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鱼肉中肟菌酯的检测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67858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物质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鱼肉中肟菌酯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鱼肉和提取剂混合,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进行净化,得到上机样品;将所述上机样品进行检测,得到所述鱼肉中肟菌酯的含量;所述提取剂包括乙腈和甲酸水溶液;所述净化的方式为固相萃取。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乙腈、甲酸水溶液为提取剂对鱼肉中的肟菌酯进行提取,能够沉淀鱼肉中的蛋白,减少提取液中的杂质;采用固相萃取的方式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处理,节省了过柱时间和过柱溶液体积,操作简单;且能吸附鱼肉中大部分脂肪、蛋白质,进而保证了检测结果的重现性、准确度和精密度。准确度和精密度。准确度和精密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鱼肉中肟菌酯的检测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物质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鱼肉中肟菌酯的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肟菌酯(Trifloxystrobin)属于甲氧基丙烯酸类杀菌剂,为线粒体呼吸抑制剂,主要用于水稻、玉米、稻谷、棉花、大豆、油菜、甜菜等作物。肟菌酯具有高效、广谱等特性,对子囊菌、担子菌、半知菌和卵菌等多个纲的真菌有效,可以有效防治白粉病、霜霉病、锈病、稻瘟病等多种病害。
[0003]肟菌酯的化学名称为甲基(E)

甲氧基亚胺基

{(E)

α

[α,α,α

三氟

m

甲苯基)

亚乙基氨基氧基]‑
邻甲苯基}乙酸甲酯;化学结构式为:
[0004][0005]肟菌酯的分子式为C
20
H
19
F3N2O4,分子量为408.37。肟菌酯为无味白色至灰色结晶粉末,水中溶解度(20℃)0.61mg/L;有机溶剂中溶解度(20℃):在丙酮、甲苯、乙酸乙酯中的溶解度为500g/L,在正己烷中溶解度为11g/L,在辛醇中的溶解度为18g/L,在甲醇中的溶解度为76g/L。肟菌酯在20℃水解DT
50
为40天(pH值为7),光解DT
50
为2.7天(pH值为7)。
[0006]现有研究表明肟菌酯对哺乳动物、鸟类、蜜蜂和蚯蚓等环境生物相对安全,但其对水生生物具有较高的毒性效应,且具有一定的生物富集效应,其生物富集系数BCF(Bioconcentration Factor)为431。随着该类杀菌剂的广泛应用,其残留对水生生物存在一定的毒性风险。目前,肟菌酯在多种农产品、土壤和水中均有检测方法的研究报道,GB 2763

2019中规定了肟菌酯在多种谷物(如糙米、小麦、玉米)、蔬菜(如韭菜、芹菜、马铃薯、黄瓜、番茄)、水果(如柑、橘、草莓、葡萄、苹果)、花生仁和初榨橄榄油中的最大残留限量,谷物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2~0.5mg/kg,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5~15mg/kg,水果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1mg/kg~3mg/kg,油料中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02~1.2mg/kg。但在鱼肉中的检测方法未见报道。同时,现有技术中对谷物、水果和蔬菜中的肟菌酯的前处理方法操作复杂,且导致检测结果准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鱼肉中肟菌酯的检测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检测方法中,对待测鱼肉的提取净化操作简单,且最终检测结果重现性好、准确度和精密度高。
[0008]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肉中肟菌酯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0]将待测鱼肉和提取剂混合,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
[0011]将所述提取液进行净化,得到上机样品;
[0012]将所述上机样品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得到所述鱼肉中肟菌酯的含量;
[0013]所述提取剂包括乙腈和甲酸水溶液;
[0014]所述净化的方式为固相萃取;所述固相萃取的萃取柱为Oasis PRiME HLB小柱。
[0015]优选地,所述甲酸水溶液的体积浓度为0.1%。
[0016]优选地,所述待测鱼肉和乙腈的用量比为1g:10mL;所述待测鱼肉与甲酸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g:1mL。
[0017]优选地,所述提取在涡旋或超声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涡旋的转速为2000~2500rpm,时间为10~20min;所述超声的功率为100~200W,时间为10~20min。
[0018]优选地,所述提取后,还包括将所得提取体系和干燥剂混合,进行干燥;所述干燥剂包括无水硫酸钠和无水硫酸镁;所述提取体系和无水硫酸钠的用量比为10~15mL:1g;所述提取体系和无水硫酸镁的用量比为10~15mL:1g。
[0019]优选地,所述净化的过程中,所述提取液的上样体积与固相萃取的萃取柱的容积的比值为2:3。
[0020]优选地,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的参数包括超高效液相色谱参数和质谱参数:
[0021]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参数包括:
[0022]色谱柱:ACQUITY UPLCTM BEH C
18
色谱柱,2.1mm
×
100mm
×
1.7μm;
[0023]流动相包括:流动相A为体积浓度为0.1%的甲酸水溶液,流动相B为乙腈;
[0024]流速:0.3mL/min;
[0025]柱温:40℃;
[0026]进样量:1μL;
[0027]梯度洗脱程序为:
[0028]0min:50%流动相A,50%流动相B;
[0029]0.5min:50%流动相A,50%流动相B;
[0030]2.0min:25%流动相A,75%流动相B;
[0031]5.0min:2%流动相A,98%流动相B;
[0032]5.5min:2%流动相A,98%流动相B;
[0033]5.6min:50%流动相A,50%流动相B;
[0034]7.5min:50%流动相A,50%流动相B。
[0035]优选地,所述质谱参数包括:
[0036]离子源:ESI
+

