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茶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996532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涉及一种茶具,具体为一种茶杯,包括顶部开放的杯体和与杯体盖合的盖体,该茶具还包平置于杯体内部的茶漏,该茶漏包括使之安装于杯体中的安装结构以及一个茶室,该茶室的四周密封,顶部开放,其底部为带有漏孔的隔离底板,且茶室与杯体之间预留供茶水通过的饮茶口;所述杯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杯体的横截面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该茶具为一次性用品,设置于杯体内的茶漏用于保持茶叶和开水分离,使用者将茶叶装入茶漏然后冲水,即可喝到适口的茶水,与现有茶杯相比,这种茶具价格低廉,轻便易携带,且也适合在公共场所提供,可以有效解决外出人员喝茶不方便的问题。以有效解决外出人员喝茶不方便的问题。以有效解决外出人员喝茶不方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茶杯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茶具,具体为一种茶杯。

技术介绍

[0002]中国茶文化历史悠久,市场上也有众多茶叶供人们选择,且不同品种的茶其色香味不同,在长时间的饮茶过程中,人们慢慢对茶有了偏好和依赖,即使在外期间也总想饮一杯热茶。然而,现在的机场、车站等公共场所,几乎都只是提供白开水或直饮水供人们引用。为了喝到一杯热茶,人们在外出旅行时会携带茶叶和茶杯,然而,这无疑会增加行李重量,给旅途增加麻烦。然而市场上还没有一种价格低廉、方便携带或者在公共场合大量投放的茶具可以供外出的人方便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茶杯,该茶杯为一次性用品,其内携带一定量的茶叶,并将泡茶和喝茶的功能合理结合,解决外出人士不方便喝茶的问题。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茶杯,包括顶部开放的杯体和与杯体盖合的盖体,该茶具还包平置于杯体内部的茶漏,该茶漏包括使之安装于杯体中的安装结构以及一个茶室,该茶室的四周密封,顶部开放,其底部为带有漏孔的隔离底板,且茶室与杯体之间预留供茶水通过的饮茶口。
[0005]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整个茶具为一次性用品,设置于杯体内的茶漏用于保持茶叶和开水分离,使用者将茶叶装入茶漏然后冲水,即可喝到适口的茶水,与现有茶杯相比,这种茶具价格低廉,轻便易携带,且也适合在公共场所提供,可以有效解决外出人员喝茶不方便的问题;根据喜好,使用者可以将水从饮茶口倒入或者取出茶漏后倒入,并使液面淹没茶漏中的茶叶,也可以直接将水冲入装有茶叶的茶漏中,然后让茶水从漏孔下漏,不同的使用方式可以得到不同口感的茶水。
[0006]优选地,所述杯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杯体的横截面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使整个杯体具有倒置的锥形面,这不仅有利于增加杯体的结构强度,还便于使用者抓握。
[0007]优选地,所述安装结构为设置在茶漏上部的环形贴合沿,该贴合沿贴合杯体的内壁;所述茶室设置在贴合沿的下方,且茶室的上沿与贴合沿之间围合成上述饮茶口。
[0008]优选地,所述茶室设置在杯体内部的一侧,饮茶口设置在与茶室对立的侧,且茶室的一侧侧壁贴合杯体的内壁。茶漏上部的贴合沿与茶室的侧壁共同贴合杯体的内壁,这可以增加茶漏与杯体的接触面积,从而使茶漏在杯体中保持稳定。
[0009]优选地,所述茶室的顶部设置遮盖,该遮盖的下部设置安装轴,并在茶室的上部设置与安装轴配合的安装孔,且使得遮盖通过绕安装轴转动来遮盖饮茶口或茶室的顶部开口。当开水倒入茶室后,开水会在茶室中短暂停留,遮盖可作为茶室的顶盖,对茶室中的茶水起保温作用,以便茶叶中的物质充分融于水中。
[0010]优选地,所述遮盖的正面设置向上凸起的指柄,通过拨动指柄可以转动遮盖。
[0011]优选地,该茶具还包括茶托,该茶托顶部设置封膜,使茶托内部形成密闭的容置腔,并在内部盛装茶叶,且整个茶托装于茶具内部。在生产该茶具时,可将在茶托中装入茶叶,且可以用不同的茶叶细分茶具,使用户不用自己携带茶叶,且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口味。
[0012]优选地,杯体的杯口上沿设置向外周凸起的卡圈,盖体的内壁通过卡合卡圈来保持盖紧状态。
[0013]优选地,所述盖体包括顶部的盖顶和向下延伸的裙边;所述裙边包括上部的上裙边和下部的下裙边,其中上裙边的直径小于下裙边的直径,且下裙边卡合杯口的卡圈,以此来保证盖体能够稳定盖合杯体,并保持茶具的密封状态;所述茶托顶部开放,并通过顶部边缘卡合下裙边的内侧,从而将茶托内置,这可以合理利用盖体的内部空间。
[0014]优选地,该茶具整体由纸塑材料或可降解材料制成,作为环保一次性用品,回收后可以快速进行废料处理,避免污染环境。
[0015]综上所述,一次性茶具方案具有环保、便携、价格低廉的特征,其中的茶漏具有将茶叶与茶水分离,以及使开水定时定量浸泡茶叶等功能,保证茶水浓度的适宜性且省去传统的泡茶、斟茶步骤,因此该茶具融合了泡茶用具和喝茶用具的功能,并使其便携化,具备走上货架服务出行人群的特征。
附图说明
[0016]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为本技术的实施例中各部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18]图2图1所示结构的纵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盖体与茶托在组合状态下的纵向剖切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遮盖和茶漏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5为茶漏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盖体1、杯体2、茶托3、茶漏4、遮盖5、盖顶11、上裙边12、下裙边13、容置腔31、卡沿32、贴合沿41、饮茶口42、茶室43、隔离底板44、漏孔45、安装孔46、安装轴51、指柄52。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将配合附图及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借此对本申请如何应用技术手段来解决技术问题并达成技术功效的实现过程能充分理解并据以实施。
[0024]图1

