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794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包括前轨道、后轨道和连接结构;连接结构包括铰接装置和连接装置;铰接装置包括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第一铰接柱设置在第二铰接柱上;连接装置包括两连接轨和两连接梁;第一铰接柱的前侧通过一连接轨与前轨道相连,第一铰接柱的后侧通过另一连接轨与后轨道相连;两连接梁分别位于第二铰接柱的左右两侧,且连接梁的前端与前轨道的后端相连、连接梁的后端与后轨道的前端相连,连接梁的上侧与连接轨相连。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前轨道和后轨道的接缝处设置连接结构,前轨道和后轨道能够分别围绕铰接装置旋转,使轨道与铰接装置的间距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以内,可以确保轨行式设备在轨道上的平稳运行。行。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

技术介绍

[0002]为了适应场地或者施工需要,轨道行走设备的常常会采用轨道来实现行走。而在轨道的转弯处通常由两条轨道连接形成,其存在折角,由于折角的出现,导致两条轨道的连接处出现较大的缝隙,当折角越大,缝隙就越宽,当缝隙的宽度超过2mm时,会导致轨道行走设备的运行不平稳,甚至脱轨。
[0003]尤其是在轨道行走设备为桥门式起重机时,还要求轨道的转弯处的折角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可以任意调整,这更加增大了解决轨道连接处的缝隙问题的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包括前轨道、后轨道以及连接前轨道和后轨道的连接结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铰接装置和连接装置;
[0005]所述铰接装置包括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所述第二铰接柱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铰接柱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铰接柱设置在第二铰接柱的上端面中心处;
[0006]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连接轨和两连接梁;所述第一铰接柱的前侧通过一连接轨与前轨道相连,所述第一铰接柱的后侧通过另一连接轨与后轨道相连;两连接梁分别位于第二铰接柱的左右两侧,且连接梁的前端与前轨道的后端相连、连接梁的后端与后轨道的前端相连,所述连接梁的上侧与连接轨相连。
[0007]在本申请中,当前后轨道弯折时,轨道分别围绕铰接装置旋转,使轨道与铰接装置的间距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以内,可以确保轨行式设备在轨道上的平稳运行。
[0008]作为优化,两所述连接轨靠近第一铰接柱的一侧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第一铰接柱的前后两侧皆配置在连接轨的弧形槽内。
[0009]这样,能够对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进行竖向限位。
[0010]作为优化,所述前轨道的后端与所述后轨道的前端皆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为扇形,两个安装槽形成用以安装第二铰接柱的空间;两个安装槽外周的左右两侧皆呈斜面,且该斜面从靠近安装槽的一侧到远离安装槽的一侧呈逐渐远离第二铰接柱的中轴线的趋势设置。
[0011]这样,斜面能更好地配合轨道的摆动角度。
[0012]作为优化,所述连接梁包括前接头和后接头;所述前接头的前侧与前轨道相连,所述前接头的后侧凸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前榫头;所述后接头的后侧与后轨道相连,所述后接头的前侧凸设有若干间隔设置的后榫头;其中,所述前榫头与后榫头交错相连。
[0013]这样,方便第二铰接柱的安装。
[0014]作为优化,所述第二铰接柱的上端面设置有卡接装置,所述卡接装置的周侧延伸
至第二铰接柱外,所述卡接装置通过螺栓与连接轨相连;所述第一铰接柱设置在卡接装置上。
[0015]作为优化,所述卡接装置包括卡接环和卡接板;所述卡接环的内部具有一个上下延伸的卡接通道,所述第一铰接柱的下端转动连接于所述卡接通道内;所述卡接板连接在卡接环的外侧,所述卡接板通过螺栓与连接轨相连。
[0016]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铰接柱的下段还沿周向凹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和所述卡接环配合连接。
[0017]这样,能够实现将第一铰接柱的下段卡接住,并且由于卡接槽是沿周向内凹形成的,提供了第一铰接柱以自身为轴转动的空间。
[0018]作为优化,所述第一铰接柱的下端设有至少一个卡位槽,所述卡位槽的深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铰接柱的轴向一致,其宽度方向与所述第一铰接柱的径向一致并贯穿所述第一铰接柱的相对两侧,所述卡接环的内壁上还凸设有和所述卡位槽配合的卡位块;当所述第一铰接柱转动一定角度后,能够通过所述卡位块限位。
[0019]这样,第一铰接柱在转动的过程中就会被卡位块挡住,使第一铰接柱只能转动一段小的距离而不能完成自身的整一周旋转,限制了转动范围,防止了第一铰接柱的转动过度反而造成轨道行走装置的晃动的情况。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0021]图1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无缝连接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前轨道和后轨道在直线连接处的俯视图;
[0023]图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前轨道和后轨道在转弯连接处的俯视图;
[0024]图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连接梁的竖向剖视图;
[0025]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卡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
[0027]1‑
前轨道;2

