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有多聚精氨酸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合成装置及合成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96780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含有多聚精氨酸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合成装置,包括矩形壳体,矩形壳体上分别设置有调节机构和夹持机构,调节机构上设置有搅拌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调节机构、夹持组件配合搅拌机构,实现了对不同尺寸的试剂管进行夹持固定,以及通过更换转动杆实现了对不同深度、直径的试剂管进行搅拌,同时通过智能控制器配合加热棒,实现了恒温加热的功能,通过压力传感器、喇叭配合智能控制器,实现了在保证夹持力度的同时,避免损坏试剂管,在多聚精氨酸的末端分别修饰上疏水结构和肿瘤特异性靶向基团,不仅可以实现对于疏水性药物及siRNA的包裹,构建一体化纳米药物,同时实现了膀胱肿瘤的精准靶向与药物递送的目的。膀胱肿瘤的精准靶向与药物递送的目的。膀胱肿瘤的精准靶向与药物递送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含有多聚精氨酸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合成装置及合成方法
[0001]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领域,具体为一种含有多聚精氨酸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合成装置,尤其还涉及一种含有多聚精氨酸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合成方法。

技术介绍

[0003]多聚精氨酸具有正电性且容易穿透细胞膜的性质,是一种有效的核酸运输载体,通过在多聚精氨酸末端修饰靶向基团,可以轻松实现向目标细胞中靶向运输核酸药物的目的。例如,Skye Zeller等人将狂犬病毒糖蛋白(RVG)与九聚精氨酸(R9)偶联,偶联后形成的多肽(RVG

R9)可以与siRNA发生自组装,从而高效的将siRNA运输到Neuro2A细胞内[31];Priti Kumar等人将CD7特异性的单链抗体scFvCD7修饰到R9末端,修饰后的多肽可以与siRNA发生自组装,将siRNA特异性的运输到CD7高表达的T细胞中,从而抑制HIV

1感染。
[0004]因此,申请人拟构建上述两亲性高分子材料,其分别含有可靶向肿瘤细胞的RGD基团、可与siRNA发生正负电自组装的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含有多聚精氨酸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矩形壳体(1),所述矩形壳体(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橡胶减震垫(12),所述矩形壳体(1)上分别设置有调节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调节机构上设置有搅拌机构;其中,所述调节机构用于调节所述搅拌机构的高度;其中,所述夹持机构用于固定各种尺寸的试剂管;其中,所述搅拌机构包括马达(4)和转动杆(5),所述转动杆(5)的外壁固定连接有多个搅拌块(25),所述转动杆(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接头(15),所述马达(4)转轴的外壁开设有外螺纹(14),所述连接头(15)的顶部开设有柱形槽(27),所述柱形槽(27)的内壁开设有内螺纹(16),所述连接头(15)螺纹固定在所述马达(4)转轴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多聚精氨酸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柱形支撑杆(2)和安装板(3),所述安装板(3)的一端开设有滑孔(28),所述安装板(3)通过所述滑孔(28)滑动安装所述柱形支撑杆(2)上,所述安装板(3)靠近所述滑孔(28)的一端螺纹安装有手柄螺丝(13),所述马达(4)固定安装在所述安装板(3)的上表面,所述马达(4)的转轴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安装板(3)的底部,所述柱形支撑杆(2)的外壁固定连接有限位凸条(21),所述滑孔(28)的内壁开设有限位通槽(22),所述柱形支撑杆(2)固定安装在所述矩形壳体(1)的上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含有多聚精氨酸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组件包括蜗杆(19)和丝杆(10),所述蜗杆(19)和所述丝杆(10)均设置在所述矩形壳体(1)的内部,所述矩形壳体(1)的上表面对称开设有两个滑槽(7),两个所述滑槽(7)的内部均滑动安装有工形滑块(9),所述丝杆(10)的一端螺纹贯穿所述工形滑块(9)的下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矩形壳体(1)的内壁,所述丝杆(10)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蜗轮(20),且靠近所述蜗轮(20)所述丝杆(10)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矩形壳体(1)的内壁,所述矩形壳体(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板(8),所述蜗杆(19)的一端转动安装在所述支撑板(8)的一侧,所述蜗杆(19)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所述矩形壳体(1)的外部,所述蜗杆(19)与所述蜗轮(20)相啮合,所述工形滑块(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立块(11),两个所述立块(11)相对的一侧面均固定安装有凹槽体(17),所述蜗杆(19)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手轮(23),所述丝杆(10)表面的螺纹为由中心向两端旋向相反设置,所述蜗杆(19)的一端端部固定安装有手轮(23),所述丝杆(10)表面的螺纹为由中心向两端旋向相反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含有多聚精氨酸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体(17)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加热棒(18)。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含有多聚精氨酸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壳体(1)的上表面固定安装有智能控制器(6),所述智能控制器(6)包括单片机,所述单片机的信号输出端分别与所述马达(4)的电控端和所述加热棒(18)的电控端电性连接,所述智能控制器(6)的上表面镶嵌有触摸显示屏(29),所述单片机与所述触摸显示屏(29)电性连接。6.一种含有多聚精氨酸的两亲性高分子材料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化合物1a合成,首先选择氨基树脂,于DMF中溶胀5min后置于20%的哌啶的DMF溶液中振荡20min以除去树脂上Fmoc保护基,加入DMF洗去多余的哌啶后加入3倍当量氨基由Fmoc保护、侧链由Pbf保护的精氨酸,用3倍当量的HBTU作为缩合剂,6倍当量DIPEA作为碱,
室温振荡反应2h后DMF洗5次,从而将第一个精氨酸连接到树脂上,重复以上步骤11次以延长多肽链,最后将疏水性烷基链连接到肽链上时,采用DMF/DCM混合溶剂,用3倍当量的HBTU作为缩合剂,6倍当量DIPEA作为碱活化羧基,室温振荡反应2h从而将烷基链修饰到R12的氮端,随后,树脂依次用DMF,DCM,甲醇各洗涤数次,用83%的TFA(6.3%水,4.3%苯甲硫醚,4.3%H2O及2.1%EDT)的切落剂将多肽从树脂上切落,同时切落侧基保护基切落时间,将切落后的多肽溶液旋转蒸发浓缩然后用冰乙醚沉淀,反复洗涤几次,过滤收集真空干燥然后将产品溶解于纯水中,然后用截留分子量为的透析袋于二次水中透析,除去小分子杂质,冷冻干燥,收集样本,MALDI

