、再热蒸汽压力、再热蒸汽温度、3段抽汽压力、3段抽汽温度、4段抽汽压力、4段抽汽温度、中压缸排汽压力、中压缸排汽温度、低压缸排汽压力、低压缸排汽温度、发电机功率;查阅汽轮机组热平衡图,得到100%额定负荷以下参数:1段抽汽流量设计值、1段抽汽压力设计值、2段抽汽流量设计值、2段抽汽压力设计值、3段抽汽流量设计值、3段抽汽压力设计值、4段抽汽流量设计值、4段抽汽压力设计值;首先利用水蒸汽特性计算公式,根据蒸汽压力、蒸汽温度得到以上各参数的蒸汽焓值h,然后采用以下计算方法,计算得到各级组做功系数:功系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冰天,梁卓,邢志刚,杜新江,杨森,杨旭辉,王龙川,夏亚磊,原峥,张许阳,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三门峡电力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