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茶杯,该茶具整体用纸塑材料制成,包括顶部开放的杯体2和与杯体盖合的盖体1,其中杯体2的杯身具有倒置的锥形面,且在杯口边缘设置外凸的卡圈;盖体1包括顶部向下凹陷的盖顶11和从顶盖11的边缘向下延伸的裙边,其中上部的上裙边12的直径小于下裙边13的直径,且下裙边13卡合杯口的卡圈,以此来保证盖体1能够稳定盖合杯体2,并保持茶具的密封状态;该茶具还包平置于杯体2内部的茶漏4,该茶漏4包括上部的环形贴合沿41,以及连接环形贴合沿41并向下延伸的茶室43;该茶室43的横截面呈半圆形,其四周密封并有一个贴合杯体2的弧形面,底部为带有漏孔45的隔离底板44,茶室43顶部的开口占据贴合沿41下部的一半空间,且贴合沿41下部的另一半空间作为饮茶
口42。本实施例以黑茶的浸泡方法为例,对茶室43及漏孔45进行特殊比例的设计,使得茶室内的茶水15s漏完。
[0025]另外,茶室43的顶部设置遮盖5,该遮盖5整体呈半圆形,并在圆心位置设置向下延伸的安装轴51,并在茶室43的上部设置与安装轴51配合的安装孔46,使用者通过拨动指柄52可以使遮盖5绕安装轴51转动,从而可以遮盖饮茶口42或茶室43的顶部开口。当开水倒入茶室43后,开水会在茶室43中短暂停留,遮盖5可作为茶室43的顶盖,对茶室43中的茶水起保温作用,以便茶叶中的物质充分融于水中,也可以在遮盖5上开设通孔,这样一来,接开水时就无需将遮盖5打开,且可以防止茶叶浮到茶室外。
[0026]该茶具作为一次性杯子,尤其适合外出人员使用,为满足不同人员的需求,该茶具配设一个用于盛装茶叶的茶托3,茶托3顶部设置封膜,使茶托3内部形成茶叶的容置腔31,以此保证茶叶不变质,如图3所示,出厂的茶具中,茶托3通过顶部的卡沿32卡合在下裙边13的内侧,这可以合理利用盖体1的内部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茶杯,包括顶部开放的杯体和与杯体盖合的盖体,其特征在于:该茶具还包平置于杯体内部的茶漏,该茶漏包括使之安装于杯体中的安装结构以及一个茶室,该茶室的四周密封,顶部开放,其底部为带有漏孔的隔离底板,且茶室与杯体之间预留供茶水通过的饮茶口。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杯体的横截面为圆形,且杯体的横截面直径从上到下逐渐变小。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结构为设置在茶漏上部的环形贴合沿,该贴合沿贴合杯体的内壁;所述茶室设置在贴合沿的下方,且茶室的上沿与贴合沿之间围合成上述饮茶口。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室设置在杯体内部的一侧,饮茶口设置在与茶室对立的侧,且茶室的一侧侧壁贴合杯体的内壁。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茶杯,其特征在于:所述茶室的顶部设置遮盖,该遮盖的下部设置安装轴,并在茶室的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邴胜难
申请(专利权)人:小茶邴文化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