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过滤的下管座、燃料组件和核反应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燃料组件
,具体涉及一种高效过滤的下管座、燃料组件和核反应堆。
技术介绍
[0002]下管座是反应堆燃料组件的下部结构件,为燃料组件提供支承、定位和分配冷却剂流量的功能,此外,由于反应堆运行时,冷却剂以很快的速度流经燃料组件,冷却剂中可能含有的异物会对燃料棒造成损伤,导致燃料棒发生破损的风险,为了限制这一风险,下管座需要具有过滤异物的功能,以避免异物流入燃料组件中。
[0003]关于具有异物过滤功能的下管座,目前国内外已经有多种专利和文献进行描述(如图6
‑
10所示的现有技术1和现有技术2的下管座)。现有具有异物过滤功能的下管座大多采用将叶片和筋条分别加工成零件,再组装成下管座的设计,该设计利用叶片的C形曲面,提高了下管座的过滤能力,同时保证了流通面积,但也存在如下缺点:
[0004](1)在设计上,受组装式设计的限制,流道栅格的尺寸较大,对短小异物过滤能力较弱,过滤性能的提升没有达到最优;
[0005](2)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过滤的下管座,其特征在于,由连接板(13)和支腿(12)构成;所述连接板(13)设计为密集规则排列的方形栅格,栅格内采用S形曲面阵列形成过滤异物的流道,采用直肋(9)将S形曲面阵列分隔为单个完全封闭的流道(1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的下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13)由S形肋(8)、直肋(9)、仪表管支承座(10)和导向管支承座(11)构成;其中,多个S形肋(8)与多个直肋9相互垂直交叉构成方形栅格;所述仪表管支承座(10)和导向管支承座(11)对应融入到方形栅格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的下管座,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S形肋(8)之间的间距不超过3.3m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的下管座,其特征在于,单个所述流道(16)的投影面积不大于3.3mm
×
3.3mm。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过滤的下管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道(16)呈S形曲面结构,流道(16)从上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粟敏,郑美银,蒲曾坪,焦拥军,肖忠,陈平,雷涛,陈杰,任全耀,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