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曲面弧形吊顶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9964398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9-08 09:2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曲面弧形吊顶的施工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BIM技术的弧形金属穹顶施工方法,采用龙骨与结构本身进行固定,通过龙骨的长短以及铝单板专用可调吊挂件实现三维的调节功能,能适应适应空间曲面吊顶的变化以及变形需要;同时,通过弧形金属穹顶三维模型指导施工的方法,精确定位结构龙骨的位置,保证龙骨与吊顶高度的关联性,保证吊顶的平整度。同时通过三维设计的深化,确定灯槽位置以及铝单板的尺寸,保证材料下料的精确性,保证弧形金属穹顶的安装质量与完成效果,在施工过程中,技能节省材料,又能保证整体穹顶的结构安全性能,稳定性强,施工完成效果得到极大的认可。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曲面弧形吊顶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吊顶施工
,特别地是一种双曲面弧形吊顶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吊顶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见,随时都可以看到的东西。
[0003]吊顶主要具有质地轻、绝热、吸声等性能。吊顶是由不同的装修材料所组合而成,在这里主要的原料就是纤维,本身连续或不连续的细丝组成的物质,纤维在日常生活中用途广泛,可织成线头等,同时也常用来制造其他物料,并且它可以与其他物料一起组成复合材料。而铝方通分为两种形式,一种是铝板方通另一种是型材铝方通]。两者之间最大区别在于成型状态,安装结构,特点以及用途不同,使得他们一起结合才获得不同的效果。通过这个效果也让这个工程利用了特殊的铝方通可拉弯成弧形即双曲面圆弧形,给人以想象的空间,创造出更多独特造型的美感。由于铝方通是通透式的,安装起来相对来说较为简单,方便维护与保养,每条铝方通都是单独存在的,在这基础上可随意安装和拆卸,不需任何特别工具,更加方便。双曲面圆弧形铝方通的美感与吊顶相结合,完美的诠释了对产品本身的质地保证和应用的便捷程度。
[0004]拱形吊顶适用于仿罗马风格建筑空间中,凸显豪华大气之感,特点呈圆拱形有弧度。传统的拱形吊顶施工方法先将需要的龙骨材料按照每隔50毫米的距离切割成V字形切口,然后按要求将龙骨弯曲成设计形状并固定。接着将竖龙骨等距离插入已经弯曲好的天地龙骨之间并进行固定,将吊顶需要材料的石膏板厚度背面用水湿润约半小时,保证具备规定的柔韧度后,使用自攻螺钉横向将其固定在竖龙骨上。
[0005]双曲面吊顶为拱形吊顶中常见的一种吊顶结构,其结构更为复杂,目前的双曲面吊顶中,相邻的两主龙骨之间的拼缝在安装后无法进行缝隙大小的快速调节,并且在后续使用中也无法自适应基层的形变,造成长期使用后拼缝处容易出现裂缝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施工方法简单实用,施工操作简便、快捷,而且施工成本低廉,维修方便的双曲面弧形吊顶施工方法。
[0007]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双曲面弧形吊顶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步骤S1、施工图深化;在设计阶段,根据设计方案以及效果图完成施工图纸的深化,明确各个施工节点,明确材料的规格,确定穹顶具体的规则形状;
[0010]步骤S2、弧形饰面板单元BIM建模;通过对跨度较大的饰面板弧形曲面单元建模,模型根据穹顶完成的高度,从而确定各个大跨度饰面板的弧度要求,以及高程控制点,继而指导现场加工、下料;
[0011]多曲面饰面板单元拼接模型建模根据多曲面弧形饰面板的模型建立以及各个高程点确定交界处饰面板的高程点,从而确定相邻的饰面的弧度、形状、尺寸;
[0012]根据步骤S1中深化设计完成的施工图,建立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完成各个龙骨的定位,确定龙骨长度、安装角度;同时通过三维模型确定金属穹顶的空间弧度,确定装饰面灯槽的位置以及铝单板的尺寸,保证材料的精确性;同时采用并使用手持720
°
环视技术,结合手机VR实现穹顶的精装效果体验;
[0013]步骤S3、饰面板加工;工厂根据设计的二维图纸,确定穹顶的弧度的直径,采用数控折弯机对铝板进行加工;
[0014]步骤S4、操作脚手架搭设;采用钢管搭设落地式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立杆横距b=1.4m,主杆纵距l=1.4m,脚手架步距h=l.8m,顶层水平杆间隔设置,水平杆之间的间距0.70m,水平杆顶部铺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下部4.5m处设置水平的安全平网,水平方向设四层水平支撑,竖直方向纵横均设四道垂直支撑;
[0015]步骤S5、钢骨架定位放线;根据建筑标高以及设计图纸的标注,考虑吊顶施工是因金属穹顶整体荷载造成的下沉距离,设计人员逐点复核各个支撑角钢位置,计算出吊顶完成面距离角钢与结构固定点的距离,标注于三维图纸中,作为现场吊顶施工的高程控制点;
