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位接流防破碎溜槽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5969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块煤防破碎输送装置,特别涉及高位接流防破碎溜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置在上皮带机与下皮带机之间,所述入料段呈簸箕形,设置在上皮带机滚筒前方,距离滚筒有30mm间隙,所述左螺旋段与入料段法兰连接,所述右螺旋段与左螺旋段法兰连接,所述直段与右螺旋段法兰连接,下口距离皮带高度为20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实施后,很好地解决了运输环节转载点处的块煤破碎问题,有效地减少选煤厂在运输环节转载点处为防止块煤破碎投入的物力财力。财力。财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位接流防破碎溜槽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块煤防破碎输送装置,特别涉及高位接流防破碎溜槽。

技术介绍

[0002]本技术涉及一种块煤防破碎输送装置,特别涉及高位接流防破碎溜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提供一种高位接流防破碎溜槽,从上皮带机滚筒处开始承接煤流,让煤流沿溜槽滑落,防止块煤在转运过程中破碎,该溜槽结构简单,解决了运输环节转载点处的块煤破碎问题。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
[0005]高位接流防破碎溜槽,设置在上皮带机与下皮带机之间,所述入料段呈簸箕形,设置在上皮带机滚筒前方,距离滚筒有30mm间隙,所述左螺旋段与入料段法兰连接,所述右螺旋段与左螺旋段法兰连接,所述直段与右螺旋段法兰连接,下口距离皮带高度为200mm。
[0006]所述防漏溜槽设置在上皮带机滚筒下方。
[0007]所述直段与水平面成30度倾斜角,煤流方向与下皮带机速度方向一致。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09]本技术结构简单,能够很好地解决了运输环节转载点处的块煤破碎问题,有效地减少选煤厂在运输环节转载点处为防止块煤破碎投入的物力财力。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正视图。
[0011]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俯视图。
[0012]图中:1、上皮带机;2、入料段;3、左螺旋段;4、右螺旋段;5、直段;6、防漏溜槽;7、下皮带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13]参见图1,本技术的高位接流防破碎溜槽,设置在上皮带机1与下皮带机7之间,所述入料段2呈簸箕形,设置在上皮带机1滚筒前方,距离滚筒有30mm间隙,所述左螺旋段3与入料段2法兰连接,所述右螺旋段4与左螺旋段3法兰连接,所述直段5与右螺旋段4法兰连接,下口距离皮带高度为200mm。
[001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漏溜槽6设置在上皮带机1滚筒下方。
[0015]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直段5与水平面成30度倾斜角,煤流方向与下皮带机7速度方向一致。
[0016]工作过程:当皮带运行时,块煤从上皮带机滚筒抛出,落到入料段内,由于在高位承接煤流,撞击小,防止了像传统溜槽一样的抛物撞击,避免了破碎,块煤煤流滑入到左螺
旋段,由于其螺旋形,只改变煤流的速度方向,不产生剧烈撞击,避免了传统溜槽靠撞击改变煤流动量方向的方法改变速度方向,在从左螺旋段进入到右螺旋段时,是顺滑承接的过程,最后从直段进入的到下皮带机,由于直段煤流的方向与下皮带机的速度方向相同,削弱了煤流对下皮带机的冲击,避免了块煤破碎。
[0017]本技术结构简单,实施后,很好地解决了运输环节转载点处的块煤破碎问题,有效地减少选煤厂在运输环节转载点处为防止块煤破碎投入的物力财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位接流防破碎溜槽,设置在上皮带机与下皮带机之间,它由上皮带机、入料段、左螺旋段、右螺旋段、直段、防漏溜槽、下皮带机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入料段呈簸箕形,设置在上皮带机滚筒前方,距离滚筒有30mm间隙;所述左螺旋段与入料段法兰连接;所述右螺旋段与左螺旋段法兰连接;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淑丽纪洪准彭陆军李沅庭席龙黄旭磊刘磊马丹李祖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双威机电设备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