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7551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该正极活性物质包括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包含其的锂二次电池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和优先权要求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6月4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提交的第10

2020

0067818号和于2021年2月8日向韩国知识产权局(KIPO)提交的第10

2021

0017376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其全部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包含该正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括用于锂二次电池的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的正极活性物质和包括该正极活性物质的锂二次电池。

技术介绍

[0004]随着信息技术和显示技术的发展,可重复充电和放电的二次电池已被广泛用作例如便携式摄像机、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等的移动电子设备的电源。近来,还开发了包括二次电池的电池组并将其应用于例如混合动力车辆的环保汽车作为其电源。
[0005]二次电池包括例如锂二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包括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其中通过XRD分析测得的所述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晶粒尺寸为250nm以上,并且由公式2限定的所述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XRD峰强度比为9.8%以下:[公式2]XRD峰强度比(%)=100
×
I(110)/{I(110)+I(003)}其中,在公式2中,I(110)为通过所述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XRD分析得到的对应于(110)面的峰的最大高度,而I(003)为通过所述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XRD分析得到的对应于(003)面的峰的最大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晶粒尺寸通过以下公式1测得:其中,在公式1中,L为所述晶粒尺寸,λ为X射线的波长,β为对应于(003)面的峰的半宽,θ为衍射角。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晶粒尺寸在250nm至1000nm的范围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晶粒尺寸在300nm至1000nm的范围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XRD峰强度比在4至9.8的范围内。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由公式3限定的XRD峰面积比为17%以下:[公式3]XRD峰面积比(%)=100
×
A(110)/{A(110)+A(003)}其中,在公式3中,A(110)为通过所述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XRD分析得到的对应于(110)面的峰的峰面积,而A(003)为通过所述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XRD分析得到的对应于(003)面的峰的峰面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XRD峰面积比在10%至17%的范围内。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包括第一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和具有二次颗粒结构的第二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其中通过XRD分析测得的所述第一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晶粒尺寸为250nm以上,并且所述第一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粒的XRD峰强度比为9.8%以下。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用于锂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其中所述第一锂

过渡金属复合氧化物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翰姜旼求尹祯培赵镛显
申请(专利权)人:SK新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