[0037]定量模式:MRM模式;
[0038]毛细管电压:5.5kV;
[0039]气帘气:35psi;
[0040]喷撞气:7psi;
[0041]喷雾气:5psi;
[0042]辅助加热气:50psi;
[0043]离子源温度:550℃;
[0044]射入电压:10V;
[0045]碰撞室射出电压:16V;
[0046]肟菌酯定量离子对:409.10>188.05,定性离子对:409.1>145.00。
[0047]优选地,所述检测后,还包括将所得待测鱼肉中肟菌酯的峰面积,代入肟菌酯浓度

峰面积标准曲线中,得到待测鱼肉中肟菌酯的含量。
[0048]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鱼肉中肟菌酯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鱼肉和提取剂混合,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进行净化,得到上机样品;将所述上机样品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得到所述鱼肉中肟菌酯的含量;所述提取剂包括乙腈和甲酸水溶液;所述净化的方式为固相萃取;所述固相萃取的萃取柱为Oasis PRiME HLB小柱。本专利技术采用乙腈、甲酸水溶液为提取剂对鱼肉中的肟菌酯进行提取时,能沉淀鱼肉中的蛋白,减少提取液中的杂质;采用的固相萃取的方式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处理,节省了过柱时间和过柱溶液体积,操作简单;且所述固相萃取的萃取柱为Oas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鱼肉中肟菌酯的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待测鱼肉和提取剂混合,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进行净化,得到上机样品;将所述上机样品进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得到所述鱼肉中肟菌酯的含量;所述提取剂包括乙腈和甲酸水溶液;所述净化的方式为固相萃取;所述固相萃取的萃取柱为Oasis PRiME HLB小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甲酸水溶液的体积浓度为0.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测鱼肉和乙腈的用量比为1g:10mL;所述待测鱼肉与甲酸水溶液的用量比为1g:1mL。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在涡旋或超声的条件下进行;所述涡旋的转速为2000~2500rpm,时间为10~20min;所述超声的功率为100~200W,时间为10~20min。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后,还包括将所得提取体系和干燥剂混合,进行干燥;所述干燥剂包括无水硫酸钠和无水硫酸镁;所述提取体系和无水硫酸钠的用量比为10~15mL:1g;所述提取体系和无水硫酸镁的用量比为10~15mL:1g。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净化的过程中,所述提取液的上样体积与固相萃取的萃取柱的容积的比值为2: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的参数包括超高效液相色谱参数和质谱参数:所述超高效液相色谱参数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蒋金花王卢燕张昌朋俞瑞鲜赵学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省农业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