TOF对化合物1a分子量进行表征;S2、化合物1b的合成,将化合物1a(1.2mmol)与氨基

三聚乙二醇

叠氮(1.0mmol)溶于DMSO中,加入HBTU(1.0mmol)与DIEA(4.0mmol),室温搅拌过后,滤去沉淀,将反应液用高效液相色谱分离,流动相为乙腈(0.1%TFA)以及水(0.1%TFA),将收集到的液体冻干则获得化合物1b,MALDI

TOF对化合物1b分子量进行了表征;S3、炔键修饰c(RGDfK),将丙烯酸(0.2mmol)溶于DMSO中,加入DCC(0.4mmol,102mg)及NHS(0.2mmol,22mg),室温搅拌过后,滤去沉淀,滤液中加入c(RGDfK)(0.3mmol,181mg)以及DIEA(1.0mmol,165μL)室温搅拌4

6h后,反应体系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化并冻干,得到目标化合物炔键修饰c(RGDfK);S4、目标载体化合物的合成,在DMSO/水=2/1的混合溶剂中溶解炔键修饰的c(RGDfK)(0.01mmol)与叠氮修饰的多聚精氨酸(0.01mmol),加入200mgVC,3.2mgCuSO4以及50mgTHPTA,通过所述夹持组件将试管固定住,然后通过操作所述触摸显示屏(29)将所述加热棒(18)的加热温度调节到30℃,然后将所述搅拌装置调节到需要的高度,所述单片机控制所述马达(4)启动,开始搅拌反应,通过HPLC监测反应进程,反应完成后,利用高效液相色谱进行纯化并冻干,得到最终产物;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对产物进行纯化,最终构建出目标载体化合物CH3

R12

RGD,并通过MALDI

TOF对产物分子量进行了表征;S5、多肽/siRNA复合物的制备,将P3H4siRNA用40mM的Tris

HCl缓冲液稀释,将多肽溶解于NaCl(150mM,pH7.4)和HPLC级超纯水中,过滤灭菌,然后将该溶液与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刚郝林史振铎韩从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