后轨道;3

连接结构;
[0028]31

铰接装置,311

第一铰接柱,3111

卡位槽,312

第二铰接柱;
[0029]32

连接装置,321

连接轨,3211

斜面,322

连接梁,3221

前接头,3222

后接头,3223

前榫头,3224

后榫头;
[0030]33

卡接装置,331

卡接环,332

卡接板,333

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
[0032]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包括前轨道1、后轨道2以及连接前轨道1和后轨道2的连接结构3。所述连接结构3包括铰接装置31和连接装置32。所述铰接装置31包括第一铰接柱311和第二铰接柱312,所述第二铰接柱312的横截面积大
于所述第一铰接柱311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铰接柱311设置在第二铰接柱312的上端面中心处。所述连接装置32包括两连接轨321和两连接梁322。所述第一铰接柱311的前侧通过一连接轨321与前轨道1相连,所述第一铰接柱311的后侧通过另一连接轨321与后轨道2相连。两连接梁322分别位于第二铰接柱312的左右两侧,且连接梁322的前端与前轨道1的后端相连、连接梁322的后端与后轨道2的前端相连,所述连接梁322的上侧与连接轨321相连。
[0033]当前后轨道弯折时,轨道分别围绕铰接装置旋转,使轨道与铰接装置的间距始终保持在一定范围以内,可以确保轨行式设备在轨道上的平稳运行。
[0034]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两所述连接轨321靠近第一铰接柱311的一侧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第一铰接柱311的前后两侧皆配置在连接轨321的弧形槽内。这样,能够对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包括前轨道、后轨道以及连接前轨道和后轨道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结构包括铰接装置和连接装置;所述铰接装置包括第一铰接柱和第二铰接柱,所述第二铰接柱的横截面积大于所述第一铰接柱的横截面积,所述第一铰接柱设置在第二铰接柱的上端面中心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两连接轨和两连接梁;所述第一铰接柱的前侧通过一连接轨与前轨道相连,所述第一铰接柱的后侧通过另一连接轨与后轨道相连;两连接梁分别位于第二铰接柱的左右两侧,且连接梁的前端与前轨道的后端相连、连接梁的后端与后轨道的前端相连,所述连接梁的上侧与连接轨相连。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其特征在于,两所述连接轨靠近第一铰接柱的一侧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横截面为扇形;所述第一铰接柱的前后两侧皆配置在连接轨的弧形槽内。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轨道的后端与所述后轨道的前端皆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横截面为扇形,两个安装槽形成用以安装第二铰接柱的空间;两个安装槽外周的左右两侧皆呈斜面,且该斜面从靠近安装槽的一侧到远离安装槽的一侧呈逐渐远离第二铰接柱的中轴线的趋势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水平弯折的无缝连接轨道,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包括前接头和后接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平陈强傅少华刘昌义杜权郑瑜罗冬春张少平吴小勇赵洵孙泽胡飞李江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