[0016]穹顶结构的圆心是整个穹顶结构施工的参照点,根据图纸坐标,结合测量仪器,确定穹顶圆心的位置,作为整个穹顶施工的参照点,确保穹顶施工无偏差;
[0017]采用放线机器人进行放线以及将圆弧分成多段线的方式,确定圆弧轴线,对于分层的角钢标高的确定,测量人员根据三维模型确定的支撑角钢三维坐标,确定现场支撑角钢焊接位置,同时按照三维模型所确定的尺寸数据进行下料,保证支撑角钢长度控制在设计范围以内;
[0018]步骤S6、钢骨架安装;吊顶支撑角钢材料型号按照设计要求通过焊接方式与钢结构构件进行连接;采用热镀锌方通拉筋与上部钢结构进行固定,周圈采用热镀锌角钢龙骨焊接成环状受力节点,作为吊杆连接的下弦杆,保证整体结构的稳定性;
[0019]步骤S7、穹顶饰面板安装;先进行吊顶龙骨安装,龙骨安装根据铝单板规格、吊装点确定安装位置;通过可调挂件与钢骨架有效连接并形成通过连接件组装成井字形单元;再进行饰面板安装,弧形穹顶饰面板均通过龙骨固定在副龙骨上;龙骨与弧形装饰面板相一致,能更好的保证弧形穹顶由于下沉产生的挠度,在跨度较大的铝单板背后设置背筋,保证了铝单板本身的刚性;最后对饰面板进行调平;
[0020]步骤S8、穹顶灯具安装与调试;装饰面板安装完成后,根据现场灯具实际排布情况通过吊顶内增设的维修马道,所有灯具均从吊顶内部安装;灯具安装完成后进行通电调试,调试完成后进行操作平台的拆除。
[0021]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饰面板可单独作为独立单元,导出加工图纸。
[0022]优选的,所述步骤S4中,钢管的规格为p48
×
3.0mm;所述钢筋网片的尺寸为800x1000mm。
[0023]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钢骨架施工时需焊缝连接要求焊缝需满焊,各个主要穹顶吊杆受力点达到一级焊缝标准,所有焊缝做防锈漆处理;然后进行可调挂件安装,通过定制专用可调吊挂件与钢骨架进行连接安装。
[0024]优选的,所述步骤S6中,热镀锌方通的规格为75*75*6mm;热镀锌角钢龙骨的规格为50x5mm。
[002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6]1、本专利技术基于BIM技术的弧形金属穹顶施工方法,采用龙骨与结构本身进行固定,通过龙骨的长短以及铝单板专用可调吊挂件实现三维的调节功能,能适应适应空间曲面吊顶的变化以及变形需要;同时,通过弧形金属穹顶三维模型指导施工的方法,精确定位结构龙骨的位置,保证龙骨与吊顶高度的关联性,保证吊顶的平整度。同时通过三维设计的深化,确定灯槽位置以及铝单板的尺寸,保证材料下料的精确性,保证弧形金属穹顶的安装质量与完成效果,在施工过程中,技能节省材料,又能保证整体穹顶的结构安全性能,稳定性强,施工完成效果得到极大的认可。
[0027]2、采用圆弧形铝方通吊顶施工技术,铝方通吊顶的整体效果和观感质量良好,吊顶造型并没有因为吊顶高度高、造型奇特以及未使用配套的吊顶配件而发生影响观感的现象。吊顶造型定位准确,吊顶的圆弧形轮廓线位置正确、曲线圆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曲面弧形吊顶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施工图深化;在设计阶段,根据设计方案以及效果图完成施工图纸的深化,明确各个施工节点,明确材料的规格,确定穹顶具体的规则形状;步骤S2、弧形饰面板单元BIM建模;通过对跨度较大的饰面板弧形曲面单元建模,模型根据穹顶完成的高度,从而确定各个大跨度饰面板的弧度要求,以及高程控制点,继而指导现场加工、下料;多曲面饰面板单元拼接模型建模根据多曲面弧形饰面板的模型建立以及各个高程点确定交界处饰面板的高程点,从而确定相邻的饰面的弧度、形状、尺寸;根据步骤S1中深化设计完成的施工图,建立三维模型;通过三维模型,完成各个龙骨的定位,确定龙骨长度、安装角度;同时通过三维模型确定金属穹顶的空间弧度,确定装饰面灯槽的位置以及铝单板的尺寸,保证材料的精确性;同时采用并使用手持720
°
环视技术,结合手机VR实现穹顶的精装效果体验;步骤S3、饰面板加工;工厂根据设计的二维图纸,确定穹顶的弧度的直径,采用数控折弯机对铝板进行加工;步骤S4、操作脚手架搭设;采用钢管搭设落地式脚手架作为操作平台,立杆横距b=1.4m,主杆纵距l=1.4m,脚手架步距h=l.8m,顶层水平杆间隔设置,水平杆之间的间距0.70m,水平杆顶部铺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下部4.5m处设置水平的安全平网,水平方向设四层水平支撑,竖直方向纵横均设四道垂直支撑;步骤S5、钢骨架定位放线;根据建筑标高以及设计图纸的标注,考虑吊顶施工是因金属穹顶整体荷载造成的下沉距离,设计人员逐点复核各个支撑角钢位置,计算出吊顶完成面距离角钢与结构固定点的距离,标注于三维图纸中,作为现场吊顶施工的高程控制点;穹顶结构的圆心是整个穹顶结构施工的参照点,根据图纸坐标,结合测量仪器,确定穹顶圆心的位置,作为整个穹顶施工的参照点,确保穹顶施工无偏差;采用放线机器人进行放线以及将圆弧分成多段线的方式,确定圆弧轴线,对于分层的角...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卫平江伟彪谭荣森曹浩然郭锦望何雅鹏朱创文冯达维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市第一装修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