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铝合金铸棒的生产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本专利技术涉及冶金设备
,具体为一种铝合金铸棒的生产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铝及铝合金材料的种类已达千种以上,常规使用的超过440种,用国际惯例表述则涵盖于1XXX系至9XXX系合金中。当然,很多新合金研制国会根据本国各自需求情况或是做预研或是做开发或是做应用定型。
[0003]在铝合金冶炼行业中,随着有色金属价格的不断攀升和市场上充斥的很多废旧铝材,在民用铝合金行业大多采用再生铝合金作为铸造生产材料,如汽车配件行业、建材行业等等。现有技术的再生铸造铝合金锭的生产工艺如下:原料配比
→
原料预热
→
熔化
→
合金化
→
降温
→
除渣
→
除气
→
炉前检测及工艺调整
→
浇铸
→
最终检测
→
成品。
[0004]随着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航空、航天、装备工业的需要和人民生活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铝合金铸棒的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取样、配料:收集原材料入厂,对原材料进行分选或破碎预处理,把预处理后的原材料进行统计并入库,最后按质量百分比称取各组分原料后备用;具体原料包括如下组分:铝、硅、铁、镁、锰、铜、锌和铅,其中,所述各组分的质量百分比为:硅:10.5
‑
12.3%,铁:1
‑
1.30%,镁:0.2
‑
0.35%,锰:0.4
‑
0.55%,铜:0.7
‑
1.2%,锌:0.4
‑
0.55%,铅:0
‑
0.20%,余量为铝和不可避免的杂质;S2:上炉投料、熔化:从步骤S1出库的配料中抽出硅以及铜后把其余的材料投入铸造炉中,所述铸造炉在投料前先检测炉体是否正常,确定将炉膛内的灰渣清理干净,然后再点火烘炉,将炉内温度升至600
‑
700℃并保温2
‑
5小时后方可投料,待炉内铝液升温至650
‑
750℃分批加入,同时进行搅拌,直到搅拌成糊状开始升温至750
±
20℃并保持,根据炉内灰量适时加入打渣剂,进行扒灰操作;确保铝屑和压块浸泡熔化以降低烧损;S3:下炉熔硅、熔铜、调整:对步骤S2中抽离出来的硅以及铜放入糊状的铝液中,然后对加料熔化后的铝液进行预分析,先将熔化的铝液在炉内搅拌均匀,然后取样冷却,利用光谱仪进行检验,输出成分检验单进而输出预分析单,检测结果合格后,进入下一道工序,不合格进行调整;对合金化后并经过耙渣的铝液再进行取样检测,输出检测单,根据各组分的配比再计算出经过合金化后缺少的金属的种类和数量并添加入炉并迅速搅拌;S4:除渣精炼:首先按照炉内铝液的0.3%的比例加入精炼剂,然后控制精炼和变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云杰,杨法华,易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奋杰有色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